广西高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

2015-06-29 07:09李国淮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3期
关键词:广西课程体系物流

李国淮,蔡 翔,梁 静,李 璇

(1.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南宁 530000;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1 广西高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不合理的原因

为了快速全面地找到广西高校物流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的源头,本文用因果分析图分别从人、设备、方法、环境4个方面探讨其原因,如图1所示。

图1 广西高校物流课程体系不合理分析图

1.1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广西物流专业的教学大都是物流专业出身的老师担任。但物流人才是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物流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创新能力。所以物流专业师资队伍的构成不是单元素的,而是需要各种技能的老师。

1.2 课程没有特色

目前,广西的北部湾、贵港、北海、钦州港正在崛起,对物流人才更是求贤若渴,然而这些区域找不到对口的人才。究其原因,一是广西高校培养出的“物流人才”没有海关、港口物流知识;二是这些“物流人才”的知识面泛而不精。从地区经济出发,广西高校的物流专业应该术业有专攻,集中精力搞一技之长,立足广西经济建设,让广西的物流人才特色化、专业化。

1.3 教学实践设备更新不及时

物流是一门与时代接轨的专业,它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些高新技术,如射频技术的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导向车等。培养学生的技能需要与时俱进,但很多普通高校的教学实践设备非常老旧,甚至没有。学生只看课本和视频是远远不能够掌握这些技术的,让学生掌握一门技术需要学生亲自实践操作。

1.4 培养模式没有考虑学生长期发展的需求

根据专业需要掌握的技能,老师恨不得将所学倾囊相授,将学生的课时安排得满满的,但很多时候,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不是全部的专业知识,而是一些“人有我新,人无我有”的技能。学校需要给他们提供自我发展的平台,让他们自由地发展自己的领域方向。

1.5 实习实践考核制度不完善

很多学校都要求学生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外实习,然而学生在外实习学校怎么跟踪呢?单凭一份实习报告我觉得是远远不够的。目前的实习实践制度确实没有完善起来,没有提供学校与实习单位的沟通平台。

2 优化广西高校物流课程体系的对策

2.1 聘请校外老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师资队伍元素单一导致物流专业的发展步履维艰,为了培养多技能的学生,无妨从校外引进师资队伍,聘请企业专业人才担当相应课程的老师,或者从其他学校邀请领域专家授课。如射频技术的操作、ERP系统的操作,可以请企业的专家来指导,因为他们最清楚员工在操作设备时会犯哪些错误,怎样操作才最快、最有效,经过他们的教导学生可以更有效地掌握技巧。

2.2 开放广西物流教育市场

中国教育袭承了自古以来的闭关教人,虽然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市场开放程度与日俱增,但教育市场尤其是东部沿海以外的教育市场,一直是闭关教人的模式。为了更大限度地攫取丰富的教师资源、引进最新的高新科技和最前沿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要开放教育市场。广西与许多国家接壤,这些国家的教师资源大可充分利用。千帆竞过、百舸争流的教育市场才能激发广西物流教育市场的潜能,让它不断的完善进步。

2.3 建设广西特色物流专业

有特色才能脱颖而出,特色课程、特色教学、特色人才、特色广西,一贯相成,互补互成,可以立足于广西的经济建设,建设广西独有的特色物流专业,如港口物流。广西北部湾、贵港、防城港、钦州港区域的港口物流,可以让这些港口企业的物流专家定期到学校进行港口物流的教学,假期让学校的学生到港口企业参观实习。从整个广西的经济出发,这些港口企业可以合作,共同拟制特色物流课程,共同参与教学,这样一来,不但学校与企业沟通良好,企业与学生也会实现双赢。

2.4 延迟策略与技能拓展相结合,完善“订单班”模式

目前,广西专科院校有部分已经实行“订单班”培养模式。但他们的模式比较简单,因为在学生实习前,企业是不介入学生的教学中的。这在一定程度缓解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能满足企业长期发展还有待考核。故此,建议完善该培养模式,实行“延迟策略”与“技能拓展”策略,即通过与企业签约,确定招聘人数及任职技能,根据订单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物流人才。具体来说,本科教育在大一、大二期间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大三期间根据企业需要,培养具体的技能,这个时候企业可以介入到学生的教学中;大四上学期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选修,拓展自己的技能,使自己多方面发展;大四下学期可以到签订的企业顶岗实习,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工作(专科教育顺推提前一年进行)。如此一来就轻松解决了学生和企业的供需关系。

2.5 建立完善的学生实习考核制度

为了更好地追踪学生实习的情况,促进校企双方的合作,我们需要对实习生进行综合考核,这些考核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见表1,学校和企业根据这些指标考核学生,对其中优秀的一些实习生进行奖励,促进实习生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表1 实习生考核指标

3 广西高校物流课程体系的建设

广西高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一定程度导致了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基于此,找出广西高校物流课程体系的弊端,并提出了改善方向,即有必要建立面向自己、面向未来的特色物流专业课程体系。

学校的任务不是单纯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学生的培养过程应该是全面且循环渐进的,从基础慢慢渗透到实践,然后再根据个人喜好拓展其个人的能力。对物流专业的学生的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首先从理论出发,然后再从实务课中提高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外加技术的应用,让他们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工作,最后再让他们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等到他们毕业后就能轻松应付企业的工作。针对个人的能力,还设立了能力拓展,期望学生在已有的专业基础上更进一层楼,方便以后他们自行创业。

本文的物流课程体系主要特色就是专业课主要面对广西的经济,着重于港口物流这一块。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专业必修课的构成由3部分构成:理论、实务、技术。通过理论引领实务操作,再配合技术的应用,能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连接。如图3所示。

图2 广西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图3 物流专业必修课的构成

优化后的物流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能力拓展课和实践课构成,见表2。其中,基础课是整个体系的顶梁柱;专业必修课突出广西高校的特色;专业选修课主要针对物流的不同领域开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能力拓展课为那些想创业、想提升其他技能的学生奠定基础;实践课主要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是体系中缺一不可的部分。

表2 广西高校物流专业课程模块

对模块的分解,再结合广西的经济,进行物流课程体系的终极分解,主要课程可以有如图4所示的科目。

图4 广西高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

4 结语

本文从广西高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出发,找出现有课程体系的弊端,并给出克服这些弊端的途径,同时在此基础上结合广西区域的经济特色,发展港口物流,打造广西特色物流专业,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

[1]娄跃进.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与物流企业合作问题探讨[J].科教前沿:中旬刊,2009(9).

[2]陈智刚,邓永胜,马俊生,等.面向东盟的区域高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1,30(7):230-232.

[3]何翠娟.广西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4]韦克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人才培养实施的模式与建议[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3):47-50.

[5]管仕平.广西物流人才需求障碍及对策分析[C].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猜你喜欢
广西课程体系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广西广西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广西尼的呀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