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见光死”

2015-06-30 02:25郝科
东方艺术·大家 2015年6期
关键词:对立面抽象性策展

郝科

展览:解构审美形式及它们的对立面

日期:2015/04/18-2015/05/24

地点:应空间(北京·草场地)

从我们的祖先学会直立行走的那一刻开始,人类就一直在不断地向着日益抽象的精神世界曲折奋进着。

“抽象”是一次开弓没有回头箭的自我毁灭之路,从草船借箭到“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我们无边界膨胀的存在感,总会被日新月异的抽象路径刷新出更多令人费解的高度—以清洁工具为例,一把扫帚和一个扫地机器人,填充其间可辨的时间颗粒,正是我们所谓“文明”背后的抽象化分工,且划分的越来越精细与复杂—今天,对一件事物的“熟悉”却并不意味着对其有透彻的“了解”。同样,在离开纯架上绘画的“土包子”嘴脸好多年后的“当代”,艺术的抽象也常会让我在“熟悉”的现象之外发出并不“了解”的感慨。

“解构审美形式及它们的对立面”,是一个看似不把你绕晕就绝不罢休的、德里达加李泽厚式的高大上标题,展览前言也是用抽象词藻堆砌起来的煽脸加智商差评模式。而当你绕过文字的重重迷雾走进展场的时候,似乎又回到非常传统的“当代”模版里走了一遭。

在抽象语句的高潮之后,再见到如此真实且“按部就班”的绘画和影像等,不免会让我想到被美图秀秀加工过的美颜在“见光死”下的不变谶语,而这次展览所能够提供的反差或玩笑就仅限于此吗?

作为一个专业的观众,必须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敬业精神,要不怎么写稿?怎么靠这不算一技之长的一技之长来养活自己不算简朴的日常生活?——对艺术的热情在没有什么可支撑的当口,工作往往会成为自己继续下去的最好借口。

因为跟策展人王麟很早就认识,所以简单聊了几句,言简意赅的交流揭开了展览的另一层面纱,就像去掉了马赛克后的毛片,原来“抽象”的烟雾弹真是一个用来调侃或解构的说辞——这个看着抽象的要死的展览标题,原来是从一个取名网站上自动生成的(一种被煽脸煽成白板的感觉顿时油然而生),也充分说明人工智能已将我们思维的抽象性带入到了人机互动的新境界中好久了。

而那段基本只有语感而无感受的展览前言,也是在网上征集的:六个人拥挤在同一片抽象的天空下,呼吸着“国际性”“历史性”“隐喻”等重口味的词语粉尘,让形式与内容同样抽象的令人陶醉——写的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们用“解构”的方式真切玩笑了一次“解构”本身,但与当年那群聚集在苏黎世的逃难艺术家们,随便翻字典为“dada”取名的戏谑方式不同。在展览前言的文字中还是能看出作者们对于这个时代紧缩眉头的严肃思考路径的——但个人觉得无共鸣的思考所呈现的,终还是一个思考的外壳,与给发我一条微信告诉我你在思考着,没什么太大差别。

最后,还是要回到参展的艺术家们身上,他们也是从策展人的手机通讯录上随机挑选(此处再次感谢智能手机为艺术抽象性作出的新贡献)后再抓阄决定的,而关于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展览取向的抽象性,分解成一些常规的视觉化呈现——跟策展人的新玩法比起来,绘画或影像还是一个个四平八稳的形态或形式,那一个展览如何成为一个展览呢?在这个问题之后,我们或许又向抽象的漩涡迈出了一小步,等待着“见光死”,或者等待被抽象所“救赎”后回潮的“见光死”。

猜你喜欢
对立面抽象性策展
关于策展
恐惧的对立面
2017 艺术策展人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
中西方博物馆策展人(curator)制度浅析
“相爱想杀”和“粉转黑”英文怎么说
民主的悖论
翻转课堂模式下《线性代数》的教学改革初探
羌族刺绣中的图案研究
不要误解列宁关于事物发展动力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