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协调发展的探讨

2015-07-04 11:30王金龙蔡跃明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科研成果青年教师教学内容

王金龙,蔡跃明

(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7)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其教学水平的高低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然而,近年来“科研趋盛,教学趋衰”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青年教师由于对教学认识和投入不足,不仅无法保证教学与科研之间关系的协调性,更对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产生了不良影响[1-3]。如何消除这一影响,既关系到青年教师个人的发展,也涉及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甚至是学校的长远发展。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失谐的主要原因,给出了一种确保两者相关性的策略,特别是从青年教师的特点入手,提出并实施了一种加强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双训机制,明显改善了其科研能力向教学能力转化的成效,促进了教学和科研的协调发展。

1 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失谐的主因

1)教学业绩和科研业绩的显现形式差异大

众所周知,教学改革成果具有隐性特征,即教学业绩很难及时地采用可操作评价方法得到认可。与之相对应的是科研业绩具有显性特征,能够更及时、更充分地得到物化显现,如发表论文、获得专利、承担科研项目、获奖等。典型的示例是科研成果一经发表,很快就能够被同行们衡量和评价,而教学改革即使有所创新,但本质上也是尝试性的,难有根本改变,量化相对困难;且需经过时间考验。结果,科研成果显现快于教学成果,这自然导致青年教师对科研青睐有加。

2)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的评价效果不同

由于教学成果的隐性特征使得其在许多评价体系中难以得到充分体现;不象科研成果在评价体系中那样张显。面对薪资、晋升双重压力,青年教师难以潜心授课,更不用说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用心揣摩了。而且,教学中也未将自己的相关研究成果有效地融入教学内容中。

3)科研与教学关联度不大

由于目前科研业绩在教师晋升中的含金量较高,且较易获得经济利益和社会认可,一些青年教师对科研的投入带有功利性。如此一来,他们并不在乎其科研项目是否与教学相关,是否能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联。然而,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总是有限的,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对教学投入不足,钻研教学动力缺乏,最终出现教学与科研彼此独立的两张皮现象。

4)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不易

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不仅不会自发进行,而且需要教师对教学和科研都具有一定认知和积淀,仔细琢磨和精心设计才行。然而,作为青年教师,其教学能力和水平相对比较欠缺,加上对科研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难以把握两者相互促进的切入点。结果,他们的科研能力向教学能力的转化成效不高,也难以切实感受到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这样,从实现当前个人投入产出的最大化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青年教师往往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科研上了。

2 教学与科研的关联性探讨

自从德国教育家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目前,人们已有很多科研促进教学的范例,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科研改善教学实验条件并促进学科建设等。同样,人们也不乏有教学促进科研的例子,如夯实理论基础、诱发科研灵感、理清科研思路等。遗憾的是,后者相对薄弱,面临着“科研趋盛,教学趋衰”的窘境。特别地,文献[3]列出了教学与科研有“一体、共生、无关和相互冲突”等四种关系,并指出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需要有前提条件,即两者之间应有交集。但是,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方式的不对等,使得确保教学与科研有交集并非易事。因此,如何寻求两者之间的交集成为当务之急。我们考虑到高校的首要目标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核心是教学,从而提出高校教师从事科研应把握的策略:承担与学科专业领域密切相关的科研项目,落实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行动,完成升华科研成果为新课程(教材)的任务。践行这一策略就能不断增加教学和科研的关联度,推动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

在教学与科研相关联的情况下,教学和科研自然也就成为高校教师一体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扎实的教学工作是高校教师存在的前提,通过备课、授课和答疑等各个环节,教师可以理清思路,提升自己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更好地把握全局,进而为开展科研奠定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科研实践,教师对本学科专业领域基本理论的理解更加透彻,对许多问题感悟更深,能站在学科专业领域发展的高度开展教学。这样,教学和科研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将不再是空话。

需进一步强调的是,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绝不仅仅是教学经验和方法问题,而是与其学术水平密切相关。事实上,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难以超越其学术水平所限制的高度,毕竟高校的教学必须保证学术性。因此,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学名师,其教学与科研必须协调发展。只有通过两者的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水平才能得到充实、完善和提高。

3 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途径

青年教师如何能尽快站稳讲台和开展科研是每一个教研团队需要深思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是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培训,关键是寻求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

教师授课的核心是将课程知识有效表征为学生所能接受和吸收的知识。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教学方面的主要问题:①对所授课程的认知比较流于表面;②授课中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把握不够精准;③难以做到深入浅出;④课堂掌控能力有所欠缺。类似地,教师科研的核心是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和前沿,寻找适合自己的课题,并获得资助。

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科研方面的主要问题:①学科领域的认识不够全面;②选题把握不够准确;③支撑选题的基础不够厚实。实践表明,尽管授课和研究的能力提升有赖于长期积淀,依靠自身的不断总结和磨练,但恰当的培训机制能大大加快其进程并促进其提升的效率。为此,我们在先期各种培训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提高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双训机制[4-5],如图1所示。

图1 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双训机制示意图

该双训培训机制是:①通过教学方法辅导、跟班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多媒体课件的交流等基本能力训练夯实教学能力基础;②资深教师随堂听课,针对授课中出现的问题,为青年教师示范讲解,着重培养如何处理好重点难点、掌控讲解进程等能力;③组成评价小组,采取“评价小组现场听课,课后专题交流研讨,对评价对象的授课情况现场进行评议”的方式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一旦有所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及适当的奖励。同时在达标后,举荐青年教师参加授课竞赛,通过广泛的专家评审来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授课能力,并力推其参与课程改革等教改来达到教学促研的目的。

相应地,科研能力培训机制如下:①通过在研科研项目的实训来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即根据青年教师的意愿和团队所承担项目的特点,明确其应完成的子项目任务;②老教师跟踪指导,针对其科研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经验和科研实例示范讲解如何选题、破题、解题和结题,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合适的教学内容等;③评价反馈,一旦有所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及适当奖励;④在其完成子项目后,鼓励其以负责人身份申请科研项目,以进一步强化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并力促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提升其科研能力向教学能力转化的成效,以更好地达到科研促教学的目的。

两种培训机制看似独立,但实际有许多交叠处。例如,清晰的讲解一定会促进清晰的写作,反之亦然;深入的教学会为科研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而扎实的科研基础又为深入的讲解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内涵;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课程的优化整合往往会催生新的科研方向。充分挖掘教学和科研能力训练的共同点,不仅能使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同时获得提升,而且通过增强两者相互之间的关联度,能促进两种能力之间的相互转化,进而使得教学与科研在青年教师能力培训中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图1所示的教学与科研相长。

按照图1所示的机制,我们一方面借助数字移动通信、走近移动通信、数字信号处理和通信综合实验等课程建设平台,从授课内容、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课堂掌控、应用案列和效果评估等多角度有意识地锤炼青年教师,强化了他们授课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承担国家973项目“认知无线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国家863项目“无线区域网络环境感知与资源捷变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无线通信网中的协同通信技术研究”、军队重大项目“××××××数据通信系统”等20余项项目的实训,有效地实现了青年教师知识的升华、方法的领悟、技能的提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教学和科研两种能力共同点的训练使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双双受益,进一步激励了教学和科研能力的相互转化。

4 青年教师教科协调发展成果

近年来,通过实施上述的双训机制,我团队青年教师其教学和科研水平得到稳步提高,教学科研获得双丰收。在教学方面,我团队成员讲授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被评为院示范课,分别获得了院授课质量竞赛金奖、校首届微课大赛二等奖等。在科研方面,3人领衔的科研成果分别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有5位博士作为项目负责人分别获得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更为可喜的是,这种培训机制加快了青年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进程,既丰富了现有的课程教学,又凝练出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保证教与研的通道顺畅,提高了他们从事教学的成就感。例如,一方面,我们以青年教师为主体,陆续开设了源自科研项目成果的“软件无线电技术”、“通信综合实验”、“移动通信专题”和“现代通信抗干扰技术”等课程。由于他们对此有很深的体会和感悟,因而能紧密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启迪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通过教学工作,青年教师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促使他们从全局的视角更深层次地思考融入科研成果的教学内容,由此激发出新灵感,发现新问题,促进了科研的深度发展。事实上,青年教师通过开设新课程或在传统课程讲解中演绎出新内涵,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的数字移动通信、国家视频公开课的走近移动通信和总参信息化部精品课程的数字信号处理就是科研促进教学的典范;而软件无线电技术和移动通信专题等课程的深度教学所催生的多跳中继认知网络研究点则是教学促进科研的缩影。

5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知识爆炸式增长,必然要求高校的教师担负起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做到教学和科研的协调发展。青年教师精力旺盛,进取心强,只要我们因地制宜地营造出合适的教学和科研相长的环境,有意识地形成并实施良好的培训机制,强化教学与科研的相关性,就能使他们在周而复始的教学与科研相互作用中得到能力提升并获得收益,进而切实增强高校竞争力。

[1]侯青麟和刘文良.高校教学、科研和谐发展的困惑与超越.[J]武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91 ~95

[2]陶丹,胡键和陈后金.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5):5 ~6

[3]邢红军,张园园和陈清梅.教学:大学教育的第一使命.[J]北京:大学教育科学,2013,(3):39 ~44

[4]由晓民,吴启晖和蔡跃明.青年教员课堂教学评价探索与实践.[J]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综合版),2007,8(5):79 ~83

[5]王金龙,蔡跃明.“数字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4):32-33

猜你喜欢
科研成果青年教师教学内容
科研成果转化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加强医疗科技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
审批复杂 科研成果落地难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