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农村民族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015-07-05 06:00刘玉荣
教育管理与艺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读物书籍课外阅读

刘玉荣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由于家庭、学校等诸多的因素,他们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这就要靠老师的培养、指导。如何来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

一、让学生有书读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挑选图书室较好的图书,在教室内设立图书角,每月更换1次,供学生借阅。同时,利用家长会等机会,经常向家长宣传让孩子多看课外书的重要性,针对有些家长不知道何种课外读物适合自己孩子阅读的情况,同时也为了避免一些不良读物对学生的影响,列出一些刊物名称供家长参考,不同的年级推荐不同要求的书。另外和课文有关的书也可以推荐。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书香氛围

巧妙地运用教室的墙壁、黑板来发布信息,引导学生阅读,读书应该成为每个孩子的喜好,展示的权利也人人平等,教师要经常更换学习园地中的这一板块,甚至对一些偶尔有不错表现的孩子“偏心”一下,争取在一个学期中人人展示一下自己喜爱的书籍。

三、提高汉语课的课堂趣味,让学生有兴趣读书,积极参与

汉语课堂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的最佳平台。一节节生动有趣的课可以把孩子们带入到如诗如画的优美境界,也可以把孩子引入到起伏跌宕的情境中,给孩子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四、加强指导,保持阅读兴趣

要使学生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维持对某件事的热情的时间短,许多孩子都只具有“三分钟热度”,因此,必须加强指导。

1、指导选择读物。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比较差,需要在成人的指导下进行课外阅读。而在农村小学,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多数家长在家务农或在外地打工,空闲时间或者打牌,或者搓麻将,即使有人拿起书本,也是那种不入流的消遣书,学生很难从家长那儿得到“读好书”的熏陶。为了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的环境和氛围。在推荐读物方面,老师起很大作用,也就是说,老师肩负着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重要使命。

为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我配合阅读教学积极向学生推荐介绍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为学生架起从课内向课外阅读的桥梁。 2、指导读书方法。 除了指导学生选择读物外,我还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来引起学生无意注意,启发学生读书的直接兴趣。如: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教学生怎样精读和略读;教学生学会思索;教学生边读边想的方法;教学生怎样写笔记以及教学生写读书心得等。

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同时,注重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培养,既要教给恰当的读书方法,还要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身需求。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便于操作课外读书方法。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切忌拔苗助长。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五、要让学生多读书,就必须保证一定的讀书时间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尤其是调皮的男孩子,很难做到静静地看上一本书。我想,不看书,更别提有读书的兴趣了。于是我让学生每天在书包里带上一本自己喜爱的课外书,利用中午空余的时间,选时间固定下来。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所以老师本人就是很好的榜样,我和大家一起坐下来,静静地看半小时书。一开始也许有学生不适应,坐不住,但一旦读到书中的趣味,就会安静下来。坚持一个月后,不要我的提醒,孩子们到了时间就主动地拿书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对书的兴趣,还愁不爱读吗?我还鼓励学生拿出课外书和同学交换阅读,让他们品味到更多的书中的乐趣。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读书快乐

我们要知道每一个实践活动,都是一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开展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读书马拉松活动”、“成语接龙”、手抄报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汉语活动,通过多方面的活动教育学生懂得读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达到热爱读书的目的。并时常组织学生及时交流、如评比读书笔记,以评促读。引导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增强学生的读书信心。及时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

七、家庭配合,培养孩子课外阅读兴趣

家庭是学生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抓好课外阅读,有赖家庭配合。教师要利用家访、家长会和家长沟通,共同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农村家庭家长普遍自身没有阅读习惯,让家长最好能抽出时间(可以是吃过晚饭)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交流。孩子在不知不觉地成长着,家长要尽量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生动的亲情阅读能激发、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汉语基本功,阅读能力是人们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是学习、吸收知识不可缺少的能力。学生如果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将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进而发展智力及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读物书籍课外阅读
鲁迅与“书籍代购”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