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2015-07-05 06:00赵俐苹
教育管理与艺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家长幼儿孩子

赵俐苹

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交流和沟通,这个世界就多一份温暖与关爱,生活就多一缕阳光。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必须了解家长的心理,需要根据沟通对象的不同情况,以真诚的态度,运用灵活的沟通技巧,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种沟通方式,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理解万岁”,爱让沟通有良好的基础

在每次与家长沟通中,我会充满理解和感情、善解人意的话来打动家长,赢得家长的信任。无需我表白自己将如何精心照顾每一位幼儿,浓浓的爱心和彼此的理解已获得了家长们的信任。正式因为有了爱,有了相互的理解,缩短了教师与家长的心理距离,使家长对教师充满信任,从而为今后的良好沟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灵活运用进退策略,爱让沟通更有力量

(一)以爱为本,“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家长的意见与幼儿园要求产生较大分歧而又难以协调时,我采取“退一步”的策略,通过不断地沟通使家长逐步转变态度。以真挚的爱喝宽容的心,退一步,消除了家长的疑虑,改变了家长的态度,也进一步融洽了家园的关系。

(二)以爱为本,“进一步”合情合理

孩子之间的冲突和摩擦时难免的,在对待孩子之间的冲突的问题上,家长的表现也是各不相同。对某些情绪激动、争强好胜的家长,我采取“进一步”策略,尽快平息事态。郝志杰是个好动的孩子,喜欢玩一些打打闹闹的游戏,同伴有时就会受到他的攻击。是爱教会我们如何化解矛盾,关键时刻的“进一步”既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又使人际关系变得更融洽、更和谐。

三、用爱,转变家长与教师的观念

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往往父母给予孩子过多的是溺爱。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成败。首先,要改变家长错误的教养态度。过分的溺爱、迁就,过分的干涉、保护,过分的包办以及过高的期望都是不正确的。家长必须改变这种观念,理智地教育子女,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独生子女的独立性和自主精神,克服依赖性,不使幼儿长期处于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的特殊地位。儿童从小承担一定的家务,养成劳动的习惯,同时也尊重别人的劳动,形成良好的品行,对于他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其次,要让家长做好榜样。学前儿童各方面的发展都处于萌芽和初步形成阶段,模仿是他们的普遍特点。良好的榜样能使儿童学善,不好的榜样则使儿童学坏。第三,家庭成员对独生子女的教育要求,应注意保持一贯性和一致性。正确的要求如果不能贯彻和巩固,家长的威信就难以树立,幼儿对父母的正确性就会产生怀疑。

当爱的教育在家庭中过多地倾向于家长付出的时候。在幼儿园老师给予幼儿的爱就应该区别于家庭。不应仅仅是亲亲抱抱,应进一步升华。作为幼儿教师,就应端正教育观念,明确目标,使教育有計划地进行。教师需要怀着极大地爱心去思考、准备、实施,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每一项活动的实施,都要使其达到预期的哦目标。再加上日常生活中像妈妈一样地照顾,使幼儿感受到处处都是爱。

四、怀着感恩的心,爱让沟通更美丽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珍惜你的拥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你便成了佛。”说起感恩,有人会想到:子女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学生感谢教师的教育之恩……其实常怀感恩的心付出就会有回报。五、家园合作,为幼儿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纲要》里指出:教师是家园合作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强调只有教师具备接纳家长的积极态度,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教师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渠道才可能畅通,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兴趣和热情,双方才会建立合作的伙伴关系,才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齐心合力。对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我总是以谦逊的态度给予热情的帮助和积极的指导。在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我总是尽可能地寓教于乐,让家长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对教育孩子的认识和实践能力。面对孩子在家长面前任性发脾气,不愿自己穿衣走路时,我会灵活运用孩子具有“表现”心理的特性,几句话就可以使孩子会自己穿衣走路回家。这时家长会无比感慨地说:“还是你们老师有办法,得和你们好好学几招!”面对家长教孩子数数、认字遇到的困难,在开放日时,我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孩子学习数和认字的形成。观摩活动后家长豁然开朗,明白了孩子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比口头背数重要,理解了教师应尊重孩子的认知特点、发展规律。通过沟通,我们的教育工作得到家长的肯定和赞许的同时,也唤起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他们主动参与我们的教育管理,为我们积极提供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在家长进课堂活动中,有的家长带来了自制课件,让孩子们打开眼界;有的家长带来各种道具和孩子共同游戏,孩子玩的热火朝天。他们大胆创新的意识、认真的态度、奔放热情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思想。萧伯纳说:“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任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那交换之后,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掌握了沟通,你就掌握了世界。”是的,有生命就有沟通。

有了沟通,消除了隔膜,增进了相互的了解,也就成了朋友。老师同家长沟通,使家长感受到你对其子女的关心,了解了其子女在园的表现和教师的教学动态,以便自身在家给予相应的辅导和教育,巩固和提高了在园的教育成果。同样的,在沟通中教师也了解到幼儿在家的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家园同步。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认识,一定能让幼儿园与家长的合作变得轻松而愉快。相信爱会使教师和家长架起友好的沟通桥梁!

猜你喜欢
家长幼儿孩子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