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本功

2015-07-05 22:19关克海
教育管理与艺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错别字卷子基本功

关克海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现如今,学生们的语文基本功是越来越差。错别字现象很普遍,常见字的错别字数量之大让人吃惊。而且他们的学习习惯也很不好,即使老师在黑板上反复强调的字,他们也总是“心不在焉”,真让人无可奈何。但是,语文学科主要是与文字打交道,如果字词基本功都不过关,语感从何而来,语文学科的悟性与能力从何谈起?再则,学生们的语文知识面较窄,见识浅薄,虽然老师也常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但是他们惰性较强,再加上外语、数学两大主科的冲击,所以他们很难按部就班地去实施语文科的学习计划。如此一来,语文科的学习状况着实让人担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打好学生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的有效方法。而这套方法实施的成败,关键是取决于语文老师的“三心”。

一、用心地寻求方法

首先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主导思想。这样才会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培养他的语文能力,而用心去思考、去琢磨,寻求有益于学生的好的学习方法。在长时间的“用心”之后,我在语文教学中有如下安排。

(一)有关积累的要求

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两个日记本,名为积累一本、积累二本。一本的正面积累字词,包括语文书中的字词和在阅读中遇到的不熟悉的字词。一本的背面主要是积累语文文学方面的一些常识。二本的正面积累学过的所有需要背诵的古诗文,二本的背面积累一些名言、警句,或优美的语段、佳句等,并且阶段性地对积累内容进行必要的考核。

这种做法首先能帮助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因为语文学科知识博杂,没有好的积累习惯,边学边忘,所知道和掌握的知识总是一星半点,一知半解,不成系统,因而语文知识的储备量匮乏,不利于进一步的学习。同时,在课外知识的积累过程中,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此外,如长期积累下来,对初三的综合复习很有帮助,把积累本随时带在身边,便于灵活机动地复习相应内容,使记忆效果更加理想,缓解了初三综合复习的压力。

(二)对作文、作业、日记的要求

对于几种本子上被老师圈点的错别字,学生们必须通过查字词典,认真在原字上方改过来,然后在后面将正确的字每个写三遍,并将常见错别字整理到字词积累一本上,要求注明词语使用的语言环境。如以经——已经。在每个人都完成任务之后,同桌或邻桌之间相互交换检查,看是否有遗漏或错误。对于有疑问的字词可向老师询问。

这种做法能帮助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如长期坚持,自然会较快地消灭常见错别字,学会正确使用汉语言文字,为进一步提高语感和悟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学生们的彼此交流中,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团结互助意识。

(三)对平常考核的小卷的要求

如果考字词或古诗文默写,考完之后,让学生们先自己认真检查,确定没有笔下误之后,用红笔自批。如有错误,在卷子上圈上,在旁边改过来,再在卷子下面将正确的写三遍,同时在书中的相应位置也圈上,为了在下次看书时能引起自己的注意,减少错误的再发生。然后将自批过的小卷交给同学互查,确定没有问题后,最后将卷子交给老师。如教师在卷子中再发现被遗漏的错别字或默寫不准确的问题,将对答卷人和检查人给予适当的批评。

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自己检查所写内容的良好习惯,而且自己主动发现问题,印象也比较深刻,不会轻易再犯。在改写的过程中,再一次强化了对正确写法的印象,加深了记忆的效果。

二、细心地监督检查

作为语文教师在用心地制定了教学方案后,在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细心地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如在检查学生的自批小卷时,要细心地查找遗漏的错误;在批改作业、作文、日记时,要细心地发现并圈点错别字,对于学生改不过来的字词,教师要逐一明确正确写法;对于积累的内容也要定时细心检查,看一看记录的文面是否清晰整洁,字迹是否规范,内容是否准确。只有教师细心的检查监督,才能引起学生们足够的重视,也才能保证学生们有良好的收效。

三、耐心地坚持不懈

在教学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仅仅具有细心是远远不够的,最难的一点就是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要不厌其烦地经常去重复如此繁琐的工作,一坚持就是三年。接下来再面对下一批学生,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辛苦是再所难免的,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应该做好无私奉献的心理准备。同样是奉献,同样是辛苦,就更应该追求工作的质量,教学的效果,这样的奉献与辛苦才更有价值。而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就应该讲求方法,尤其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责任更加重大。因为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本学科的学习效果完全可以影响到其它学科的学习。而要想学好语文,打好扎实的基础是极其必要的,只有点点滴滴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扎稳打地去学习,才会循序渐进,才会获益匪浅。要想打好基础,完全依靠学生自己是不行的,因为他们毕竟年纪小,惰性强,自控能力差,尤其是功课压力大,学习上缺少计划,不注意方法,因而效果也不可能理想。如果在语文教师长时间引领、监督、检查之下,他们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好的学习习惯。而在此过程中,他们一旦真正认识到这种做法的好处,就会更有信心坚持下去。这对他们今后上高中学好语文也会有所帮助。

当然,每一个老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只要能让学生受益都应该是可取的。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比较实在。不过,它的实施,教者除了要具有“三心”之外,还应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协调好师生间的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他们对学习的重视,得到他们认真的配合,这样,效果才会更加理想。

总之,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会一如既往地去实施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加以完善,从而更好地为学生们服务,尽好一名教师应尽的职责,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猜你喜欢
错别字卷子基本功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出逃的卷子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诗嘲错别字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错别字的自述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我与错别字
还是那样
烤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