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运用与维护教学改革探讨

2015-07-05 22:19荆涛等
教育管理与艺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本门部队装备

荆涛等

一、课程的背景与定位

陆军装甲部队车载无人侦察飞行器系统(下文中简称为无人机侦察系统)是配合装甲侦察车执行侦察任务而研制的一种无人驾驶侦察机系统,主要用于低空、超低空侦察和战场监视,具有昼夜侦察作业能力,为获取情报信息、实时掌握战场态势提供支持。无人机侦察系统结构复杂,涉及空气动力学、通信、信息处理等各类学科,是一种高技术作战平臺。随着无人机侦察系统在部队列装,新装备人员的培训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缺少掌握无人机侦察系统运用与维护专业人员,严重影响了无人机侦察系统的作战和训练,制约了新装备战斗力的生成。

无人机运用与维护课程是面向陆军装甲机械化部队侦察分队的指挥员、侦察员开设的一门综合实践课程,无人机侦察系统对于陆军装甲机械化部队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种技术较为复杂的信息化装备。本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是紧贴装备、服务部队,围绕无人机侦察系统开展装备教学,使学员们熟悉无人机侦察系统的结构和组成;了解各分系统的功能及原理;掌握系统的运用与维护。本门课程的定位要结合部队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通过课程学习,帮助学员解决部队作战训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式组织实施教学,注重理论拓展与实装操作的相辅相成;围绕学员的需求,以部队作战训练和学员关心的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突出教学工作的指向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参训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和装备运用能力。

二、紧贴需求,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陆军装甲机械化部队侦察分队已经配备了低空、超低空无人机侦察系统,但是缺少无人机侦察系统运用与维护的专业人才,侦察分队的指挥员、侦察员没有与飞行器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历。本门课程是面向部队的新装备人才培训课程,教学内容设置遵循的原则是重点培养学员的装备应用能力,因此,本门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包括理论基础、实践环节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

围绕着课程的中心目标,理论基础内容设置包括无人机侦察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无人机的飞行原理等内容。无人机飞行原理内容主要介绍伯努利原理,从中引申出机翼升力是如何产生;通过介绍无人机空间受力分析以及力矩平衡,使学员们理解如何操作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姿态和飞行轨迹。

装备实践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员的装备应用能力,这也是部队基层的迫切需求,因此本门课程的实践内容是重点。实践内容设置了无人机的模拟飞行训练和无人机的飞行训练,考虑到无人机飞行操控比较复杂,掌握难度大,而机载设备比较贵重,因此,我们开发了模拟飞行训练系统,在无人机飞行训练前增加了模拟飞行训练的环节。学员利用模拟系统训练对飞行器的操作控制,即提高了训练效果,又保证了装备的完好性。在通过了模拟飞行训练考核后,学员在教员的协助下训练对实物飞行器的操作控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有充足的课时作保障。

三、改革教学模式,提高装备应用能力

第一,为增强教学效果,必须要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还帮助学员实现“角色”转变,从“让我学”到“我要学”,使学员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有充分的教学准备,要有细致周密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计划,结合装备应用问题设计教学案例。在教员的主导下,通过有针对性地抛出教学案例,引导学员去思索、讨论和交流,教员要始终掌控讨论话题的方向,及时地将“跑偏”的话题引入正轨,同时纠正错误的认识,解答同学们的疑问。通过设计诸如此类的教学环节消除学习主题中的疑点,通过这种 “角色”的转变,促使学员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求知和探索,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为增强教学效果,必须完善教学实施计划。教学实施计划是教学任务的具体化,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达到。因此,教学实施计划的制订要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以提高教学效果。理论基础内容的介绍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视频、挂图等方式,理论讲解也会精彩。

四、围绕学员能力培养,加大教学条件建设

军队信息化建设,新装备人才培训是紧迫的问题,完善的教学条件保障是装备人才培训的质量保证。无人机侦察系统是一种高技术装备,涉及到计算机控制、数据通信、卫星定位、光电侦察等多学科领域。教学条件建设的头绪多,任务重,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指向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员的装备运用能力,满足部队的实际需求,授课教员深入一线基层部队,调查研究新装备作战训练的应用情况,掌握装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深入研究所、装备生产厂家等科研生产单位学习和交流,探寻装备应用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根据装备应用问题、围绕学员应用能力培养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条件建设。在教学装备缺乏的条件下,积极开展模拟训练系统的建设,为学员的装备训练提供信息化的训练手段,克服装备教学的“瓶颈”,提高教学的效果。

五、教学改革收到的效果和启示

结合无人机侦察系统在装甲部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开设了无人机运用与维护课程,课程的开设我们坚持紧贴装备——无人机侦察系统,服务于部队作战训练的实际需求的思想,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设计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基于基层部队的实际需求开展教学条件建设,开发功能完善的模拟训练系统等,这些措施为本门课程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课程结束后,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得出结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解决基层部队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无人机运用与维护课程,我们在教学条件建设、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实施、教学效果的信息采集分析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改革,教学效果比较明显,这些措施和方法对于装备类课程组织和实施,都有着很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本门部队装备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俄部队军演
开设全科医疗中的医患关系及沟通技巧课程的调查分析
儿在部队又立功
防晒装备折起来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老部队
Control-Orient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n Rigid-Aeroelasticity Coupling for Hypersonic Vehicle
体育学院学生对理论课课程改革的适应现状
——以《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