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式外语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2015-07-05 22:19刘小铭
教育管理与艺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方法探究

刘小铭

自20世紀60~7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循这一理念,“尊重学习主体——学生的发展权利”,“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培养学生自愿参与直至终生的求学习惯”等教学观点逐渐被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及认可。近十几年来,我国教育界从对“应试教育”现实问题的关注进入到对“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究,各种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不断涌现。其出发点就是要改变过去注重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我们外语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当中,我们也经常切身感受到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低下,学习兴趣不高,感到学习外语是一种沉重的负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应付考试的科目,而没有认识到它是一种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交流工具和手段。我想这与我们外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很大关系。

因此,各方面的现实情况决定了我们的外语教学必须进行改革。自从我校承担了《探究式英语课堂教学实验研究》教改项目以来,一方面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有关的资料和报告,一方面积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后,效果良好。自己也从中总结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有别于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引导思索、探究,当然,这些教学方法还不十分成熟,尚需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先将这些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一、引导式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训练自己一步步靠近对

知识的正确理解。它能调动学生投入到练习和理解的活动中,并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这种方法通常是提出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设置一个有趣的活动,把教学内容寓于其中,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就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不会感觉到这个学习任务很枯燥、很沉重。

如我在讲授高二英语选修六 Module Three诗歌欣赏这一课当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加深对英文诗歌的鉴赏和理解,同时加强学生对英语基本句子结构知识的运用,巩固基本的语法知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然后把一首四句英文诗歌的每一个单词分别写在一张小卡片上(诗歌单词数量不能太多),每一行诗的单词分别发给一组。让学生们利用所给单词尽可能多的造句子,本别写字黑板上,然后让其他的小组的学生去掉所有有语病的句子,并说出原因。接下来让学生选出每一组中表达最好的句子,并把这四个句子排序,组成一首诗歌。最后,再让学生们把自己所组成的诗歌同原诗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区别,并体会各自的优缺点。

学生对这个活动都很感兴趣,积极性非常高。而且,印象很深刻,效果很好。这种引导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发现教学法,它以较小的步骤引导学生自己探求知识,寻找答案,能很自然低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这种积极性来自学生自身,而不是教师的督促和检查。事实上,这种方法不需要教师给出分数,定出名次,就能激发起学生想学好的自然愿望。

二、接力式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指老师把教学内容或教学任务分解成环环相

扣的几个环节或阶段,各个环节有不同的具体目标,每个环节之间联系很紧密,让学生在完成每个环节的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探究出最终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法一般是穿射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或设计成以小组为单位的游戏或活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兴趣和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自己去发现和探究出问题的答案。

如在写作训练课中,为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看图作文的写作能力,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给每组分别提供一幅图片(图片内容很广泛,可以使人物、风景、动物、实践、活动等)让小组的每一位学生根据图片的内容为另一组分别说出五个名词、形容词、动词。另一组的学生用所提供的这些词,凭自己想象,写成一篇作文,作为内容不限(所提供的次必须用在作文中——。每组内的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作文,选出1-2篇大家认为在内容、描写、语法及格式等方面公认比较优秀的文章。然后,把所有的文章及图片都展示出来,让全班所有的学生猜哪一篇文章与哪一篇图片相对应,并评选出与图片最接近的文章,及表达和描写最生动的文章。

在整个活动中,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非常踊跃也非常好奇。在活动的开始及过程当中,同学们并不知道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所以兴趣很大,在活动的最后,大家通过自身地参与,切身体会到了活动带目的。这种教学方法能有助于学生轻松地,愉快地去吸收和探求知识,通过学生自身地参与,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非常深刻,掌握地非常牢固。而且它有助于增加课堂的活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使它能够给所有的学生都提供平等的训练机会,并通过互相地比较和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方面的长处和短处。

三、任务式教学方法

种教学方法是指将整个班级根据任务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小组,将在人物小组里完成了任务的学生们再重新编组。这样每个学生就可以和不同任务里的学生分享个子任务组里的收获。这是一种高参与、可变通的小组活动。通过这种小组活动,可维持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对学习的高投入,并可以实现对知识的最大化地吸收。

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各种知识的最大化,知识的内容是多样的,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而且学生们通过组内的讨论及研究,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然后通过有不同组学生的不同内容的知识的交流、探讨,使学生对知识的各个方面有了全面的了解。

以上就是我在教改实验中摸索、总结出的几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我想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发展语言的综合技能,让学生及基地参与教学,创造性地学习。这是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该牢牢书里的教学理念,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方法探究
诗歌不除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诗歌岛·八面来风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