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让学生变喜欢“体育课”为喜欢“上体育课”

2015-07-05 23:10纪鹏
教育管理与艺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体育

纪鹏

在平日的体育教学中,往往存在这个现象:学生喜欢“体育课”,不喜欢“上体育课”。这里说的“体育课”是指同学们主观认为的“自由活動课”;“上体育课”是我们平时正常的体育教学。这种现象的存在并不是偶然的,确实值得我们体育教师深刻反思和积极面对。如今的学生深处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信息、各种通信设备让孩子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大千世界;课业负担、升学压力,使得大多数孩子没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久而久之,他们的运动兴趣无法开发,在运动中获得不了快乐与肯定的情感体验,渐渐失去了运动的劲头,这也造成了他们不愿“上体育课”的原因。如何能让孩子们在体育课上动起来,让欢声笑语在课堂上响起了,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深思的。通过十多年的体育教学,在此也浅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有乐有趣的教学情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学习兴趣的影响,只有当教学活动对他们的心理因素产生有效地刺激并为他们所喜爱时,才会产生一种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才能使潜在的力量真正投入到身心活动中来。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将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思想教育与学生的身心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创设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活动中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耐久跑教学中,单一的练习往往比较枯燥,学生积极性不够。将学生熟悉的诗词,每个字利用小卡片随机分散的粘贴的体育场墙壁的各个角落,创设“比比谁组的快”的组诗情景,根据诗句字数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采用“争先跑”、“变速跑”的方式以最快速度完成诗词的重组,要求每人一字,集体完成。如此一来,学生的兴趣得以调动,在跑动中积极思考、观察;规定集体完成,让同学们有集体意识,相互鼓励,协作完成。

二、构造生动趣味的教学语言

教学的语言要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其在听课时大脑动起来。既要简单明了、生动形象,又要具有幽默、风趣,使得课堂气氛轻松融洽。如在进行跨越式跳高教学中,利用侧面跑、外侧蹬、内侧摆、依次过、有缓冲的动作要领在练习中指导学生。即简练,又能让学生很快明确动作要领,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一些激励的语言改变一下称呼,如“小丽姐 帅”、“虎子哥”咱可是爷们啊!幽默的话语打破了课堂的沉闷,让同学们在轻松中完成学习。

三、结合教材特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思维的独特性,是指个体独立思考创造出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智力品质,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形态。它集中体现在个体的创造力上。学生的创造力不仅体现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中,也会在体育课上表现出来。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有表演自己创造能力和特长的机会,鼓励学生的"异想天开",保护他们创造新方法的积极性。如在进行实心球教学时,最后的放松环节,让学生利用多个实心球摆出各种造型,建筑物、交通工具等;利用长短跳绳设计各种图案,中国结、汉字等。即让学生身心放松,有很好的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常言道:“亲其师 信其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事半功倍。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师要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产生信服感;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在课堂上是教师,在课下是他们的好朋友、好兄长。如在给男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可以想好兄弟一样手臂搭在他的肩膀上,边走边交流。在面对女生时,要想慈父一样了解她的思想、关心她的生活、畅谈她的爱好。

五、场地、器材安排有序有吸引力

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易受干扰是中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快乐是愉快情绪的体验,而愉快情绪的建立是以学生产生需要和兴趣为前提的。场地、器材安排合理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前奏曲。如在进行跨越式跳高教学时,新授课利用小体操垫替代跳高架和横杆。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进行体验,尝试各种方式的跨越,体会哪种方式更简洁、起跳更充分。通过模仿练习,过渡到跨越式跳高的技术环节。此一来,很好的消除了学生初学“怕杆”心理;减少了练习中“扶横杆”的麻烦;避免了跳高架倾倒的危险。而且,小垫子方便调整、使用,在最后的提高环节可以变为小障碍进行练习。在最后的放松环节可以坐下进行拉伸放松,起到了一物多用的效果。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课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