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2015-07-05 23:10杨世虎
教育管理与艺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可塑性基础知识分层

杨世虎

一、农村初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农村初级中学,因为地處农村,学生的条件各不相同,学习基础差异较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潜在能力、学习方法、基础知识状况、学习动机、智力水平等存在着较大差异,其领悟教学内容的情况也就参差不齐。并且每个班里学生人数数量太大,假如教师按照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那么就很难实现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应该面向每一位学生,实现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领域取得不同的发展与进步。如果教师再按照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那么长此以往,对于优秀学生来说其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对于后进生来说又赶不上教师的进度,最基本的知识也掌握不了,不能实现全体学生整体目标。因此,对于农村中学来说实施分层教学很有必要。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更好地实现我们教学中一直所追求的因材施教的目标。进行分层教学可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他所需要的教学,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发挥不同的优势。

二、农村中学数学分层教学的方法

在新学年开始,教师可以通过摸底考试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然后通过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特征、心理倾向等来判断学生的可塑性,通过两者相结合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师也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结合学生平常的学习主动性、平时表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分为一、二、三组。一组学生可塑性好,基础知识也扎实;二组学生可塑性中等,基础知识水平中等;三组学生可塑性差,基础知识不牢固。而且二组学生所占的比例要占整体学生的一半以上,这样可以照顾到全班学生的心理感受。分组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重新调整,这样可以使三组的学生积极向上,争取到一组或二组。一组的学生会更加努力而不至于落入其他两个组,争取实现三组逐渐消失,二组逐渐壮大的目标。

(一)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

一组的学生属于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扩展一组学生的思维;二组的学生属于需要教师点拨的类型,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多提问他们,与他们进行互动,逐渐提高他们的数学兴趣与能力,争取向一组靠拢;三组的学生属于依赖同学及教师型。教师可以在课下多提醒他们完成相应的作业或让一、二组的学生帮助他们,使他们理解教学内容即可。

(二)分层布置课后作业

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教师应该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后作业实行差异化要求。对于一组的学生,教师应该严格要求,使其在完成课本习题、做配套的参考书练习之外,总结解题方法并将同类型的题整理到一个专用笔记本上,以有助于他们进行深入学习。在此基础上提高其创新能力,扩展其思维方式。对于二组的学生,教师应鼓励他们对知识进行总结并思考,争取进入到一组。对于三组的学生,完成课本习题,理解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即可,从而不断树立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另外也可以把作业分成几种难度进行课后作业。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一节中的作业: 如图已知∠A=∠D,AB=DE,BF=EC.求证:(1)BC=EF;(2)△ABC≌△DEF;(3)AC=DE

在布置作业时对不同的组进行不同的作业要求,第三组的同学做第一题,第二组的同学做第二题,第一组的同学做第三题。这样就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收获。

(三)同一试卷分层测试

为了保护其受伤的自尊心,使学生慢慢进步。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同一试卷分层测试。由于对学生进行分层,为了检测出各个层次的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例如,第一组的同学要求做全部,要求高标准的答案,第二组的要求比第一组的稍微低一些,而第三组的则只要求是基础的,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等。同时,对于进步大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对于完成情况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辅以相应的激励措施。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指引者,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并使之趋于完善。分层教学不仅可以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都得到提高,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方法来达到提高自己学生水平的目的。

猜你喜欢
可塑性基础知识分层
甲基苯丙胺改变成瘾小鼠突触可塑性基因的甲基化修饰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超声刺激小鼠伏隔核后c-Fos蛋白及结构可塑性改变的实验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掌握基础知识
转GDNF基因的BMSCs移植对大鼠脑出血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基础知识巩固题精选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