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07-06 06:24更藏卓玛
俪人·教师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师生互动小学数学应用

更藏卓玛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对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的理解也不断地深入和发展。“交往互动”逐渐成为这种关系的代名词。本文着重阐述了师生互动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应用。

【关键词】师生互动 小学数学 应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遇到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是“师动生不动”。究其原因,最为直接的还是教学内容与教学行为脱离了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总是在具体形象思维的主导下,由多种思维成分共同配合而起作用。特別是小学生,他们解决问题主要依靠具体直观形象来实现。例如学习“8+6”时,最好能将8和6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如苹果)联系起来,即篮子里有8个苹果,又摘了6个苹果,共有多少个苹果。学习“9-5”时,即妈妈买了9支铅笔,用了4支,还剩下几支。因此实施师生互动的关键是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效情境,倡导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具体实际情境中进行思考,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和情感体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由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

一、关心学生,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

新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这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要关心学生。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首先老师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变化,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孩子,一切都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的好坏;其次老师与学习好的孩子经常互动,提问题经常是那几个固定的好学生来回答,忽视了其他学生。因此,应提倡关心学生,要关心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能感觉到老师的关心;关心学生应关注每个学生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积极鼓励、表扬学生,从而使老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

二、鼓励学生,增强学生与老师互动的信心

小学生通常情况下非常愿意与老师互动,喜欢向老师提问题,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与老师互动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老师的忽视,产生一种受挫心理。许多学生有时想说,但是不敢说。所以要注意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要给全体学生说话的机会,说错了也不要紧,只要大胆说,特别是对那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更要鼓励。如:“你说对了一半了,请再想一想,继续说下去”!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口说,就会得到老师的赞扬,此外,还可以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如:分个人或小组竞赛,以“记数字、快速运算、灵活解题”等游戏进行训练。只要老师经常鼓励学生,就会增强学生与老师互动的信心。

三、联系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思考其恰当性,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你要把学生领到你要他去的地方,你必须知道他现在在哪里。要创设一个成功的教学情境,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熟悉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问题情景不仅仅是由教师提出来,也可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困惑提出来。问题情境设置出来后,可以灵活地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真正“动”起来。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空间中学习,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真正让学生“活”起来,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高见”,教师并非强求学生绝对接受,师生之间允许存在观点、思维方法的分歧,相互驳斥甚至争辩均属正常。所以,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既能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又能反映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必将给学生带来有益的收获,促使教师得到更多的启示,真正使教学收到明显的效果。

四、利用游戏实现与学生的互动

游戏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游戏形式的设计也要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面向全体学生, 难度适中, 以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这样才能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课堂产生持久的兴趣。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的游戏, 玩过几次之后, 学生就没有兴趣了, 这便需要教师不断地积累游戏的方法, 不断地设计新的游戏, 不断地翻新游戏的做法,以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师生感情

多媒体教学中要巧妙地运用情境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特意、精心安排的,满含兴味、环节紧扣的程序中,自然地进入一个全新的认知,从而在学生不自觉中便激起参与的欲望,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运用电教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质量,进一步增加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而形象、直观的电教媒体为学生创造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加上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更能引起师生感情上的共鸣。这样师生感情好了,课堂中自然能起到互动作用。

总之,教学应是一个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师生两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与协调配合,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小学生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老师在数学课教学更应该改变“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与学生一起互动,以生动活泼的直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切实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目前,应该倡导改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的“大合唱”,并让师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使师生在和谐、互动的过程中更好地教和更好地学。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小学数学应用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