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式”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5-07-06 15:28唐敏
俪人·教师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本阅读教学

唐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贯彻这一理念,许多教师认真钻研,积极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取得了一些成功,可是,我觉得有些课改探索较为肤浅。比如,课堂上虽然没有了以往那种“抽筋扒骨”式的课文分析,但是,在一节课里,不管学的是什么文体,也不管文本难易程度如何,个别教师还没有好好组织学生阅读文本,就急急忙忙地进入设疑问答程序,或师生互问互答,或分小组七嘴八舌地讨论,这种表面上气氛活跃的课堂教学方式,跟过去单调、沉闷的课堂灌输方式相比的的确令人耳目一新。然而我认为,这并非是语文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它没有抓住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多读书、多感悟、多积累。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与问题,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内涵缺乏深刻的理解

自主学习的基本内涵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把握自己的努力程度。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自主调控的空间和较多的自主活动的机会。如果学生没有经过较充分的自主读书、自主查证、自主思考的过程,没有非问不可的欲望和非说不可的冲动,那肯定不叫自主学习,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组织学生你来我往地问答,也肯定不叫合作学习,因为他们交换的信息很难说准确、深刻、新鲜、有启发性。

另外,语文课程具有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不同的阅读主体在理解和接受文体意义是是不同的,如果教师没有正确、灵活地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感悟文本就进行设疑问答,最终将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个性气质等各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情感体验和独到理解“大统一”于教师的(其实许多是教参的)“标准答案”里,结果是限制、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与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所倡导的精神是大相径庭的。

二、对现代阅读理念的理解严重偏颇

现代阅读理念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

称。作为对话中心的每一个学生个体,他们在一遍又一遍地仔细地品读文本、感知教材的过程中,自行发现和构建知识意义。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是最主要、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双向互动,如果教师把理解课文的互动片面地看做是师生间、生生间的事,那么必然会忽略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必然会在学生阅读的火候、時机都不到的情况下过早导入质疑问难、启发诱导和探讨交流的程序。

三、对汉语言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不甚清楚

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是能正确和运用汉语言。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有一个,就是帮助学生多读、多背、多积累、多体悟,还要多实践。别的姑且不说,但从汉语言特点上来看,汉语言学习是“慢功”,教学中试图省却“读”的环节而走“讲解”这条捷径,肯定是徒劳无功的。

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散文大国,用汉语言写成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无不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可以说,汉语是“茶道”

文化,含蓄蕴籍、言简意赅、意味隽永,需要含英咀华才能学有所获。所以,古人们特别强调学习语文要读、诵、吟、咏,务必使所学内容熟读成诵,以至于烂熟于心,却不计较学生当时是否全懂、全消化了,待其读多了,背多了,阅历深了,自然也就领悟了。那些语言、文字、语汇、语法、修辞等知识以及许多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语感、意味等,都是在阅读时间中自然而然地“习得”的,所以要让学生广读多背,积累财富。这就是语言的特点和汉语言的学习,也是被古今无数学者、文人成功的学习经验所证明了的一条颠不破的真理,汉语言学习无“速效”,没有哪位文人的成功或哪个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纯粹是靠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讲”出来或“问”出来。

那么如何组织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呢?我认为根本一条就是教师如何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管语文教学如何改革,一定要坚持母语教学民族化的方向,尊重汉语言学习的规律,抓住汉语言阅读教学的根本,让学生多读数、多感悟、多积累。课堂上或课后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书,在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了文本,并有了一定的思考和感悟后,再次灵活地组织互相学习,进行简要的质疑问难、交流共享。当学生理解到一定的程度后,再组织学生反复品读,最后再反指导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深化拓展性阅读。这样呈现“阅读——初感——阅读——感知——阅读——质疑——阅读——感悟——阅读——深化”五个教学层次(五步教学法),完全改变原来语文教学的三步曲,使“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每次阅读教学中有“读”有“得”,有“习”更有“得”。开始这么做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课时不够用的情况,但是只要教师坚持不懈,待到学生适应了这种教学方式,就会逐渐收到满意的效果。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本阅读教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