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

2015-07-06 21:32姜梦瑶
俪人·教师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新课程兴趣美术

姜梦瑶

【摘要】一堂成功的美术课,蕴含着教師教学成长道路中的甜酸苦辣和历次失败与成功的磨炼。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经过长期的磨炼,有心的积累和无畏的探索,才能上好一堂成功的美术课。我们可以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多元的评价手段。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学生自评和互评是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方法 兴趣 美术 课堂教学

美术课是美术教师展示艺术风采的舞台之一。同样的一篇教案,由不同的老师演绎,效果往往会大不相同。这取决于老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方法、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要想跟上时代步伐,让学生欢迎、尊重、信任,就需要美术老师不断进取,努力探索,积累丰富课堂教学经验。一堂成功的美术课,从熟悉教材到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到师生之间情感的默契配合,导致成功与否的教学效果,都体现了一个美术教师的个人风格和自身素质。一堂成功的美术课,蕴含着教师教学成长道路中的甜酸苦辣和历次失败与成功的磨炼。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经过长期的磨炼,有心的积累和无畏的探索,才能上好一堂成功的美术课。下面就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谈一些浅显看法。供同仁一起探讨。

一、教师角色转变的艺术

作为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启发者和引导者。教师的引导作用的性质决定教学过程的思想方向和美术过程,决定着教学质量。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的观察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例如,学生到书店调查书籍封面设计时,教师提前要给学生布置调查任务。例如,书籍封面设计图案与书的内容有没有关系;书籍封面设计元素都有那些;书籍价格与什么有关等内容。这样学生在调查时就有的放矢,不是盲目的去书店走马观花的看一看,即浪费时间,又没有实效。

二、对待学生差异的艺术。

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比如,有的学生临摹作品的能力强,可以画得惟妙惟肖;有的学生可以把故事画得很生动;还有的同学想象力丰富,对于人物造型设计能力强。所以,在安排学习任务及各项教学环节中,要尽量考虑学生的差异,分别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在各自特长的方面表现其领先的优势,让他们有机会“露一手”,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以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如在教学漫画中让学生有 4个作业选择,分别是:(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卡通画并且临摹一张。(2)根据生活中的趣事画一张漫画;(3)为喜爱的卡通动物或者人物设计一个完整的故事。(4)为理想中的自己画一张漫画;学生不用再为一道不愿做的作业烦心,他们可以自由选择难度大还是难度小的作业,心情肯定愉快而又轻松。

三、美术鉴赏教育的艺术

社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当代文化环境下的中小学生在他们的审美观念上也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这表现在潜意识里,民族传统的审美文化对当代青少年心理的深刻烙印。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适当的方法:在文化情境中实施美术鉴赏。如在教学中强化学生鉴赏美术作品中的传统精神的能力。例如,可以从中国美术作品中的语言入手,引领学生结合中国书法来赏析绘画中的“线”的功力、情感、个性、格调,以及与中国书法的关系,还可以从传统审美观念对“意境”的追求出发,来赏析传统绘画中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道风与意境的关系通过这些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美术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也可以说在民族文化情境中学会鉴赏。使用更多的教学形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对传统美术作品的兴趣和鉴赏能力。可以用鉴赏原作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带学生进入美术馆、博物馆。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系统,从声音、图像、视频等多角度刺激学生,使其接受更多的传统美术信息,提供更好的展示氛围。

四、多媒体应用的艺术。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现代媒体教学融入课堂已成为必然。运用立体的,动态的、连续的、全面的表示方法反映美术教学过程,多媒体教育已越发显得重要。它通过利用现代媒体的形、声、色并茂,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富于变化的优越性,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多媒体教育中,运用课件教学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把学生设计的简单卡通形象,通过媒体手段让它简单的动起来,想一想看这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学生能不高兴么。有的老师可能说没时间,一课就两三课时,哪有时间能完成,其实课与课之间都有它的内在联系。例如用卡通的形式表现同学故事,给自己的卡通作品设计一个标志,这就不把三课的内容联在一起了吗?

五、多元化评价的艺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评价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教师不重学生的教育观念。我们可以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多元的评价手段。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学生自评和互评是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把评价学生的权力由教师转向学生,学生由被动评价者转向主动参与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美术教学中,经常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评”的机会,让学生乐于参与、善于交流,孩子们的童心就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同时在评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评定,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学生对自己才会充满自信,对以后的美术兴趣才会日益提高。我们尤其应该注意到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一堂课的活动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自己主动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教师要更多地采用即时的、多元的、极富个性和针对性的评价,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委婉的语言批评学生,用具体的语言启迪学生打开思路。

总之,美术新课程标准是否能够顺利实施,还在于美术教师是否能领会它的精神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作为新时期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更加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展示全新的自我。让每一堂美术课都有精彩的体现,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学习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季晓萌.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科技信息. 2010(17)

[2]朱巨澜. 美术课堂教学“活”法探索[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12)

[3]郭海英. 如何优化中学美术课堂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28)

猜你喜欢
新课程兴趣美术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