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泥厂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的质量控制

2015-07-10 15:01孔令群
四川水泥 2015年11期
关键词:砌体骨架房屋

王 伟 孔令群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安徽 合肥 230051)

浅谈水泥厂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的质量控制

王 伟 孔令群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安徽 合肥 230051)

本文结合监理工作阐述了水泥厂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的质量控制。文中重点介绍了构造柱在设计和施工方面存在的质量通病、构造柱质量控制要点、工程质量控制的监理工作内容和措施。

多层砖砌体房屋 构造柱 钢筋 马牙槎 质量控制

1. 前言

新建的新型干法水泥厂配套的办公楼、住宿楼等工程的建筑结构大多采用多层砖砌体房屋形式。在多层砖砌体房屋中,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规定,对抗震设防区的多层砖混结构建筑,为了提高抗震能力,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延性,应依据设防烈度和建筑物层数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但在一般房屋工程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过程容易形成一些质量通病,不同程度地影响抗震能力和结构安全,给房屋工程带来严重的质量隐患。构造柱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在相关工程的施工监理过程中,作为工程监理单位,务必做好对构造柱的质量控制。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水泥厂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实践,对惠州市光大水泥企业有限公司光华水泥厂2×4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宿舍楼、伊犁尧柏水泥有限公司3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宿舍楼和贵州沿河西南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办公楼等水泥厂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总结。

2. 构造柱存在的质量通病

2.1 在构造柱设计方面

(1)设置部位和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出现漏设和少设现象。如变形缝两侧的墙体,未按外墙来设置构造柱。

(2)埋置深度不符合规范要求。规范规定构造柱应伸入室外地面以下 500mm或锚入埋深不浅于 500mm的基础圈梁内。

(3)少数施工图对构造柱设置,仅以涂阴影的示意方式表示设置位置,但对构造柱的编号,断面尺寸和配筋未作具体规定。

(4)对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未做明确要求。

2.2 在构造柱施工方面

(1)钢筋:

纵向钢筋支立不稳,东偏西歪,位置不正,错位现象明显;纵向钢筋随意搭接,有的搭接松散,有的搭接长度小于规定的最少搭接长度 35D(D 为钢筋直径);钢筋骨架支立后,未做固定支撑,施工中不断碰撞,根部反复弯折,留下明确伤痕,强度降低;箍筋加密处遗漏加密,马牙槎内少放或漏放墙体拉结筋。

(2)马牙槎:

马牙槎两侧面的砖墙表面凹凸不平,直接影响模板不能贴紧砖墙;马牙槎留位不准,造成构造柱竖向或横向的中心线不准;马牙槎留置方法不符合要求,未按规定进行先退后进,有的甚至没设马牙槎直接留直槎。

(3)混凝土:

1)夹渣和“烂根”。混凝土浇捣前,未将构造柱底部松动的石子、残留砂浆、碎砖等废物彻底清净,从而形成夹渣和“烂根”。

2)露筋和麻面。支模前,钢筋骨架上没有绑扎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同时,有的钢筋位置不准,造成露筋现象。

3)“跑浆”。一方面,马牙槎两侧面的砖墙表面不平整,模板与砖墙之间缝隙大;另一方面,模板拼缝不严密,形成“跑浆”。

4)空洞和“断层”。有的浇捣混凝土不使用插入式震动器,造成严重质量问题,一是混凝土普遍不密实,马牙槎内混凝土未充满,砖墙与构造柱结合不密实,拆模后,空洞和断层现象多;二是钢筋骨架普遍出现散架和错移。

3. 质量控制要点

3.1 严格完善设置部位

施工前,认真阅读并熟悉相关规范和图纸,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平面上应按照层数、抗震设防烈度设置构造柱,应符合表1的要求。

(1)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表1 的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均应按外墙处理

表1 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设置要求

(2)对于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表1的要求设置构造柱。当横墙较少的房屋为外廊式或单面走廊时,按 2.1-(1) 的要求设置构造柱,但6度不超过四层、7度不超过三层和8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增加二层的层数对待。

3.2 满足构造要求

构造柱最小截面尺寸可采用180mm×240mm(墙厚190mm时为180mm× 190mm),纵向钢筋宜采用 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 mm,且在柱上下端可按表 2 的要求进行加密;6、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筋应采用 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的配筋。构造柱应伸入到室外地面500mm 或锚入不浅于500mm 的基础圈梁内。

表2 构造柱的纵筋和箍筋设置要求

3.3 严格控制轴线

一是马牙槎砌筑前,应按照砖轴线拉通线定位;二是墙体拉结筋应与钢筋骨架绑扎牢固,不使钢筋骨架歪斜移位;三是混凝土浇筑前,应将砖墙轴线垂直引至圈梁模板和构造柱模板上,检查钢筋骨架中心线,确保钢筋骨架构造柱和砖墙三者中心线完全符合图纸要求。

3.4 正确设置马牙槎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砌筑,应先退后进,每隔5皮砖或退或进,槽深不少于60mm,沿马牙槎高500mm设2φ6 拉结筋,末端应作成 90 °弯钩,长度不应小于40mm,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 m,拉结筋的水平灰缝砂浆应有足够强度并且饱满,确保粘结强度。

3.5 正确绑扎钢筋

钢筋骨架支起后必须加设定位筋或梯子筋固定,确保稳固,不偏不斜。纵向钢筋搭接长度应满足不少35D,严格保证箍筋加密范围的箍筋间距。绑扎好控制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垫块。

3.6 牢固支设模板

检查构造柱马牙槎两侧平整度,模板与墙面的马牙槎搭接宽度以50~80mm为宜,宽度太大,宽度过高直接影响上浆效果。在模板安装后在缝隙处采用自粘型密封条,底部一侧模板应予预留清扫口,清理结束浇捣混凝土前,再行封闭。

3.7 认真清理、润湿

构造柱底部钢筋骨架和马牙槎内的残留砂浆、碎砖垃圾物和底部移动石子,应彻底清理,并应冲洗干净;混凝土浇捣前,沿模板和马牙槎范围的砖墙,自上而下应分层浇水,确保模板和墙面充分润湿。

3.8 认真浇捣混凝土

构造柱底部在清理和润湿后,先铺设一层与混凝土同标号厚的10~20 mm 的水泥砂浆。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并计量准确,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15~18cm 为宜;混凝土应分层(一般为 0.6 m)用插入式振动器机械振捣,振捣时应采用“快插慢拔”,振捣至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气泡为宜;同时应做到与圈梁同步浇筑;应按规定留置试块;进入冬季施工期,在出现冰冻气温时,一般不宜浇注混凝土。如要施工,必须提出可靠的技术措施(如掺入防冻剂,采用高标号水泥,增加水泥用量,做好保温措施等),并经监理部门批准方可施工。

3.9 确实做好混凝土的拆模与成品保护工作

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时方可拆模,拆模时间夏季一般控制为8 h,冬季为10h。模板拆除后,在混凝土构造柱 1.8 m 高范围内用30 mm宽多层板护角进行护角处理,防止外力撞击而破坏其棱角。在构造柱浇筑12 h 内采用塑料薄膜和草帘覆盖,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并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湿润状态,直到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4. 工程质量控制的监理工作内容和措施

(1)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规范、标准施工,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对设计变更,质量事故分析和技术处理的审核确定。

(2)检查工程材料:对结构用材料必须严格检验,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禁止进入工地和投入使用。

(3)对施工过程进行巡视和检查,对工程的施工检查确保不漏检,对重点部位进行旁站监理。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每天24小时有人在现场值班以保证浇筑质量。

(4)审核承包单位报送的施工工艺和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审核同意后予以签认。

(5)对承包单位报送的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时的施工工艺措施和证明材料组织专题论证,经审定后予以签认。

(6)审核承包单位报送的拟进场的工程材料的质量证明资料,并对进场的实物按照规定的比例采用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方式进行抽检。

(7)对承包单位报送的隐蔽工程自检结果现场检查,符合要求后才予以签认。

(8)审核和现场检查承包单位报送的相关工程质量验评资料,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

(9)检查承包单位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的整改结果。

TQ172

B

1007-6344(2015)11-0009-02

猜你喜欢
砌体骨架房屋
建筑工程砖砌体施工与质量管理
砌体墙上安装摩擦型阻尼器施工技术探讨
浅谈管状骨架喷涂方法
竖向开槽砌体墙燃气爆炸动力响应及加固
UMAMMA历史房屋改造
房屋
骨架密度对炭/炭多孔骨架压力浸渗铜的影响
转租房屋,出现问题由谁负责?
奇怪又有趣的房屋
内支撑骨架封抽技术在突出煤层瓦斯抽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