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纪念性场所植物景观研究

2015-07-13 05:44蓝悦
园林 2015年10期
关键词:纪念性场所纪念

文·图 ◎ 蓝悦

上海纪念性场所植物景观研究

文·图 ◎ 蓝悦

图片说明

1. 上海宋庆龄陵园——纪念瞻仰区轴线设计

纪念性场所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综合体,后人在其中不断举行各种瞻仰和纪念的活动才能真正理解它。因此,纪念性场所除了弘扬传统精神,需要尝试运用新的方式去表达与营造纪念,不再以单一的纪念意义为目的,同时调节城市生态环境,并为人们提供游览场所。植物作为纪念性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凸显了地域性、文化性、独特性、渲染性等特征。

纪念性场所肌理特点

笔者走访了上海232个纪念性场所,抽取实地调研中36个不同类型的纪念性场所的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定性、定量地分析其特点。按照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和绿道国际发展组织中国区理事李开然提出的场所纪念性形成肌理为分类标准,将纪念性场所分为:主动性初次承载型纪念性场所,即营建初期是为了留住某种回忆的纪念客体的赋予过程而形成的场所,如烈士陵园,墓园等;被动性初次承载型纪念性场所,即营建之初不具有纪念功能,通过长期演变而具有纪念意义,如名人故居、文化遗址等;主动性二次承载型纪念性场所,即营建之初,就具有对这一事件的记忆或联系完成纪念功能,如纪念碑、纪念公园、纪念雕塑等;被动性二次承载型纪念性场所,即历史中的实体已经消失,为了唤起人类本身的记忆、延续或保存,通过具有某种纪念意义的构图形式,将消失的实体具体化所形成的纪念场所。

主动性初次承载型

上海共有主动性初次承载型纪念性场所32处,以陵园、墓园为主要载体。这类场所建造初期目的在于纪念过去的人或事件,按照时间或空间的景观序列进行布景,有明显的轴线。因此,植物景观沿轴线布局,在纪念瞻仰区的植物选择中,常选用松柏类常绿植物为主基调,形成垂直空间形态,用以营造一个庄重肃穆的景观环境。纪念瞻仰区上层植物选择时,常选用龙柏、广玉兰、雪松等颜色相对较深的常绿乔木,用于背景树或是道路的两侧,形成开敞空间或半开敞空间。中层植物的选择时,以红枫、紫叶李等色叶植物形成强烈的反差,运用对比手法突出纪念主体。下层植物选择中常以覆绿为主,选用八角金盘、杜鹃、栀子等常绿植物为主,营造庄重肃穆的情感氛围,或利用人的视线近大远小的原理,人为地修剪植物的高差来营造空间环境。如宋庆龄陵园的雕像广场采用四列龙柏和两列蜀桧,强化线性空间的边界,其形态、高度上的差异形成半开敞空间,将视线自然引向雕塑。广场的入口处雪松枝条贴近底面,很好地限定空间的边界,并配置观花植物——2棵蜡梅和2棵广玉兰,来丰富冬景与夏景。

总体上来说,上海主动初次承载型纪念性场所的植物景观在植物选择上以常绿为主体,利用植物绿色的不同深浅产生不同的景观感受,采用规则式的配置模式为主配合自然式的配置,形成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以及垂直空间,最终构建一个庄重、缅怀、哀悼、反思等情感为主线的场所。

2. 上海桂林公园——古典庭院的设计手法

被动性初次承载型

上海共有被动性初次承载型纪念性场所206处,以名人故居和文化遗址为主要载体。被动性初次承载型纪念性场所中在营造之初是以居住为目的,并没有过多营造庄重肃穆的气氛,更多的是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形成静逸的环境氛围。在名人故居中,植物选择常采用古典园林的配置方式,或者根据主人的喜好进行植物配置。

场所总体采用乔木构建骨架,配合种植中下层植物。上层植物常常以香樟、广玉兰、雪松构建场所的骨架,形成半开敞空间,形成主人安静游憩的空间。中层则配合种植蜡梅、紫薇、丁香等开花植物,丰富四季变化。另外,大多名人宅院考虑建筑采光等用地限制,主人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一些花灌木装点庭院,如鲁迅故居中种植了紫荆和碧桃,春季繁花似锦。由于名人故居常常是由私人住宅改建,改成纪念性场所后,必然出现功能性退化的问题。随着时间流逝,故居中植物生长繁茂,种类繁多,如缺乏管理,则植物景观会显得凌乱,部分古树名木严重老化,存在着安全隐患。总体来说,被动性初次承载型植物的选择中高大乔木相对较少,多以文化内涵丰富的观花植物为主,主人借物表达自己的情感。植物景观配置精巧,层次结构丰富,空间类型相对单一,以半开敞空间为主。

3. 上海光启公园——复原牌楼,保留徐光启墓地

主动性二次承载型

上海共有31处主动性二次承载型纪念性场所,其中以纪念性公园和纪念性构筑物为主要载体,如鲁迅公园保留了近代英国公园的大草坪格局以及韩国抗日民族英雄尹奉吉雕塑,四川北路公园保留了中共四大纪念会址,光启公园保留了徐光启墓等。

纪念公园与纪念性雕塑是上海主动性二次承载型纪念性场所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也是未来纪念性场所的发展趋势。纪念公园是具有人文景观的城市综合公园,分为纪念区和园林区。纪念区往往包含陵墓、纪念亭、纪念雕塑等各类型的纪念场所,并根据纪念主体的类型不同,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如鲁迅纪念馆内仿造绍兴的百草园而建的中庭,为游人营造不同感官体验。主动性二次承载型纪念性场所大多采用观花、观叶的落叶乔木,如朴树、二球悬铃木、乌桕等作为群落的骨干树种,注重中下层植物的景观营造,运用常用的茶梅、海桐等常绿植物以及贴梗海棠、棣棠、金丝桃等观花植物,景观季相变化丰富。纪念性雕塑根据体型的大小配置植物景观。大型雕塑如复兴公园的马恩雕塑广场、和平公园的护士雕塑,周边视线空间开阔,植物景观营造相对简单,大多采用修剪成型的整形植物作为前景,背景则采用高大的乔木如香樟、雪松等,用于突出纪念主体。而小型雕塑如静安公园的蔡元培雕塑、衡山公园的沈钧儒雕像,周边植物景观相对精巧细致,常利用开花的花灌木如紫叶李、垂丝海棠、蜡梅等或者多年生草本环绕雕塑布置。

总体来说,主动性二次承载型纪念场所相比其他类型的纪念性场所植物种类丰富,常绿树种的比重明显下降,大多以观花、观果、观叶的植物作为场所的基调树种和主景树种,且注重中下层植物的营造,常常采用花境的模式来营造重要的植物景观节点。

被动性二次承载型纪念性场所

笔者在上海走访的232个纪念性场所中,并没有一个符合被动性二次承载型纪念性场所的特点。但是,该类型往往因场所尺度较大,而带来令人震撼的感受。如位于美国的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占地面积5.17平方千米,最高处海拔为1.74千米,公园用四座高达18米的美国前总统头像,代表了美国建国150年来的历史。在公园海拔较低处,由北美黄松作为骨干树木制造了大片的绿荫,同时起到引导视线以及拉伸空间的作用,与身后雕塑相呼映衬。另外,在其下层共生长着9种灌木以及种类繁多的野花,如金鱼草、向日葵和紫罗兰等,弥补了下层空间缺失、黄土露天的缺点。

4. 上海复兴公园——马恩雕塑广场

植物空间营造特点

上海纪念性场所植物景观的意境营造过程中,注重起始—发展—高潮—尾声的景观序列布局,一般拥有多个植物空间类型,共同展示和表达纪念的主题,形成庄严肃穆的意境。就一般而言,开敞空间具有明显的轴线,运用龙柏、雪松、水杉等加强整体竖向轴线;半开敞空间运用在小型的建构筑物周边或作为背景,提供游人安静沉思的游憩空间,通过多种植物空间形式的组合,形成丰富的植物种类,表达纪念性场所的情感和场所精神。小尺度纪念性场所如名人故居,植物景观空间相对独立,大多采用半开敞空间或覆盖空间,运用高大乔木如香樟、银杏、黄连木等形成空间的骨架,配合种植丁香、紫薇、桂花等观花的灌木,形成一个安静、私密的空间,运用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进行虚实对比的手法,强调纪念主体。

植物景观与道路、建构筑物、山水等其他造园要素共同营造纪念性场所。上海纪念性场所中并没有自然的山体,以人工微地形的形式进行设计。人工微地形园林景观的静态空间布局和动态序列布局的依托,通过高低变化、大小对比形成“得景随形”的景观。如龙华烈士陵园中的无名烈士纪念墓,抬高部分地形,形成障景,减少道路对场地的影响,并采用高地中大树的原则,以垂直向上型—龙柏作为场地的基调树种,扩大场地竖向空间结构,烘托纪念主题“无名雕塑”,营造庄重肃穆的瞻仰环境。

水体则采用静水和动水相互结合,水体整体扩大植物景观空间。如龙烈士陵园南北甬道和东西甬道交汇处的镜面水池,水池周边采用广玉兰、雪松。广玉兰、雪松树形优美,与规则的水池线条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扩大了植物竖向空间结构。设计中往往充分结合山水地形的造园要素,如鲁迅公园的鲁迅亭,位于高4米地形上,临水布局,形成全园的制高点,可俯瞰鲁迅墓区,突出纪念主体。建筑周边根据建筑的体量营造景观氛围,大体量的如纪念馆、纪念堂等采用简约的配置模式,形成开敞空间。而小体量的名人故居、纪念墓区植物景观布局精巧,景观空间丰富,形成静谧的场所氛围。

5. 鲁迅公园——鲁迅墓前半开敞空间

上海纪念性场所植物景观存在问题

场所意境营造趋同

上海纪念性场所中存在景观趋同的现象,特别是在烈士陵园大多采用常绿的龙柏构建整体陵园,缺少对非纪念瞻仰区的植物景观的营造。纪念性场所中,对于植物景观的观赏特性并不太关注,以至于植物景观单一,配置不合理,部分场所的意境与功能区分不明显。

下层植物种类缺乏

上海园林常用植物有上千种,而上海纪念性场所的植物仅300多种,所占比例较小,特别是下层草本植物的种类相对单一,缺少季相变化,观赏性、生态性相对较弱。因此,不少地方出现“黄土露天”的现象。大部分场所中下层地被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大多以百合科的沿阶草、麦冬等以及低矮的灌木以覆绿为原则,或以草花布置于重要的节点中,色彩相对单一。

缺乏植物养护管理

上海纪念性场所大多建造于民国至新中国改革开放之间,建造年代悠久,是宝贵的历史文化景观。场所中的植物大多都以成形甚至开始退化,区域的植物密度已经过大,部分区域植物已经开始出现死亡现象。

上海纪念性场所植物景观优化策略

注重场所植物意境营造

按城市肌理的形成过程,被动性二次承载型纪念性场所是未来上海纪念性场所的发展趋势。上海纪念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以及陵园、墓园和名人故居的植物景观保护与改造是当前最主要的问题。利用植物的形态特征,文化内涵,结合不同的群落结构和配置模式,形成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空间,给予人不同的情感感知。因此,纪念性场所的场所文化的挖掘,结合植物景观的功能性,提炼植物景观的文化性,形成具有意境的纪念景观。

丰富植物群落下层空间

纪念性场所本身的特性,容易给人产生一种庄重肃穆的环境氛围,但并不表示丰富的植物景观会破坏其庄重的氛围环境。在大型纪念场所中,纪念瞻仰区以松杉柏为主要树种,由于其分支点相对较低,郁闭度相对较高,其下层植物选择较少,适当增加低矮的下层观花、观果植物种类,丰富植物季相变化。而在非纪念瞻仰区适当增加植物种类,尤其是草本植物的种类,例如石蒜、萱草等观花植物与沿阶草、吉祥草等常绿草本搭配使用,提高植物的多样性及观赏性。

加强场所植物养护管理

植物后期的养护管理是植物景观的重要组成。管理人员应采取有效合理的管理措施对长势不良的植物进行梳理和对死亡的树种进行改造,并注重树木的长期景观和短期景观相结合。例如,鲁迅墓前种植两棵广玉兰,其树冠和根系发达,可能会对墓地产生破坏。因此,公园管理处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对鲁迅墓地进行保护。另外,对补种的植物应从种类、文化、形式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不能单纯以覆绿作为场地的原则。如保留场地原有枯树,形成植物自身生与死对比,用以营造“纪念”氛围。在公园改造、改建的过程中,注重古树名木保护,对一些落叶树种采用更新修剪,常绿树则采用补充营养液,对于倾斜严重的植物给予支持,从而更好地保留场所的历史文化

6. 龙华烈士陵园——无名烈士墓区,以人工微地形的形式进行设计

蓝悦 杭州市下城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从事建筑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纪念性场所纪念
纪念九一八
特别的纪念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远离不良场所
忘不掉的纪念
西蜀名人纪念园林纪念性研究及当代启示
恋爱场所的变化
纪念性景观的隐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