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加强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

2015-07-14 14:57张家口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支队刘华强
中国商论 2015年20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张家口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支队 刘华强

试析加强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

张家口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支队刘华强

摘要:财务工作是每个单位不可忽视的内容,为促进财务工作者提高水平,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分析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措施,主要包括完善财务信息揭示与披露制度、改进单位财务制度、建立财务风险监控机制、建立风险监督保障系统等内容,希望能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财务信息披露 风险监控

单位的有效运营,离不开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提高单位财务工作水平,应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对财务工作的更好约束和规范,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下去。本文结合单位财务工作实际情况,探讨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完善措施,希望能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1 加强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面临的不足

1.1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落后

制度建设落后是内部控制不足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财务会计各种事项增加,工作环节相应延长,但内部控制制度衔接不紧,特别是很多关键岗位和职责出现缺口,缺乏有效制约机制。比如,现金和有价证券保管,账务处理;重要空白凭证,印鉴领取、保管与使用等方面。此外,单位各部门之间,损失确认与核销等重要岗位也出现缺口。此外,制度建设滞后还表现为相关部门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缺乏监督,缺乏保证各项制度有效执行的规定,使很多制度未能在单位内部得到真正贯彻与落实。对从业人员缺乏科学和完善的考核机制与评价机制,相关考核方法和评定标准不健全,缺乏对违规违法人员的监督管理,相关责任制度没有落实。

1.2 部门以及个人利益驱使

一些单位忽视正确处理管理与盈利的关系,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在利益驱使下,为获得最大利益,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损害其他单位利益。单位内部一些管理人员为追求个人业绩,达到自己制定的目标,指使会计人员做假账,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单位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1.3 内部控制水平较低

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较低,不仅严重制约财务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还给单位财务会计带来风险。一些单位对管理会计不够重视,会计信息质量没有保障,不能满足单位财务管理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稽查制度,这也是导致单位会计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1]。财务监督管理忽视成本计划,成本观念被弱化,出现法制观念淡薄等情况,直接导致财务会计风险发生。

1.4 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思想政治素质没有提升上去,业务素质不熟练。一些财务会计从业人员思想觉悟较低,自我抵制诱惑、防范不良思潮侵蚀能力较低。在利益趋势下一些财务人员不惜铤而走险,制作假账,提供虚假信息,将会计置于风险之中。此外,忽视对业务熟练的员工引进,又不重视对已有员工进行培训,使得他们不能适应财务会计业务发展需要。

2 加强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

2.1 完善财务信息揭示与披露制度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健全完善相关规定,详细披露财务信息,为单位财务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启示与借鉴。为编制较为详细的财务会计报表信息,在现有会计报表基础上,应该对内容进行进一步地充实和完善,完善各类信息,全面、集中、真实地披露单位财务会计风险信息。有必要编制表外业务情况表,列出表外业务的经营情况,从而系统和全面地反映表外业务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为实现对表外业务分析和跟踪,还有必要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情况等录入计算机,包括财务会计报表、补充会计信息、信用度等等,将这些信息录入计算机之后建立完整和详细的信息数据库,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等的连续、完整、有效的动态监督和控制[2]。如果单位财务会计发生异常情况,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不规范行为发生,实现对财务会计风险的有效防范,促进单位内部控制水平提高。

2.2 改进和完善单位财务制度

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规范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各项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避免他们因为受到利益驱使而违规操作,严格遵守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各项制度开展工作。重视单位财务会计人员引进,充实工作队伍,做好对他们的管理和培训工作,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重视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动财务会计工作自动化和信息化进程[3],有效规范财务会计各项工作,能及时发现和弥补存在的不足,促进内部控制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

2.3 建立并完善单位财务风险监控机制

2.3.1 完善财务会计核算体制

在业务上,单位财务会计从业人员接受会计主管的领导,听从安排,服从分配。在处理单位财务会计账务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有效的会计凭证进行。在单位内部积极推行统一的核算软件,对所有账务进行集中核算和管理,实行业务处理和会计处理相互分离制度,将单位的财务报表、会计资产负债表,由系统自动生成汇总并进行上报。对于单位的其他财务会计信息报表,也必须由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编制,其他任何人不得对此进行调整或作出任何更改,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

2.3.2 处理好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问题

健全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务核算和成本控制,重视对财务会计各流程的监督与管理,保证各流程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与此同时,针对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的各要点,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建立风险识别制度、风险评估制度、风险管理制度、风险分析制度和风险报告制度[4],通过制度的完善对单位财务会计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对单位财务会计各项程序要进行严格把关,加强对内部授权行为控制,严格担保行为,全面跟踪和观测经济活动各种情况,对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信息要及时提供,针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预防和控制,增强单位内部管理活动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及时采取措施防范潜在的单位财务会计风险。

2.3.3 推行责任财务会计并运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

实践表明,责任会计是防范单位财务会计风险行之有效的手段,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科学划分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责任。让权利、义务、责任在小范围内相互结合,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但是,仅仅推行责任会计制度还远远不够,因为责任中心产生大量的凭证、报表,如果没有计算机系统的支持,在日常核算工作中,财务会计人员无法兼顾到责任会计工作。为弥补这个缺陷,有必要建立现代化的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不仅要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还要能够对日常业务进行管理,促进单位财务会计决策的合理化和科学化[5]。通过开发和运用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对单位现有的财务会计管理核算体系进行不断地完善,不断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为化解与防范会计风险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促进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水平提高。

2.4 建立单位财务风险监督保障系统

随着单位财务会计风险的日益增加,有必要建立财务会计风险监督保障系统。在网络的基础上开发预警系统软件,将预警与核算建立在同一个平台上,当核算数据录入系统时,预警系统能及时对数据进行跟踪和分析。跟踪和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票据处理是否与内控制度相符合;票据要素是否齐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在结算过程中是否存在无压票行为;账证、帐帐、账表、表表是否钩稽一致;往来类科目是否配对相符等。通过财务会计定出预测技术和方法,对财务会计核算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部分,发现问题及时报警,实施有效监测。财务会计风险监督保障系统包括三个部分,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2.4.1 事前监督

事前监督主要是指制定单位财务会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考核。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反映流动性风险指标体系,比如备付金比率;反映资本不足风险指标体系,如资本充足率;反映资产风险指标体系,如逾期贷款率;反映市场风险指标体系,如利率风险率;反映损益状况指标体系,如资产盈利率;反映贷款财务状况指标体系,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产销率、资产收益率。这些指标体系制定与考核能够对单位财务风险进行预警,为防范风险做好准备。

2.4.2 事中监督

主要是对单位财务管理整个经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单位财务工作能够稳健、安定有序地运行。单位需要将反映财务会计风险的一系列指标,作为需要考核的责任指标落实到各有关责任部门。与此同时,财务会计部门需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协作,与它们一同建立动态监控机制,以实现对单位财务会计风险的动态监督与控制。随时收集与监测来自各方面的,反映单位财务会计风险的各项指标,并将这些指标与单位财务会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警戒值进行对比,然后将这些信息及时反映给有关部门,敦促各有关部门对财务会计风险信息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的修正措施[6]。以确保单位财务会计各项工作按照规定进行,始终坚持稳健与安全原则,尽量避免与减少财务会计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除此之外,事中监督还包括对单位执行业务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监督,以保证单位严格遵照各项法律法规进行,维护有关法律法规的统一性,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给单位带来的风险损失。

2.4.3 事后监督

事后监督也是单位财务会计风险监督保障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主要是通过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各种报表的检查与分析,对单位财务会计结果进行全面复审检查,考核各部门有关财务会计制度执行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与措施,以进一步防范风险。事后监督是防范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利于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还能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措施与建议,从而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提高财务会计风险防范能力。还应该建立和健全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稽核制度,以便在工作环节上能对财务会计风险漏洞进行有效防堵[7],从而形成防范单位财务会计风险的有效屏障。

3 结语

内部控制是每个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应该认识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促进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和工作水平提高,确保单位财务工作有效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赵宝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杜杰.创造价值的会计与财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 黄显福.论行政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当代经济,2013(22).

[4] 傅晓玲.浅谈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建议[J].甘肃金融,2015(2).

[5] 刘俊华.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完善措施[J].财政监督,2014(11).

[6] 陈紫莹.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研究[J].财会研究,2011(5).

[7] 吴永辉.如何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改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J].财经界,2015(1).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7(b)-049-03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高级会计人才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务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