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外币现钞兑换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5-07-18 12:50顾玲
对外经贸 2015年2期

[摘要]长期以来,外币兑换市场上钞源不足,品种不丰富是制约外币兑换业务运营及发展的一大障碍,尤其是大额现钞提取等待时间较长,小币种、小面额现钞供给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为进一步促进外币兑换市场发展,应鼓励境外银联卡及外币电子旅支消费;加强机构合作;发展专业调钞机构,开展跨境调钞及境内批发业务;培养外币现钞专业人才,提高外钞兑换服务水平。

[关键词]外币现钞;兑换;小币种

[中图分类号]F8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2-0101-02

[作者简介]顾玲(1982-),女,汉族,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金融。一、我国外币现钞兑换管理政策

1跨境调运外币现钞管理政策。目前,银行和符合条件的其他机构可以开展跨境调运外币现钞业务,调钞币种不受限制,调钞进出境口岸城市限定在9个口岸海关。

2国内现钞兑换管理政策。一是银行可通过个人结售汇系统为个人办理年度5万美元以下的结汇和购汇;二是外币代兑机构(以下简称代兑机构)可办理境内居民个人及非居民个人用外币和外币旅行支票兑换人民币的单方面兑换业务,非居民可将在外币代兑机构兑换所得的人民币兑回外币,兑回金额不得超过原兑换的外币金额;三是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以下简称特许机构)可通过个人结售汇系统为个人办理当日累计等值5000美元(含)以下的外币现钞兑换业务。

二、外币现钞兑换市场供求分析

1外币现钞兑换需求不断增加。随着跨境经贸人员往来的日益频繁,由于外币现钞在便捷、低成本、消费习惯等方面的优势,其需求不断增加,外钞需求品种多样化趋势明显。一是受传统观念影响,我国居民出境旅游、边境贸易倾向于钱货两清方式结算;二是相比银行汇款、电子旅行支票等结算方式,外币现钞业务无需手续费,有利于个人节省开支。

2外币现钞供给渠道相对固定。目前,个人兑换外钞可通过三种渠道:一是银行。以天津为例,辖内开展外币现钞兑换业务的银行有39家,占银行总数的63%;二是代兑机构。截至2014年6月末,天津市共有76家代兑机构办理外币兑换业务;三是特许机构。目前天津市有5家特许机构办理外币兑换业务。

3外币现钞交易性质及兑换银行较为集中。统计显示,个人结汇主要来源为赡家款、旅游;个人购汇主要用途为境外旅游、出境学习和商务考察,分别占提钞总额的95%、2%和1%;提钞行集中在中行、建行和工行,分别占提钞总额的77%、5%和4%。

4外币现钞缺口较大,币种较少。调查显示,外币现钞来源渠道较少,导致现钞供给不足,尤其是外币现钞兑换仅限于少数币种。天津市经营外币兑换币种较多的机构有两家特许机构和中国银行天津分行。718%的银行仅经营美、港、日、欧4种外币,231%的银行仅经营1至2种外币。

5小币种、小面额外钞稀缺。“小币种”一词并非官方金融概念,通常是指G7货币外的其他货币。本文按照此概念将小币种界定为美元、日元、欧元、英镑和加拿大元以外的货币。一些机构虽挂牌经营多种外币现钞,但有些币种“有价无市”,如泰株、韩元、新台币等币种无法满足需求。调查显示,某特许机构的全国网点每月泰株缺口约为5万美元,韩元缺口为10万美元。从新台币兑换市场来看,多数银行因没有钞源而无法提供新台币兑换服务,供需矛盾突出。从外钞面额来看,小额现钞来源以客户存入为主,外钞小面额严重不足,如20元、10元、5元、1元面额的美元,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面额的欧元。

6现钞调剂的便利性较差。配钞银行库存币种多为美元、港币、日元、欧元,大额提钞须提前一周预约。而小币种调剂的限制更多,如调剂泰株每次最少1万美元,须提前1~3周预约,面值仅能依照银行备货情况供给,到货时间由配钞行决定等。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外币现钞业务成本高、利润低,银行经营外钞的积极性不高。银行跨境调运外币现钞、境内调剂押运、库存管理、钞面真伪等均存在一定风险,现钞整点清分、压库利息等成本较高,各行外钞业务并非盈利项目,银行经营外钞业务的积极性不高。

2外币现钞来源单一。调查显示,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是华北地区外币现钞来源行,目前天津地区外币现钞多来源于该行或各行总行调剂,或从个人客户手中兑入及特许机构间调剂,但外币金额及币种均有限。

3购钞成本较高,外币现钞兑换业务未能良性发展。一般银行在境内调入和上缴外币现钞都需要费用,根据现钞币种、金额和银行业务量,收取不同的手续费。而特许机构由于银行购钞成本较高,盈利空间被压缩,有时在不能从客户渠道获得钞源的情况下,宁可放弃一些兑换业务。个人客户寻求低价位的外币现钞,催生了“地摊银行”等非法兑换交易。

4外钞兑换操作风险较大,加大了外币现钞管理难度。一是缺乏外钞专业人员,不能及时了解外钞流通情况,尤其对小币种,流通少、品种多、兑换分散、识假能力弱,常常造成误收错钞或不敢兑换各国新发钞;二是银行对代兑机构的管理培训力度不够,兑换服务能力不足。

四、对策建议

1鼓励境外银联卡及外币电子旅支消费。一是随着银联境外渠道的增加,大部分境外ATM机都具有银联卡刷卡取现功能,因此可利用银行卡取现替代传统境内购钞;二是外币电子旅支携带安全使用方面,应加大对电子旅支的宣传及运用。

2加强机构合作。各机构间的小币种现钞兑换结构存在差异,若在某些币种需求有缺口而同业有盈余时,能互相调剂余缺,则可以满足客户需求,也能提高兑换服务水平。

3发展专业调钞机构,开展跨境调钞及境内批发业务。建议由专门机构开展外币现钞调运,建立外币现钞库,丰富外币现钞币种、面额及调剂渠道,以规模效应降低行业兑换成本。

4培养外币现钞专业人才,提高外钞兑换服务水平。培养外币现钞兑换专业人才,掌握国内、国际相关法规政策,掌握各国现钞流通、反假、新钞发行等知识,提升外钞识假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德业外币现钞管理:寻求更开阔的监管视野[J]中国外汇,2009(23)

[2]刘越,关亚生规范小币种外汇现钞业务[J]中国外汇,2011(23)

[3]王嘉骊等商业银行小币种业务——背景、瓶颈和对策建议[J]国际金融,2012(10)

(责任编辑:乔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