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互动体验式初中作文教学法
——以自身教学实践为例

2015-07-22 00:17胡智伟
老区建设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作文生活老师

胡智伟

探索互动体验式初中作文教学法
——以自身教学实践为例

胡智伟

作文不仅是很多学生语文学习的软肋,也是不少一线语文教师教学中叫苦不迭的“拦路虎”。而作为老师有责任教会学生习作的方法与技巧。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启发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体验生活;以多种形式的修改方式帮助学生作文的提高;与学生一起习作,并展示自己的“下水作文”,与学生共成长。以求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更多实用的点子,以提高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与整体水平。

作文教学;互动;积累素材;修改;教师表率

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牢骚不断,最大的问题便是,写什么?怎么写?而老师们也是叫苦不迭。但作为老师,是有责任为学生解开写作困惑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与其抱怨学生没话讲,不如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生活五味杂陈;与其唠叨学生作文写不出跌宕起伏,总是平铺直叙,不如传授技巧,让学生明白写作也只有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的真谛;与其纠结学生作文写不出真情实感、一味无病呻吟,不如借给学生发现生活感动力的翅膀,去写真实的生活,反映生活的本质……所以在作文教学上,不妨尝试一些新奇的方法。

一、巧用活动,积累素材,体验生活

虽然每天上课下课,开学放假,但是任何一个学校都会有一些常规性的活动。比如,在校运会时,可以有意识地拍摄一些照片:可以是轻松夺冠的、艰难摘魁的、失败后痛苦流泪的;或刷新纪录时的欢呼喝彩,百米冲刺时的叱咤风云,拔河比赛拉锯战时的不相上下;或飒爽英姿的运动员,加油呐喊的啦啦队,铁面无私的裁判……这些照片足以让学生畅所欲言。活动结束后布置《校运会上的那个瞬间》的周记,之后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作文指导课,让学生在图文并茂、声光聚集的欢快教学环境中回忆当时比赛的场景。

也可以是大家聚在一起畅谈“难忘的校运会”,还可以粘贴“校运会风采秀”在班级墙壁上,让学生一边欣赏图片,一边涂鸦。这样的练笔,不仅可以让学生有话讲,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集中抓住某个细节,重点描写某个画面的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班级凝聚力与集体荣誉感。类似的以“照片”、“难忘”、“友情”、“校园生活”等为话题的作文,学生只要懂得迁移,岂不是可以再次利用,一箭好几雕?

而作为语文老师还应当有意识地为学生自创一些与众不同的活动,如辩论赛、演讲比赛、野外踏青……让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去提取素材,反映生活的真善美。

二、传授技巧,再三修改,写出波澜

关于作文技巧,曾经看过一个这样的评论:说每一篇考场作文就像一个待嫁的女子,为了博得阅卷老师的芳心,标题要新颖,所谓明眸善目亮全篇;为了博得青睐,文章开头要端庄亮丽,而文章结尾又要留下美丽的背影,让人回味无穷;还必须得给新娘子编织一件迷人的嫁衣,也就是文章的结构得吸引眼球……如此清新俊美的外表足以使阅卷者眼前一亮。

但这样能否使之动心、舒心呢?那就得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和独特的视角。为了达到这些效果,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推广了三种自己在实践中总结的妙招:

第一、细节描写最暖心;

第二、修辞手法最传神;

第三、变换句式最高明。

有时候哪怕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抚摸……都让人久久难以忘怀,而作文又贵在细节处感人。与其让学生搜肠刮肚写些震撼人心的“高大上”文字,不如引导学生从细节处入笔。为了使文字更有感染力,再辅以一些修辞手法,或形象生动,或朴实无华,或恢弘气势……与此同时,灵活变换句式,使文字不至于死板呆滞,毫无生机。

如学生写《当考卷发下来》的练笔时,一开始只寥寥几句,说考卷发下来,自己很伤心、很后悔,立志以后一定改过自新。可读完,也不知道到底多伤心,是怎么后悔的,怎么改过的。在指导运用这三个妙招后,有的学生选取接过卷子、揭晓分数这些动作,并将其慢镜头展示;有的将那些红红的叉摇身一变,化身为邪恶的小丑在嘲笑自己的失败;有的幻想糟糕的成绩被家人追问时的恐怖画面,并运用排比句式表态以后会如何痛改前非……写得满满的都是悔意,让人读了不禁眼角湿润。还有的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一悲一喜,跌宕起伏,让人不禁拍手叫好。

而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与积极性,建立了班群,周末固定时间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写作困惑。在空间里展示学生的作品,让他们写评论。不仅是好评,而且让提出更好的修改方案。可取的润色完后再上传。优秀的作文会被推荐参加一些区、市级的征文比赛,如上一届刘召同学《成长的记忆》,经过多次修改,最后获得了市“学雷锋,讲道德”征文一等奖。

三、争做榜样,巧借翅膀,再现生活

古语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一味地要求学生,却难以做学生的榜样。我们很少和学生一起体验考场写作,总是有种媳妇好不容易熬成婆的心理,抱怨学生作文怎么写得那么糟糕。有时我们在工作中不也会有失职的时候吗,为何却不能容忍学生写不出合格的作文?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不也有懒散拖沓的时候?为什么就一味责怪学生写作文像挤牙膏一样磨磨蹭蹭……

若我们在人格上、行为上起不到榜样作用,学生就不会折服与我们,作文就会永远成为他们学习中最大的障碍,也会成为老师教学上的软肋。鉴于此,我经常在课前五分钟读些自己写的文章(或是单元作文,或是考场作文,或是即将布置的练笔话题),以引起他们的共鸣。而很多时候,我写的会是一些他们往往会忽略的小插曲。

比如,因为一次感冒咳嗽的事情,在我们师生之间就发生了一件很温暖的事,而且在我的“下水作文”的启发下还引发了一次“写作风暴”。那日是语文课前五分钟,我把自己写的《生病真好》念了出来。犹记得我才念开头:“……可近日,我甚觉生病真好,原来不光我是姓胡的。”孩子们就忍不住哂笑。之后的每个段落,他们都有共鸣的言行举止。为了让这次集体生病的“噩耗”变得不那么敏感,我运用了非常幽默的语言以搞笑的方式跟学生“娓娓道来”。而且最后,他们还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我想更多的是送给班上光明同学的。因为平日里腼腆的他,眼看着我也被传染,暗地里请爷爷到山上摘草药,配丹方给我治病,还和妈妈亲自送到学校。

见孩子们热情高涨,以致原本的教学计划被我临时改变,课程变成了作文指导课。课最后,我还顺势布置了周记《××真好》,结果反响很不错。有不少继续回顾此次事件的,以《有你真好》为最佳。浩子同学是个生活的有心人,非常细腻地回顾了当天与老师提及的光明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谈话。

还有的学生,巧借感恩的话题,同题异构,如福子写的《生病真好》,回顾了这次感冒咳嗽与爸爸发生的种种误会。文章最后,福子意识到爸爸其实是最爱自己的。他说,“我恍然大悟,原来爱近在咫尺,只是我们不懂得珍惜而已……”

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发生,如我与上一届学生一起写的《走过那个拐角》。总之,我的“下水作文”变成“范文”,不仅让学生懂得老师也在和他们一起成长,在经历他们的生活,也让学生回味了当时的瞬间,去抒写真情实感,反映生活的本质。

所以,教学生活中,我们的课堂内外总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故事,我也总会有意无意地与学生一起交朋友:几乎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我都会和他们用文字记录,互诉衷肠;甚至每次的考场作文,我都会和他们一起PK……写出真情实感、有感召力、反映生活本质的高分作文,这就是我在努力着的互动体验式作文教学方法,我会尽我所能一直实践着、探索着……

[1]陈晓华.班主任突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万玮.班主任兵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语文报社.30年写作指导精髓一种下作文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4]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李佳佳]

胡智伟(1985—),女,江西省萍乡市白竺希望中学,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作文教学。(江西萍乡337033)

猜你喜欢
作文生活老师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