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沟水库除险加固设计

2015-07-25 06:23
陕西水利 2015年3期
关键词:洞壁泄洪洞砾石

王 燕

(临汾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1 工程概述

溢沟水库位于汾河的三级支流天河中上游,地处曲沃县城东南14km紫金山北麓的北董乡东闫村南的溢沟沟口。控制流域面积26km2,流域地貌属黄土阶台地、灰岩土石山,流域主河道长度12.2km,流域平均宽度2.13km,流域平均坡度18‰。溢沟水库始建于1968年12月,于1975年5月竣工受益,总库容225万m3。2009年水库除险加固,2010年工程完工,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灌溉洞、泄洪洞和溢洪道组成。其中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 230m,最大坝高 24.5m,坝顶高程555.95m,坝顶宽5.5m,大坝坝顶上游侧设高1.2m砖砌防浪墙。泄洪洞位于大坝左岸,由无压洞段、泄槽段、挑流段组成。灌溉洞位于大坝右岸,为有压洞,由进水塔、洞身、工作桥三部分组成。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岸,为开敞式溢洪道,总长211m。由进口段、陡坡段、消力池和挑流鼻坎等组成。

1.1 坝体土填筑质量

2006年6 月取坝体土样做物理力学试验,坝体为粉质壤土,总体为稍湿~湿土,呈可塑~坚硬状,属高压缩性土,非湿陷性土。最大干密度1.59g/cm3,最小干密度1.44g/cm3,平均干密度 1.52g/cm3。其中,干密度小于1.5g/cm3的有4个,占总统计样数的31%;干密度大于1.5g/cm3(含1.55g/cm3)的有9个,占总统计样数的69%。

在钻探过程中发现大坝坝体局部填筑质量较差,土质松散,遇水后呈软塑状态,出现岩芯拉长现象,进尺快,在孔深5.7m~7.9m间土质松软。

1.2 泄洪洞现状

泄洪洞位于大坝左岸,桩号0+193处,由无压洞段、泄槽段、挑流段组成。进口底高程为538.9m,出口底高程为537.8m,设计底纵坡i=0.88%,泄洪洞进口为φ850的钢管,无压洞全长125m,断面为城门洞型,宽1.5m,高1.95m,边墙为浆砌石结构,顶拱采用砼衬砌。资料显示,泄洪洞底板坐落于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Q2)地层上。

进行现场勘查后,发现泄洪洞内伸缩缝处均有不同程度的渗水、漏水,距泄洪洞出口63.1m处出现环向裂缝,最大缝宽1mm;距洞出口67m处出现环向裂缝,最大缝宽10mm左右;距洞出口73.4m处伸缩缝漏水严重,专项组检查时有浑水渗漏;距泄洪洞出口79.3m处出现环向裂缝,最大缝宽2mm左右。裂缝宽度及渗水量较大的位置出现在大坝坝顶上游处。

根据钻孔揭露泄洪洞洞顶和两侧均分布为砂卵砾石,由于有砂卵砾石的分布,致使泄洪洞洞壁接缝处产生漏水。2013年,库水位为546.1m~552.3m,测得渗漏量为0.7L/s~1.48L/s。

据实地调查和观测资料分析,泄洪洞渗漏量与库水位升降有关。当库水位升高时,渗水量加大,所以渗漏水量随库水位上涨逐渐增加。

1.3 左坝肩现状

左坝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根据2006年试验数据,塑限17.0%,液限29.43%,塑性指数 12.43,干密度 1.75g/cm3,密度2.09g/cm3,孔隙比0.55,渗透系数2.63×10-6cm/s,含水量18.8%,C值50.99kPa,φ值20.02°,压缩系数0.129MPa-1,湿陷系数0.0005,属低压缩性,非湿陷性土。

左坝肩泄洪洞由于在大坝左岸高程548.9m~544.8m,分布一层厚为4.1m的细砂;在高程543.78m~541.58m,分布一层厚2.2m砂卵砾石,渗透系数1.9×10-3cm/s;在高程541.3m~536.45m,分布厚2.4m~4.85m粉砂,渗透系数2.7×10-4cm/s。泄洪洞洞顶和洞壁位于砂卵砾石中,所以大坝在运行期间左坝肩泄洪洞洞壁伸缩缝、裂缝处产生漏水,漏水点高程538m,1999年3月20日测得渗流量最大为2.0L/s。

(1)渗透变形形式的判别

左坝肩可能产生的渗透变形形式,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要求,采用颗粒分析所得的不均匀系数和细粒含量来判别渗透破坏形式。其判别标准:正常颗粒级配情况下不均匀系数Cu<5的土为流土;Cu>5的土,细粒含量>35%为流土,细粒含量25%~35%,可能为流土也可能产生管涌,细粒含量<25%时为管涌。

(2)允许水力比降

左坝肩分布的砂卵砾石,不均匀系数Cu>5,渗透变形形式为管涌。

允许水力比降: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表G.0.7,J允许=0.15。

(3)实际水力比降

根据水库正常蓄水位551.5m和大坝下游泄洪漏水点高程538.0m计算。计算公式:

式中,H1——上游水位,取设计正常库水位551.5m;

H2——下游水位,取大坝下游泄洪洞漏水点高程538.0m;

2b——渗径长度,取最短渗径28.85m;

计算实际水力比降:J实际=0.47。

经计算左坝肩泄洪洞的实际水力比降大于允许水力比降,渗透处于不稳定状态。

2 问题与建议

2.1 问题

2.1.1 工程地质问题

坝体土为粉质壤土,总体为稍湿~湿土,呈可塑~坚硬状,属高压缩性土,非湿陷性土。最大干密度1.59g/cm3,最小干密度1.44g/cm3,平均干密度 1.52g/cm3。

水库在蓄水运行期间,主河床下游坝坡未发现有渗流溢出。右坝肩溢洪道左、右侧渗漏严重,且左侧有大面积滑塌。2004年对渗流部位进行反滤处理,但仍存在渗漏。2006年对透水层做了防渗处理,目前未发生渗漏。

2.1.2 泄洪洞存在的问题

泄洪洞设计底高程538.9m~537.8m,位于第四系中更新(Q2)壤土夹粘土之上,洞顶和两侧洞壁分布一层砂卵砾石,由于有砂卵砾石的分布,致使泄洪洞洞壁接缝处产生漏水,渗漏量为2.0L/s。

2.1.3 左坝肩存在的问题

经对左坝肩砂卵砾石层渗透稳定性评价,渗透处于不稳定状态。

2.2 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如不尽快修复,将会影响水库运行安全,水库的灌溉、养殖等效益将不能保证,一旦水库出现较大问题,危及下游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故对水库应急专项除险加固是非常必要的。

建议大坝左岸和泄洪洞侧墙周围的透水层做防渗处理,防止泄洪洞漏水。

3 除险加固方案

3.1 泄洪洞加固方案

针对应急专项检查目前泄洪洞存在洞内渗水、漏水的问题,对泄洪洞加固,泄洪洞采用内外加固的工程措施。

现状泄洪洞为城门洞型无压涵洞,洞高1.95m,洞宽1.5m,洞内加固采用2008年初步设计批复方案,洞内穿DN1400钢管,洞与管间砂浆充填。进水塔与现状泄洪洞连接段,采用DN1400钢管外包C25钢筋混凝土连接进水塔与现状涵洞,现状泄槽明渠段铺设DN1400钢管至坝坡下游,管道出口接消力池,宽2.0m~5.0m,池长18m,池深0.8m,消力池后接尾水渠,宽5.0m~13.0m,长19.5m,渠深2.0m,设计纵坡1/500。

泄洪洞外采用充填灌浆,灌浆孔布设在泄洪洞外侧0.5m~1.0m,左右两侧各一排,一序孔孔距5m,二序孔在一序孔的两孔中间插补加密。灌浆土料要求塑性指数10%~25%,粘粒含量20%~45%,粉粒含量40%~70%,砂粒含量<10%,有机质含量<2%,可溶盐含量<8%;浆液物理力学性能要求容重1.3 t/m3~1.6t/m3,粘度 30s~100s,稳定性<0.1g/cm3,胶体率>80%,失水量 10 cm3/30min~30 cm3/30min。灌浆施工前应做灌浆试验,选有代表性的坝段,按灌浆设计进行布孔、造孔、制浆、灌浆。观测灌浆压力、吃浆量及泥浆容量,试验孔不少于3个,试验结束后,根据试验确定施工参数。

3.2 左坝肩渗漏处理

水库在运行过程中,泄洪洞伸缩缝、裂缝处渗流,左坝肩分布有透水层,在洞壁接缝处,库水通过洞顶砂卵砾石层产生渗漏,根据左坝肩透水层分布情况进行防渗。

左坝肩渗漏处理选取坝顶高喷防渗墙。在坝顶左侧坝轴线设高喷防渗墙,伸入左坝肩,桩号 0+008.65~0+063,墙长 54.35m,深入透水层下部 2m~3m,顶高程 554.07m~536.48m,底高程531.35m。高喷墙的防渗标准:渗透系数K≤1×10-6cm/s,抗压强度≥1.5Mpa。采用单排摆喷高压喷射灌浆,摆喷角15°,高喷灌浆孔分两序施工,初拟设计参数孔距150cm,高压水压力33Mpa~35Mpa,流量75L/min,压缩气压力0.7Mpa,送气量1m3/min~1.5m3/min;水泥浆压力 0.1MPa~1.0MPa,注浆量60L/min~100L/min,进浆比重不小于1.5g/cm3,孔口冒浆比重不小于1.3g/cm3。设计板墙延伸范围60cm~180cm,有效长度50cm~150cm。施工时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层进行高喷灌浆现场试验,并根据现场试验确定施工参数、浆液性能要求、适宜的孔距、墙体防渗性能等。

4 结语

溢沟水库保护着下游6个村庄、8000人、20000亩耕地,三条公路7km和6个企业及其下游天河水库的安全,因此水库的安全与否至关重要。溢沟水库经过除险加固改造后可以达到正常运行目的,满足下游灌区农田的灌溉和工业供水需求,保证下游村庄和人口的防洪安全。陕西水利

[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S].

[2]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S].

[3]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S].

猜你喜欢
洞壁泄洪洞砾石
考虑砾石颗粒形状及含量影响的砂-砾石混合物离散元模拟直剪试验
砾石聚合物仿石艺术地坪施工技术
Task 3
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深孔泄洪洞进水塔动力分析
侧压影响下圆形洞室岩爆双轴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创新
猴子岩水电站深孔泄洪洞掺气减蚀设施研究
浅谈涔天河泄洪洞洞内抗冲磨混凝土的质量管理
小展弦比飞翼标模FL-2风洞跨声速开孔壁干扰特性修正研究
三种跨声速洞壁干扰修正方法及其在小展弦比飞翼标模试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