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宝

2015-07-25 23:06李晓龙
企业文明 2015年7期
关键词:帛书反省老子

李晓龙

老子曰:“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繡(绣)呵,缪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帛书本《老子》第25章)即:

有个东西是在众多事物的支撑下才得以成立存在的,它比天地还要先存在,它美化世界啊,它建设世界啊,它一心一意建设世界不受任何事物所左右,并且永远不改变自己的性质和性格,我们可以把它看作天地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只好给它取个名字叫作“道”,再勉强给它形容一下叫“大道”。大道需要自我更新,通过自我更新才能得到久远,要想得到久远请否定自我,也就是反省、检讨、知错、认错和改错。

道要在众多事物的支撑下才得以成立存在。以老子的思想来推论,企业当然也要在众多员工和消费者的支撑下才得以成立存在。怎样来美化、建设企业把企业做大做强呢?老子认为否定、反省、检讨、知错、认错和改错这个环节必不可少,少了这个环节的企业将走不远,做不大,做不优,做不强。

哲学分为自然哲学(存在论、规律论)、认识哲学(认识论、知识学、美学)、社会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经济哲学、经营哲学)、人生哲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几大类,但这几大类哲学都要拿起批判(否定、反省、检讨、知错、认错和改错)这个重要武器才能有上佳的表现,批判贯穿所有哲学著作的论述中,所有哲学著作无不建立在对过去的认知、他人的认知、个人的认知的批判性的继承和发扬这个基础之上。德国伟大哲学家康德先生曰“扬弃”。一部好的哲学著作,不但继承发扬得好,还在于批判得好。

检讨,对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很重要。以格力为例。

格力空调是怎样拿起检讨、批判这个重要武器从无名小厂打拼到世界产、销量第一的大企业的呢?格力现任董事长董明珠女士所著《行棋无悔》给我们透露了出来,这些措施和策略,值得思考、选择和借鉴。

“创业之初,格力电器模仿国外产品多于独创,但不是简单地‘拿来主义,而是在采用世界名牌部件的同时,自己创新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达到了国产空调一流水平,品牌逐渐得到经销商和用户的认可。”(《行棋无悔》董明珠著,珠海出版社,2006年,第81页)

“空调器外壳用普通冷轧板还是用不生锈的镀锌板价钱相差很多,而外观几乎没有区别。”“1995年以前,我们也用冷轧板做外壳,在国内市场从未发生用户投诉,而出口意大利,几个月后一家宾馆20台空调全部退货。”“原因仅仅是其中一台室外机出现了锈斑。”“朱总(格力前任董事长朱江洪)亲自前往罗马处理,回来后要求全部停止使用冷轧板,改用镀锌板。”“这件事刺激了朱总,他开始考虑通盘构筑格力的质量体系。”(同上,第147、162页)

“世界一流品牌的共同特点就是产品可靠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好,消费者不用担心质量问题。我们追求尽善尽美,要求员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并对零配件供应厂家设计、制造全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上,第162~163页)

“三百六十行,赚钱的行业肯定很多,发现赚钱的行业就去插上一脚,哪来这么多的精力?有些行业赚钱轻松一些,有些行业赚钱累一些,历史让我们选择了这个累人的行业,那就只有埋头前行。我们没有精力去搞多元化,与其这里做一点,那里做一点,最后哪方面都没有优势,不如集中有限的资源,把空调做深做透,做大做强。”(同上,第130页)这正是老子所曰“声(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帛书本《老子》第23章)即:明智的人认定一个行业坚持把它做下去,做到数一数二,才能成为天下人的领袖。今天这个行业赚钱就去做这个行业,明天那个行业赚钱就去做那个行业,总是带着投机行为跟在市场动向后面改来改去,表面看来灵活、聪明,实际上在老子看来是不明智的,即“博者不知(智)”(帛书本《老子》第68章);在荀子看来,是生活在城市边边角角里的、居住在泥泞巷道里的没出息的人,即“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荀子·劝学》)。凡大成者不在贪多,而在专一。企业亦然,专一于一个行业。

“我们1999年推行‘零缺陷工程,设立100万元专项奖励基金,用于奖励有贡献的人员。”“‘零缺陷不是没有一丝一毫缺陷,而是说企业把它作为追求的理想,千方百计把缺陷降到最低限度。”“追求‘零缺陷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不能急于推广新产品。”“不为百分之百奋斗是容忍错误,容忍错误则错误百分之百发生。”(同上,第163页)

“如果说我是成功的,那么原因就在于我不当‘皇帝,而心甘情愿为这些‘皇帝服务。用户是‘皇帝,满足他们需求是企业生产的目的。”(同上,第172页)

“简单地说,赚钱和为他人服务是一致的。钱在公众口袋里,不为他们服务,凭什么要人家把钱掏出来?”(同上,第172—173页)

“把为他人服务当作办企业宗旨,为他人服务的机会永远存在,我们就能永远赚钱,企业就能永远生存下去。”“在产品日益丰富以至过剩的形势下,服务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素质高低的权威标志之一。用户特别关心企业的售后服务的保证能力,正规的企业必须有非常具体和完善的服务系统。”(同上,第173页)

“一个企业,只有讲诚信才可能获得牢固的伙伴,才可能有品牌形象的树立,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资本,是财富,也是竞争力。”“一个企业,缺少资金可以借贷,而缺少信用,别人只会敬而远之。”(同上,第182页)

“通常有一个误区,以为无论什么岗位,员工学历越高越好。其实,绝大多数人都各怀其才,关键是如何使用。”“不同岗位需要不同的员工,每个人都可以是必不可少的人才。”“人才在哪里?就在自己的企业里。我最深刻的体会是不能挖人、拉人,而应当立足于自己培养。”“从长远观点来看,挖人也没有太大用处。——挖来的人不会长久。一个人能被你挖来,就能被别人挖走,除非企业满足他的一切要求,而这在事实上是办不到的。——挖来的人很难融入企业。成熟的企业往往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自己的风格。——挖来的人涣散队伍。自己培养的人才对企业有感情,员工也信服。”“合格的员工不只是技术上合格,还要求思想感情的合格,这样的人靠挖是挖不来的。”“格力电器有一个规定,只要是从同行业企业出来的,无论你多能干,原则上不收留。通常情况下,员工跳槽无非两种,一是失意,升官发财不成;二是因某种缺点被炒掉。这两类人格力电器都不要。”(同上,第191、192、193页)

“高估营销队伍的作用会给企业带来无穷隐患。高薪聘用营销人员,身价抬得太高,只能使他们更加不自量力,跟企业叫板,随时集体跳槽而把企业置于险境。1993年以前格力实行提成制,销售人员收入很高。市场开拓的初期阶段需要这样的激励机制,但这样一来形成了一种误解,产品卖得好不是产品好,是销售人员干得好。”“我曾和一家企业的老总交流过,他认为企业兴衰完全靠销售人员,目标很明确,就是把产品打入市场。我觉得,这种看法没有什么高瞻远瞩,没有什么忧患意识。销售人员上他那儿也是冲着高额提成去的,从不想如何和企业共同发展,一个个养尊处优,唯利是图。这是十分危险的。”“这么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创新的思维方式去操作格力的营销环节。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我们的营销不可能按原来套路继续进行,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同上,第207、208页)

“一个人只要意识到自己有问题,就是一种进步。”(同上,第235页)

万通控股公司董事长冯仑先生,他拿起检讨、批判这个重要武器将万通控股公司做大做强。

1989年9月,冯仑经汪兆京介绍加入了牟其中的南德公司。在南德公司工作期间,发觉“南德公司由于组织文化的混乱,公司架构也混乱,做事也完全没有章法,常常根据临时需要这儿注册一个公司,那儿注册一个公司。从今天的观点看,南德总体来说不太像一个正规的公司,投资公司不像投资公司,贸易公司不像贸易公司,生产企业不像生产企业”,因此选择了离开南德,自己创办公司。(《野蛮生长》冯仑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22、239页)孔子曰“政者,正也”(《论语·颜渊篇》),即“政府,政治,治理国家管理人类社会,在于堂堂正正地行政”。公司的运作经营也是这样,只有“正规”的公司才能长久。

“解决危机的唯一秘密就是牺牲。”“我和德隆的唐万新讨论过,德隆倒下之前也控制着一大堆金融资产项目,但它停不下来,在恶赌的路上越走越远。现在披露出他们当时资产规模是600亿。我们在70亿资产规模的时候就往回走,下狠心收缩才慢慢活过来了。”“德隆和我们的历史相比,差了这么一个自觉革命的坎儿。”(同上,第11、16页)一个敢于革自己命的人,真伟大;一个敢于革自己命的企业,也伟大。不管是主动革命,还是被动革命,都伟大。企业在革命中新生,在被他人革命中死亡。

“专心在一件事上花时间,花到足够多,你既可能成为这件事情的主宰,又可能因此而获得收入。”“连续地正向积累比什么都重要。”“时间决定一切是个真理,真理不爱听也是真理。打个比方,我拿着一杯水,马上就喝了,这叫喝水;如果我举十个小时,叫行为艺术,性质就变了;如果有人举上一百个小时,死在那儿,这个动作还保持着,实际上就可以做成一个雕塑;然后如果再放五十年,拉根绳就可以卖票,就成文物了。所以不是行为本身,而是时间会决定一件事的性质。”“时间越长,东西越金贵、越值钱。”(同上,第66、67页)量,积累到足够多时,一定要发生质变。

“中国传统组织文化里没有按规则退出的智慧,这是一个悲剧。”(同上,第35页)

“变革和稳定是考验企业家的平衡术,绝对变革和绝对稳定都行不通,拿捏好不容易。”(同上,第87页)

“一个管理者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在于弄不清楚管理自己还是管理别人。”“伟大的人管理自己而不是领导别人。”“公司领导者管理自己永远比管理别人重要,行为管理、行为矫正的关键是校正自己的行为。”(同上,第90、91页)

“组织变革效率最高的是军队,它是在变动环境下的对抗性博弈,而管理学说大部分是假定环境下的对抗博弈,所以将军是最好的管理者。这也是为什么西点军校出来的CEO多过哈佛商学院的原因。”(同上,第93页)

“挣钱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要指望一次赚够。一口气呼吸不完一生的氧气。”“懂得钱的是非是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人,甚至作为一个公民都特别要小心的一件事情。”“在国外非常清楚,合法的钱就是‘是,非法的钱就是‘非。”“领导者要非常清醒,必须要懂法律,一定要知道钱的是非。”“钱的事很玄,一不留神就变成了陷阱。你光顾仗义了,不问是非,钱一给出去,麻烦就来了。”(同上,第97、102、104、106、107页)

“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从来都是把大道理留给自己,小道理留给别人。一般的人都是把小道理留给自己,大道理留给别人。比如我们讲的奉献,平凡的人总是让别人奉献,自己偷偷地索取,而伟大的人真的把它当真,于是他真正地奉献。”(同上,第181页)

“伟大就是管理自己。过去,我们老以为伟大是领导别人,这实际(上)是错的。当你不能管理自己的时候,你便失去了所有领导别人的资格和能力。当一个人走向伟大的时候,千万先把自己管理好,管理好自己的金钱、自己周边的人脉社会关系,管理自己的行为。你管理好了自己,我们称之为自律,称之为守法,很多类似的美德就有了。管理好自己的时候,才取得了领导的资格,……大家才敢把命运寄托在你——一个首先能管理好自己的人身上。”(同上,第184页)

老子曰:“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帛书本《老子》第41章)即:

反省检讨,否定超越,再生更新,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和文明要遵循的自然规律。由弱到强,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乱到顺,由低级到高级,等等,这些都是物质世界和我们人类社会都要采用的办法。

反省检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重要到什么程度呢?老子又曰:“我恒,有三葆(保)之,一曰兹(慈),二曰检,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帛书本《老子》第70章)即:

我能始终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是因为我遵循三条基本原则来作保证的,第一是仁慈友爱,第二是自我反省和检讨,第三是不敢把个人权利摆在第一位。(《天下第一书·老子》,第310-311页)

老子把反省检讨排在第二位啊!

排在第二位的反省检讨,后世爱好《老子》者在传抄时硬生生把“检”改成“俭”,这不得不令人遗憾。从目前所见的《老子》资料来看,除楚简本《老子》未见“检”之外,帛书甲本《老子》里是“檢(检)”,帛书乙本《老子》里也是“檢(检)”,汉简本《老子》里是“歛”,严遵本、河上公本、想尔注本、王弼本、傅奕本《老子》里都是“儉(俭)”。“检”“俭”比较,虽然“俭”对于人类和人类的企业来说也重要,但就价值、功效大小而论,“检”要大于“俭”;再说,“检”里面已经包含着“俭”了,“俭”是“检”的众多内涵之一。人类只要反省检讨一番,必然要用“俭”来立足于世,必然要用“俭”来成家立业,必然要用“俭”来治国安邦,必然要用“俭”来美化、建设企业。正是因为传抄者的不检点,没有反省、检讨、推敲、斟酌一番,所以,不得老子之妙,不得老子之神,这一改就东施效颦了。

(责任编辑:罗志荣)

猜你喜欢
帛书反省老子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梁潮印簵·钟鼎文帛书人物传写
壹月记事簿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常反省自己
考前焦虑?该反省一下
反省与克制
中国简帛书对隶书发展的现实影响
智者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