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企业政工四题

2015-07-25 23:12石维明
企业文明 2015年7期
关键词:党群干部政治

石维明

做好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艺术,而掌握好这门艺术,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促进员工素质提高、促进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需要管理者、特别是党群干部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正视问题

员工思想上的疑虑和困惑。由于我国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员工思想上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旧观念、旧习惯。有的企业深化改革,减员增效,有的员工则认为“改来改去连饭碗都改没了,还不如大锅饭好”,因而产生了怀旧思想。企业广开就业门路安置下岗人员,有的员工不愿意从事“不体面”的工作,就业观念制约着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外部环境的变化。过去国家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已被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新型劳动关系代替;由于劳动合同的普遍推行,过去的国家职工变为合同制员工,与企业形成契约化劳动关系;在劳动用工上,也由过去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向市场调节转化。劳动关系错综复杂,劳动争议、各种思想冲突日益凸显出来。

矛盾和问题向项目部转移。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然导致各种生产要素重新整合,这种变化最终导致一些项目部的用工权、管理权、分配权越来越大,处理日常事务的独立性明显增强;人员结构、人际关系不断更新,各种矛盾由二、三级公司向项目部转移。项目部便成了矛盾和问题的前沿。

员工之间的差异逐渐显现。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员工的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同行业的员工,收入悬殊,利益上的悬殊,导致了不少员工心理上的不平衡。化解员工之间的矛盾,理顺员工、特别是特困员工的情绪,推动行政全面理解并执行“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容忽视的任务。

创新工作

党群干部要与时俱进,找准问题切入点,适度调整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为企业的“两个转变”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用“科学发展观”“践行中国梦”武装员工队伍。“两个转变”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领域,而“人”的思想观念转变则是一切转变的先导。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武装员工队伍,帮助员工树立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启发员工认清实现21世纪目标与国家、企业和个人前途命运的关系,使其自觉地为实现目标而敬业奉献。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集中全部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思想政治工作向“维护”领域渗透。目前员工中产生的思想热点,多数是劳动关系深刻变化诱发的。具体利益目标的差异,相互之间出现了摩擦和碰撞,一方面有些项目经理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会发生一些劳动者提出不合理要求。员工要求从政治导向上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企业也需要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面对新的需求,思想政治工作要旗帜鲜明地亮起“维护”的旗帜,切入职代会、企务公开、民主评议干部、劳动争议调解、再就业工程等有效渠道,使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维护”领域。

突出法治和职业道德教育。员工的法治观念和职业道德最终要转化为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转化为个人和企业的竞争能力。要通过法制教育,引导员工学法、懂法、守法,以法律为准绳调节人的心理,稳定人的情绪,规范人的行为,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职业道德建设,为“两个转变”提供健康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克服弊端和弱点,抵制不健康思想的侵蚀,激发员工为实现目标价值而努力奋斗的热情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只有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两个转变”顺利推进,才能保证“十二五”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提高素质

提高党群干部的素质,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提高政治素质。“欲为一代经纶手,须读数篇要紧书”。就是要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的理论,这是党群干部的基本功。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一些党群干部对员工中存在的一些糊涂观念和对社会问题的偏颇见解很难廓清、疏导使之心悦诚服?就是因为党群干部本身掌握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甚少,因而,提高自身的认识、实践能力,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条件。

提高文化素质。文化素质并不是指单一的文字水平或学历“文凭”,广义上它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的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党群干部除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努力攫取更广泛的知识。大部分员工的知识范畴既宽而广,不少人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专长。党群干部如果知识结构单一,就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如果在任何情况下总是那么几句“行话”,会使人听后产生逆反心理。党群干部应该具备广博的学识,要学一些企业管理、生产经营、社会学、心理学、公关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懂一点琴棋书画等文体知识。面对工作对象思想水平、知识层次普遍提高的状况,党群干部决不能忽视广博的学识与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如果党群干部是多面手,是博识多才的“杂家”,则会增加与员工的共同语言。

提高心理素质。党群干部要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知人心、得人心、以心换心,增强认同感,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如春雨入泥,收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创造心齐气盛的政治局面,推动社会目标的实施。在社会主义社会,尊重人就是摆正“主人”和“公仆”的位置,要尊重员工的民主权利,尊重员工的人格、生活习惯、性格爱好、合理诉求。理解员工的境遇、所思所想、喜怒哀乐,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党群干部要以坦荡的胸怀,消除员工的心理戒备,达到“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暖人心,黄土变成金”。关心员工的职业规划,尽可能满足他们工作上的合理要求。

提高智能素质。思想政治工作是协调说服工作,协调和说服靠语言,所以要掌握说的技巧。同样一件事,说的语气、态度、方法不同,效果可能截然相反。“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就是这个道理。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低分成五个层次,其中受尊敬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而被人赏识,确切感知自身存在的价值,恰恰能够满足这种需要。一个人受到尊敬,会增强自信心,感到前途广阔,从而干劲倍增。而只有端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态度,才能做到敬民如上帝,亲民如手足,怜民如同胞。对员工一片丹心,一往情深,就会成为吸引人的“磁铁”。反之,如果把员工放在自己对立的位置上进行管、卡、压,员工则会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愿望与效果适得其反。

确保效应

为适应“两个转变”而引起的深刻变化,党群干部不仅要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和内容进行适应性的调整,而且对其实施方式、方法也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企业在市场中的形势千差万别,员工思想也千变万化,以往那种“一个药方包治百病”的模式已经不适用了。新的形势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超前研究,分类指导。作为企业本身更要创造性地把上级的要求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要求结合起来,不等不靠,独立自主地确定思想工作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贴近性。项目是员工最集中的地方,员工的喜怒哀乐都与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改革实践息息相关,思想政治工作重心必须向项目转移。思想政治工作如果离开了项目,就脱离了群众,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性和贴近性十分重要。

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先进性。形势在不断发展变化,思想政治工作手段也要不断更新。同昔日的有线广播、黑板报、简报等形成鲜明对照,而今互联网、广讯通、博客、微博、微信、陌陌等成为员工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和信息来源。重视运用这些传播渠道向员工进行思想熏陶、潜移默化,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重视运用新兴媒体,不断更新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

(作者单位:中铁科研院)

(责任编辑:崔 晓)

猜你喜欢
党群干部政治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党群工作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党群宣传工作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党群工作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