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池塘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高产高效试验初报

2015-07-26 09:01夏清文
黑龙江水产 2015年3期
关键词:异育银中科草鱼

夏清文

(福建省宁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福建 宁化 365400)

我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是典型的内陆山区县。县内水域资源较为丰富,现有池塘养殖面积5840亩、水库养殖面积8580 亩。多年来我县的池塘、水库养殖品种以草鱼、鲤鱼等常规鱼类为主。因养殖的这些属常规鱼类,加之长期以来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制约了我县池塘、水库养殖产量、经济效益和品质的提高。为加快山区渔业发展,近年来我县在抓好标准池塘建设及高效养殖技术推广、水库大水面渔业综合开发、建设养殖基地的同时,注重优化调整水产养殖品种结构,大力推广渔业“五新”技术,促进了我县渔业提质增产增效和渔(农)民增收。特别是2014年我县重点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 号”新品种在池塘内养殖,取得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现将2014年我县池塘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 号”高产高效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2014年1 —12月,选择我县海源渔业专业合作社建成的标准化池塘内开展。

1.2 养殖规模

2014 年,我县海源渔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 号”进行池塘养殖,池塘养殖面积为130 亩。

1.3 主要技术措施

1.3.1 试验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地点水源充足,水质清新、周围无污染源,水质符合淡水渔业水质标准,光照好、开阔向阳。建成的标准池塘每口面积在8~32 亩,池塘深度2.2~4.5m,可保持池塘有效水深在1.7m 以上。池塘底部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池塘排水和干塘。建成的连片池塘有单独的进排水渠道,每口池塘设置独立的进排水设施。养殖区交通便利、可通车,供电线路及设施齐全、可正常供电。每口池塘配备1.2—3kw 叶轮式增氧机1 台、自动投饵机1—2 台、捕捞定置网1 张。

1.3.2 池塘消毒和施足基肥

养殖池塘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消毒,用量为干池(蓄水15cm)消毒每亩60~75kg、带水消毒每亩平均水深1m125-150kg;也可以用漂白粉消毒,每立方水体用20g 漂白粉。在鱼种放养前7~10d注水,并施足基肥,施用猪粪为每亩施500~750kg,将肥料堆于池塘四周浅水处,以不露出水面为宜。

1.3.3 鱼种放养

1.3.3.1 苗种来源

放养的异育银鲫“中科3 号”新品种从湖北武汉引进;放养的草鱼、鲢鳙鱼、团头鲂等鱼种来源于本县鱼种场。要求放养的各类鱼种体质健壮,规格整齐、鳞鳍完整、无病无伤、体表和鳃部没有肉眼可见的寄生虫。

1.3.3.2 鱼种放养时间

草鱼、鲢鳙鱼、团头鲂等鱼种放养时间为2014年2月20日—26日,异育银鲫“中科3 号”鱼种放养时间2014年3月6日。

放养前的各类鱼种应采用3%-5%的食盐水浸选鱼体5-10min,或用20ppm 高锰酸钾溶液浸选鱼体20min,进行鱼种消毒。放养前草鱼种全部注射草鱼灭活疫苗。选择在上游避风向阳处,分点投放鱼种。

1.3.3.3 鱼种放养密度

试验池塘采取主养草鱼,套养异育银鲫“中科3 号”新品种,并搭配混养鲢鱼、鳙鱼、团头鲂等鱼类,在2014年2—3月每亩池塘放养量为:规格为10-20 尾/kg 的草鱼鱼种600 尾,规格为20-30尾/kg 的异育银鲫“中科3 号”鱼种200—300 尾,规格为8-12 尾/kg 的鲢鱼150 尾、鳙鱼50 尾,规格为30-40 尾/kg 的团头鲂“浦江1 号”150—200 尾。

1.3.4 饲养管理

1.3.4.1 饲料投喂

选择投喂福建海大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渔用配合饲料。根据养殖鱼类生长规格、气候变化、水温高低决定投饵量。当水温超过15℃开始正常投喂,投饵量按池塘内吃食鱼体重的2%-8%左右。3—5月养殖前期每天投二次,上午9:00 左右和下午16:00 左右各投一次,每次各投总量的50%;6-10月养殖鱼类生长旺季每日投饲3 次。每日投饲量具体根据水温、水色、天气和鱼类吃食情况而定。在6—9月鱼病流行季节和梅雨季节应控制投饲量。投饲坚持“四定”,即定时、定质、定量和定位。

1.3.4.2 水质调控

主养草鱼的池塘以“瘦水”为好,保持水体透明度30-40cm,水中溶氧应保持在4mg/L 以上。3—4月饲养早期,为使池水快速升温,水深1.2m 左右即可,至5月上旬开始逐渐加水,6月底加到最高水深。在7—9 三个月高温季节要勤换水,每10—15d 换水一次,每次20-30cm,先排后进,保证池水的“嫩”、“活”、“爽”,保证养殖鱼类快速生长。

1.3.4.3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主要观察鱼类的活动有无异常,吃食是否正常,有无疾病发生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分析原因,及时采取对策。认真做好日常生产记录,把每天的有关工作记录下来,如每天投饵情况,鱼类活动、吃食情况、鱼病发生情况和预防治疗措施,天气状况、池塘水温、有无异常情况,采取了什么样措施等,也都详细记录下来,以便于年底总结。

1.3.5 鱼病防治

鱼病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合理采用防治技术和方法。一是在鱼种放养前7-10d,池塘要做好药物清塘,每亩干塘用生石灰60-75kg 兑水全池泼洒,彻底消毒杀灭病原体;二是放养前的各类鱼种进行消毒;三是平常养殖池塘进行消毒,每半个月用漂白粉1ppm 全池泼洒,每月用90%晶体敌百虫0.3-0.5ppm 全池泼洒一次;四是食场进行消毒,每个食台周围每15d 用250g 漂白粉溶水泼洒一次或用挂篓,每个食场挂3-6 个竹篓,每个篓装漂白粉100-150g,挂食台周围,五天换药一次,或用硫酸铜挂袋,每袋内装100-150g;五是防疫注射,草鱼种在放养前注射草鱼“四病”灭活疫苗,预防草鱼出血病;六是发生草鱼“三病”(细菌性烂鳃、赤皮、肠炎病)治疗方法是用二氧化氯0.3-0.5ppm 全池泼洒,拌饵内服肠鳃灵、维生素C,或用鱼康0.3ppm 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3d。

异育银鲫“中科3 号”抗病力强,发生疾病较少,主要发生粘孢子虫病,其病原为粘孢子虫,寄生于鱼体皮下肌肉,胞囊常常着生在前肌部位,被寄生的部位肿胀成瘤状的疮。防治方法: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发病时用90%晶体敌百虫0.3-0.5mg/L 全池泼洒。

1.3.6 适时捕捞

经过6 个多月的饲养管理,部分鱼已达到商品规格,9月中旬开始,可将达到商品规格的鱼类分批捕捞上市。

2 试验结果

2.1 异育银鲫“中科3 号”池塘养殖情况

我县海源渔业专业合作社的养殖池塘130 亩,2014年3月6日放养从湖北武汉引进的异育银鲫“中科3 号”鱼种,亩套养规格为20-30 尾/kg 的异育银鲫“中科3 号”鱼种200—300 尾,经279d养殖,至2014年12月15日异育银鲫“中科3 号”个体重达400—620g/尾,养殖成活率95.8%,异育银鲫“中科3 号”池塘套养亩产量107.78kg、亩产值1724.48 元。异育银鲫“中科3 号”具有生长个体大,生长速度快(比高背鲫生长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抗病力强,遗传性状稳定,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等优良性状,完全适宜在山区池塘、水库内主养或套养。

2.2 收获产量

该试验池塘养殖面积130 亩,至2014年12月15日共收获各类商品鱼163.68 吨,其中收获异育银鲫“中科3 号”14.01 吨。具体收获产量见下表。

试验池塘收获产量情况表

2.3 经济效益

该试验池塘养殖面积130 亩,共收获各类商品鱼163.68 吨,其中收获异育银鲫“中科3 号”14.01 吨;平均亩产量达1259.17kg,其中亩产异育银鲫“中科3 号”107.78kg;共创养殖产值176.8 万元,平均亩产值1.36 万元;扣除年生产成本121.64 万元,共获利55.16 万元,平均亩获利4234.08元。

3 小结与讨论

3.1 该试验能够获得高产高效,重点在于把握以下关键技术措施:一是开展试验的池塘为2012年建成的集中连片、设施完善、配套齐全的标准化池塘,养殖池塘面积为每口在8—32 亩,并能保持池塘有效水深1.7m 以上,有利增加鱼种放养数量;二是池塘养殖品种选择,确定了当地市场销路有保障、市场价格相对稳定的草鱼作为主养品种,同时套养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市场价格相对较高的异育银鲫“中科3 号”新品种,可增加收入;三是养殖过程合理投喂渔用配合饲料,推广自动投饵机投饵,可节省劳动力和降低饲料成本;四是每口池塘内安装使用增氧机,有效调节水质,减少了病害发生;五是改变捕捞方式,因面积大、水位深的池塘无法使用拉网捕鱼,在池塘内安装使用捕捞吊网,做到常年捕捞,均衡上市。在鱼价高时,将达到商品规格的商品鱼及时捕捞上市,可增加养殖收入。

3.2 认真做好养殖池塘饲料投喂工作是降低养殖生产成本,实现增产增收的关键技术措施。饲料成本占整个养殖生产成本70%左右,渔用配合饲料的选购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饲料,可保证饲料营养成份全面,保质期长,不易发霉变质,饲料系数1.8-2 左右,降低养殖成本。

3.3 因试验池塘采取主养草鱼,套养异育银鲫“中科3 号”,应少放或不放鲤鱼,避免放养的鲤鱼与异育银鲫“中科3 号”抢食,从而影响异育银鲫“中科3 号”的生长速度,降低池塘内育银鲫“中科3 号”的养殖产量。同时套养异育银鲫“中科3 号”的池塘,投喂的渔用饲料蛋白质含量应达32%,有利异育银鲫“中科3 号”的正常生长。

猜你喜欢
异育银中科草鱼
见证!草鱼再次崛起
草鱼出血病的研究进展及免疫防治
异育银鲫‘中科5号’与异育银鲫‘中科3号’ 生长性能的比较研究※
异育银鲫“中科5号”扩繁基地在安徽小老海建成
四种常用渔药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急性毒性研究
屋檐下的小草鱼
中科招商之退场
草鱼“四大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