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在新入院医师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2015-07-27 03:05韩新鹏遆新宇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4期
关键词:操作者入院医学

韩新鹏,李 朗,遆新宇,张 艰

(第四军医大学 西京医院:A.呼吸内科;B.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陕西 西安 710032)

目前,对我国临床专业毕业生的临床能力的培训仅限于实习轮转过程中的锻炼,该模式下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员提供的信息,缺乏对患者病情的整体认识、分析和处理经验,缺乏主动的信息收集、诊断和治疗的能力,难以将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转换为临床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和提高临床专业毕业生的临床技能成为我国当前医学继续教育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院引进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挪威挪度公司生产)指导参训者独立思考,使之形成正确的临床思路,培养和提高其临床技能。MicroSim系统按照美国心脏协会(AHA)的诊治标准和操作原则设计各种急救处置流程。病例完成后可通过评估报告反映操作者掌握各种临床问题的处理程序,将操作者的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有效地融为一体,可提高参训者处理临床实际问题、临床思维和判断等各方面的能力。本研究以我院2014年新入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培训前后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我院2014年新入院的58名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对新入院医师进行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的训练。

首先,对所有参训者讲解Microsim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并进行演示授课,使参训者熟悉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之后进行考核。考核结束后再进行分组练习及强化训练,直到参训者完全掌握病例的正确处置方法,然后随机抽取预留病例进行考核。利用Microsim系统中的评估报告对参训者进行考核评分。

培训结束后,从Microsim系统中预留的病例中随机抽取两个病例进行考核,并利用Microsim系统中的评估报告对参训者进行考核评分。

由考核教员从沟通交流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处理流程和处理效果等方面再次进行评分。

对参训者进行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对参训者进行调查,了解其对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的评价。

考核成绩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珚x±s)表示,进行配对t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icrosim系统中的评估报告评分

考核操作完成后,系统将给出详细评估报告及得分(总分为100分),评估报告将详细显示学员在操作过程中的正确、错误及遗漏操作。具体评分详见表1。

表1 两组学员Microsim系统中的评估报告评分(±s)

表1 两组学员Microsim系统中的评估报告评分(±s)

考核成绩 t值 P值培训前 56.19±9.58培训后 85.32±12.68 6.84 <0.01

2.2 教员对参训者临床思维能力的考核结果

根据参训者的操作流程及处理病例的经过,考核教员从沟通交流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处理流程和处理效果等方面再次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见表2)。

表2 教员对学员临床思维能力的考核结果(±s)

表2 教员对学员临床思维能力的考核结果(±s)

分组 培训前 培训后 P值沟通交流能力 76.85±8.12 80.91±4.87 >0.01分析问题能力 64.39±13.75 86.43±8.31 <0.01处理问题能力 61.73±5.62 81.86±12.49 <0.01处理流程 78.67±6.09 83.51±8.52 >0.01处理效果 65.28±10.38 89.58±7.26 <0.01

2.3 学员满意度调查

培训结束后进行参训者对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满意度调查(见表3)。

表3 学员对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的评价

3 讨论

我国当前的医疗环境给医学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尤其在学生临床技能的培训过程中,造成毕业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较好,但难以应用于临床实践。目前多数毕业学生刚进入临床工作时其临床思维存在片面思维、表面思维、简化思维、印象思维等缺陷,严重影响医疗质量,甚至造成医疗纠纷。如何走出目前临床医学教育的困境,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成为医学教育者面临的首要问题。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发现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可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它是基于真实病情和临床问题向学生提问,寻求问题解决方案的“基于问题式学习”方式,操作者通过该平台,可获取更贴近临床实践的经验,推动了其临床思维的培养,可提高他们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本研究中Microsim系统评估显示新入院医生培训后的平均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 Microsim系统有助于提高新入院医生处理分析临床实践有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新入院医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员对新入院医生临床思维能力评分结果显示除沟通交流、处理流程培训前后无明显差异(P>0.01)外,其他三方面培训后均优于培训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说明Microsim系统有助于提高新入院医生临床思维能力。其原因可能为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是以操作者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模拟病例为中心,将操作者带入特定病情的“现场”,通过对具体病例的处置,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和独立思维能力[1]。该平台可有效地将操作者的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有助于操作者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和临床处置能力的综合训练。由于系统本身具有标准化、可重复性的优点[2],操作者在训练过程中可反复进行操作训练,及时纠正错误或不合理的临床判断及救治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操作者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使其形成正确的临床思路。该研究结果与冯军强[3]利用该系统对住院医师进行临床思维技能培训结果相一致,均可提高参训者的临床综合处置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提示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可作为当前医疗环境下临床医学教学方式的有效补充。

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不仅有助于提高参训者的临床综合处置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还可显著增强参训者对临床问题的整体认识,提高处理问题、现场反应、临床思维以及临床处置程序等方面的能力,可巩固其基本理论知识。究其原因可能为该系统模拟了真实的临床环境,使得疾患场景更加生动、逼真,对操作者极具挑战性,能给操作者留下深刻印象,更有利于掌握相关技能[4]。此外,该系统由操作者自主进行从接诊至救治结束的所有临床过程,需自主进行分析处理,有利于发挥其主动性,调动其积极性,在训练的过程中将学员的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有利于新入院医生临床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其临床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有利于新入院医生全面快速掌握疾病的处置技能,有效地解决新入院医生临床思维存在缺陷的问题。因此,将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引入新入院医生的岗前培训,是一种新的值得推广的医学继续教育模式,可提高临床诊治质量。

[1]马 玲,蔡小红,胡小萍.Microsim模拟病例系统在内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15):18-20.

[2]Brett-Fleegler MB,Vinci RJ,Weiuer DL,et al.A simulatorbased tool that assesses pediatric resident resuscitation competency[J].Pediatrics,2008,121(3):597-603.

[3]冯军强,王小霞,王 瑞,等.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在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3):278-280.

[4]孙中吉,韩慧娟,宋立新.采用仿真模拟人的临床心肺复苏技术操作培训效果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0,5(5):413-415.

猜你喜欢
操作者入院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基于DRGs的云南某医院COPD患者重复入院影响因素分析
浅析汽车制造业人机工程标准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水稻插秧机主要故障维修技术要点
医学、生命科学类
理论联系实际的政策机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