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新闻实践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2015-08-02 02:46李淑华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00
新媒体研究 2015年19期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斯诺中美关系

李淑华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 410000

斯诺新闻实践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李淑华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斯诺的新闻专业精神主要表现在客观公正的报道、实事求是的采访和敢于冒险的精神。他的作品具有明显的时代色彩,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是当之无愧的“记者之王”。本文探讨了斯诺的新闻实践活动,分析了其实践活动所体现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关键词斯诺;新闻专业主义;记者之王;中美关系

斯诺的新闻实践对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做了最好的诠释,他以记者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原貌展现在读者面前,一部《西行漫记》不仅是他作为记者的著作,更是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渗透与坚守。

1 新闻实践活动

1.1生平介绍

1905年7月19日,埃德加·斯诺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城,家里排行老三。斯诺认为,他出生在一个革命和动荡的世界中。他在自传中说:“我父亲和列宁及孙逸仙差不多同时出生,正是中国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十年光景;为镇压这场起义,四千万人头落地。多年以后,这三件事都给了我深刻影响。”[1]他善于比较分析,作出独立的判断,在新闻采访中,认真获取真实的东西。少年斯诺就接触记者和编辑,上大学后又做过《堪萨斯城明星报》的兼职住校记者。

1.2对中国问题的困惑和觉醒

1.2.1初到中国:在萨拉齐的人生觉醒

初到上海的斯诺,对于中国的现实情况知识局限于《密勒氏评论报》的报道和对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微少了解。绥远之行以及萨拉齐的见闻,看到中国大面积的饥荒和农民饿殍遍野的现象,新闻记者的职业理想,使他无法控制自己,他想把这种现象报道给全世界,可以引起他们的注意。

1.2.2认识中国:与东方的两颗巨星相逢

偶然的机会,斯诺得以亲自采访宋庆龄,不仅了解到孙中山主义,而且对中国的革命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斯诺同宋庆龄的早期接触,就使他对这位伟大的东方女性产生了深深的敬仰。

鲁迅首次约见斯诺,大约在1932年。从那时起,斯诺和鲁迅开始频繁接触,他们共同探讨文学和翻译,研究中国和世界,商议编辑《活的中国》短篇小说集,并有过一次长时间关于中国文学现状的采访。斯诺和鲁迅是20世纪中国风云大变幻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中美两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

1.2.3报道中国:“发现毛的哥伦布”

1935年,斯诺在中国已经呆了7年,他目睹了灾民可怕的饥荒,看到了官员的骄奢淫逸,接触了进步青年的爱国热情,受到了宋庆龄、鲁迅的诚挚接待,特别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霸道和侵略,激起了他对中国前途的忧虑:土地广袤、人口众多、灾难重重的中国将向何处去?

2 斯诺新闻实践所体现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2.1客观、公正的报道方式

“坦白直率,事实求是,坚持与谎言作斗争,讨厌任何空洞宣传。他是一位有专业精神的新闻工作者,力求以最好的方式打动美国读者的心。”[4]这是海伦对斯诺写作的总结,他用笔和脚践行了这个准则。

2.2事实求实的采访态度

新闻以追求真相和真理为目标。为了获得真实的新闻来源,斯诺会尽可能的找到第一手资料。1928年他初到上海时,并没有像其他外国记者一样,道听途说,或者从中国官员那里打听情况,而是深入到中国的实际生活中去了解、去采访。

2.3关爱人民、勇敢无畏的职业精神

初到中国,斯诺的中文名字为谐音“施乐”,即“乐善好施”。正如名字一样,斯诺的一生是给第三世界的同胞无私奉献的一生。

斯诺的无畏精神体现在他的职业良心和专业操守两个方面。最终,因揭露皖南事变过程中国民党的卑鄙行径,被迫离开中国。回到美国后,面对麦卡锡主义的盛行,毅然决然离开祖国,居住瑞士继续完成自己的记者生活。他不会不顾真相去迎合别人,更不会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屈服强权。按照别人的意愿去采访报道新闻,对斯诺来说是违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表现,他宁愿离开祖国,也不会牺牲自己的职业操守。

斯诺的新闻主义精神超越了国家和时代,他事实求实的采访和客观公正的报道,成就了《红星照耀中国》的著作,同样,历史对于斯诺作品的肯定就是对他新闻精神最好的回报。斯诺曾说,“最重要的是尊重你自己”[7]。这是人性中最宝贵,也需要全社会共同捍卫的职业精神。

3 结束语

斯诺的新闻实践经验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的报道消息和新闻。记者不只是客观如实叙述新闻,更应该拥有关怀人民的热心和情怀,同时,还要有正直的思想和敢于冒险的精神。他一生致力于中国革命的发展,真实的报道中国的长征和国共的合作问题。他写的《西行漫记》对中国革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部作品也对美国和中国的关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尹均生,安危.埃德加·斯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2]埃德加·斯诺.复始之旅[M].宋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3]武际良.斯诺与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4]丁晓平.记者之王——埃德加·斯诺在中国[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李淑华,所在院校为湖南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5)19-0061-01

猜你喜欢
新闻专业主义斯诺中美关系
斯诺登获得俄永久居留权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浅谈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的特征
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话语权提升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
“新闻反转剧”中的媒体责任冷思考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斯诺登在俄居留延长三年
斯诺登申请延长逗留期限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