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之社会新闻采访技巧之我见

2015-08-03 06:10
新媒体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当事人

河北省唐山市广播电视台,河北唐山 063000

社会新闻是涉及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因为他十分接地气,符合大众审美趣味,又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所以可看性非常高。与军事、政治等新闻相比较,社会新闻讲究形式活泼,受众面广,语言生动、有意思等特点。社会新闻报道的事情,在新闻报道播出之前很多人已经大致了解情况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是社会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社会新闻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作为一名社会新闻记者不但要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还要下手快、准、全。很多时候,记者采写社会新闻,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能浮夸,在写稿的时候要要擅长抓住一些细节,用细节打动人,感染人,使观众产生共鸣,从而引入入胜。举个例子,比如突发的社会新闻大都与灾难新闻联系在一起,地震,洪水等等,这类新闻的时效性非常强,如果没在第一时间进行采访和写稿,就错过了时机,这就要求记者一定要能够及时把握新闻采访时机,迅速发现新闻点,掌握一手材料。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社会新闻采访方面的几个技巧。

首先,其实不管是社会新闻还是其他新闻类型,记者在采访之前都要做准备工作,比如上网查一些资料,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新闻当事人的背景等等。这样的准备有助于记者迅速进入采访状态,抓住新闻点,对于新闻的采访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社会新闻看着简单易采、但却要求记者付出很多的精力去找角度,找看点。一般有经验的社会新闻记者都知道,只有了解了新闻事件的起因、过程,才能在采访中准确把握和随机应变,以不变应万变,做不到这一点,采访只能是停留在表面的,缺乏深度。比如记者要去采访人物时,那么之前对于这位新闻当事人的一些个人信息都是应该做些准备工作的,电话了解,网络资料等等,这样在采访时候与当事人交流和沟通会很容易,避免尴尬的事情发生,也很容易找准采访的切入点。

其次,新闻记者要懂得怎么抓热点,抓策划。这是社会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因为在新闻发生过程中会碰到各种情况。社会新闻来源生活,生活本身就是十分复杂的,要想得到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记者有时候必须会策划,懂策划,尤其是一些热点问题,比如每年国家,省市的两会,会议内容纷繁复杂,记者要在这些复杂的内容中去粗取精,找出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就需要动脑子了,两会看似和普通百姓无关联,但其实都是关注大家切身利益的事,所以记者要进行精心策划,以力求热点问题新闻报道效果的最大化,这样拍出来的新闻才会有观众,不然就是官话套话,采出来的新闻毫无看点和生命力。

第三,社会新闻的记者肩上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必须注重不能把社会新闻弄得低俗化。一般人看来,社会新闻因为大众化娱乐化,显得有些低俗,但新闻记者更应该在采写过程中,增加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不要一位迎合低级趣味的观众而制造出低级社会新闻,有品位的社会新闻才是有生命力的,打动人的,也才能从个体事件中折射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很多社会新闻的发生和发展不是按规矩走的,变数很大,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采访、发稿,同时还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观点客观、公正,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要和采访对象打成一片,社会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多数是平民百姓,普通群众,沟通中,记者要始终把自己扮演成为普通人,不要高高在上。在生活中我们都是普通人的,就是要联系生活,和普通大众打成一片的。比如和社区居民聊聊生活,聊聊送文化进社区到底有多大意义,老百姓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我们应该送什么。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要明确一个事实就是新闻本身有特定的发展规律,不能人为导演,更不能为了引起观众的注意而特意虚化新闻事实,比如把新闻人物思想拔高,新闻数字夸大等等,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不要把记者的思想强加于人,你说什么,让当事人说什么,这样的新闻拍出来不客观、不公正,处处有 “演”的痕迹。采访时,采访者的话没必要多漂亮、多有思想水平,就是实实在在的说出心里的想法即可。

其次,在社会新闻的采访过程中,记者要懂得控制局面,有掌控全局的能力。社会新闻事件是比较复杂,记者应该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事实为根据,心里有个判断,该如何报道。当过新闻记者的都明白,有些事不叫新闻,就坚决不介入。可以介入的新闻要介入得恰如其所;态度必须客观,决不能在现场听到一方说法就彻底倒向一方,语言恰当,不激火,这样才能帮助解决问题,引导社会舆论。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一些社会事件中,群众对政府部门工作和社会现象不满,希望新闻媒体的介入,站在他们的角度上,为他们说话,解决问题。然而一些社会问题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的解决也不是说两句,报道几次就能解决的。有时在事发现场,当事方特别容易激动,他们很难冷静,记者贸然的介入,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往往会使当事人激动起来,无法控制场面。因此,此类社会新闻的采访,务必要注意控制局面,加强引导。

第三,记者在前期准备、中期采访和后期写稿过程中,都应该特别注意,社会新闻是一种轻松的新闻形式,但新闻记者的作品要在轻松之中体现社会的道德规范,也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提倡真善美,鞭打假恶丑,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起到感化的社会功能,不能纯粹说教,要在新闻事件中把要体现出的思想体现出来。

[1]中华新闻报.2009-1-7.

[2]叶子.电视新闻节目研究[M].北京师范的学出版社,2005.

[3]人民网人民论坛.2009.

[4]旭华.让社会新闻厚重起来[J].新闻战线,2002(8).

[5]钟靖.“社会新闻每日点击排行榜”的精神分析学研究[J].传媒学术网之学术焦点,2005-4-28.

[6]刘豪兴.社会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4.

[7]顾理平.社会新闻采写艺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5.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当事人
我不喜欢你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关于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的公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什么是当事人质证?
什么是先予执行?
维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