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克里希那穆提智慧教育思想

2015-08-05 16:24徐挺
科教导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智慧教育学校教育

徐挺

摘 要 克里希那穆提(1895-1986),是二十世纪最卓越的灵性导师,被萧伯纳誉为所见过的最美的人类。他的思想新颖独特,他的智慧和洞见吸引着无数的学习者。在教育领域,他从智慧的高度对教育进行的解读,于他深遂的眸子,可以发现超然智慧光彩的闪现。从智慧的角度来领悟教育,不仅使我们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也使我们能够从教育的本质内涵上对教育进行重新审视,为探寻当前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

关键词 克里希那穆提 智慧教育 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7.004

On Jiddu Krishnamurti' s Wisdom Education

XU T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9)

Abstract Jiddu Krishnamurt?is a famous thinker, philosopher of India, was hailed as the greatest mentor in twentieth Century. His thought is unique and novel,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 he become an independent Scholar, highlight education in perspective of wisdom.not only makes us hav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 but also enable us to re-examine the education from the essence, providing a new re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Key words Jiddu Krishnamurt; wisdom of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1 真正的教育应该充满爱、自由和智慧

学校教育是人们获取知识和智慧的主要方式,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却出现偏离轨道的现象。学校教育曾一度把传授知识这一基本目的当作惟一的目的,忽视了教育的更高目的,在于智慧的启迪和情操的陶冶。教育在于唤醒人性,使人觉悟,寻找人生的真谛。克里希那穆提认为 “正确的教育,与任何的意识形态都不相关,不以任何学说为基础,也不是一种手段,而是帮助个人,使其成熟、自由,绽放于爱与善良之中。”①正确的教育应该是让受教育者感受人性光辉的沐浴,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体验大自然的多样性与和谐之美,对人类灿烂辉煌的文明感到敬畏。这才是教育应该关心的事,而非按照理想的模式来塑造孩子。“正确的教育是培育一种完整的生活,惟有这种教育才能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和一个和平的世界”。②培养具有完整智慧的人,建立正确的关系、重拾单纯的敏感,使人自由、充分而智慧地发展。通过这种教育,人们能获得精神的富足,富有智慧,充满仁爱,对生活和周围的事物敏感,从而能愉悦与世界和谐共处。“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具有智慧的人。”③通过教育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培养完全之人物,使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教育要帮助个人去发现真正的价值,于探讨和觉悟中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幸福的真谛。智慧教育以新的视角探寻教育的内涵,寻找充满爱、自由和智慧的教育。

2 教育的本质——追寻智慧

智慧源于生活,是经验的再造,教育是对经验的积极审思,是智慧追寻的过程。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人类的智慧,是独立思考着的精神。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使每一位学生在将来都充满浓郁的人格魅力,散发着良好教育的精神和情怀。教育因其独特的方式而具有智慧的内在性格,天然地将知识与智慧融合,形成独具特色,卓尔不群的个体。智慧教育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智慧教育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引导人过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 。智慧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形成独具个性的完整的智慧体系,从而更加有效地走向丰富多彩的生活。现行教育没有给学生提供走向美好生活的原动力,使学生积极进取,勇敢而自信地面对生活。“我们现行的教育,是以发展效率为主要目标,而我们便陷于这个无情的大机器里。”④现行教育以给人窒息的方式戕害天真的学生,使他们在黑暗中处处碰壁,而找不到希望的出口。现行教育使学生对社会只会简单地适从,这样只会失去自我,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智慧教育带给摸索中的学生走向光辉灿烂的黎明的勇气和信心,带领学生在寻找中领悟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乐趣。认识智慧教育有助于智慧思维的形成,建立具有完美追求的智慧体系。建基于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智慧教育,是对学生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激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与独特性的彰显。智慧教育通过直指本源的智慧修养,对学生予以启发、诱导、教化,帮助学生排除干扰,开放心态,开阔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 形成智慧的前提条件——心灵自由

在教育中寻找智慧的光芒,在黑暗中发现光明的星子,需要一颗宁静的心灵,自由的心灵。不倚外物,不侍他人。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智慧是教育必然追寻的方向,要想拥有智慧,我们就应该拥有虔诚的心。拥有内心的领悟能指引对外在事物的了解,对世间万物的感知。古希腊有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只有对自己做全方位的省察,探索自己存在的意义,才会真正有所得。追寻智慧不必求助别人,反求诸己,智慧是个人自由的发现。“真正的自由是完全的和谐……是对观念的结构和基于这些观念的行动的彻底否定。”⑤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首先要勤于反思,追踪内部思维升起的每一个欲念,进行不偏不倚的全然观察。全然观察是与学生的亲密接触,共同呼吸,共同生活。全然观察是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与学生良性互动,让学生感受诗意的教育。让教师与学生在心灵的碰撞中体会追寻智慧的快乐,引领他们在坎坷的路途中追寻着人生的诗意,在艰难与困惑中体悟和构建幸福生活。在全然观察下,洞见思维产生的方式,在智慧的指引下寻找学生经验的发生。教育者要以人文的情怀关注学生的成长,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但这种人格的培养是通过集体的教育,使学生感受到团队的温暖。教育者要坚定信念,“士不可以不弘毅。”⑥以任重而道远为己任,在艰难困苦中保持一颗淳朴实然的心态。教育者要帮助学生认清思维的本质,与学生一起体会当下的意义,体验追寻智慧的喜悦。以敏锐的观察力来发现学生的智慧学习,以真诚的情感遇见学生的生活。通过智慧教育培养学生敏感的心灵、开阔的胸怀、丰富的体验和细腻的感受。心灵的自由是智慧形成的前提,这需要我们对经验的开放,对情感的释放、对变化的崇尚,对自己与他人的理解,教育者要用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让所有学生都能过上一种健康幸福、自觉自在的生活。让他们体会生命的快乐,享受人性的自由。

4 实现智慧的途径——纯然观察

智慧是建基于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审思与洞见。智慧的发生是另一种学习途径。我们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对知识的间接经验,真正的学习是进行持续的纯然观察,“不仅是对外界,也包括内心正在发生的事情”⑦世事洞察皆学问,通过对外界事物的纯然观察,才会体验到自然永恒的真理和智慧。纯然观察又不仅仅局限于对外界的观察,还表现在对自我的觉觉。只有内求于自己,才能带来外部世界的真正变革。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发现,寻找自我与自然的契合。教育者首先应该是学习者,智慧教育强调宁静致远,与心灵对话,寻找智慧的踪迹。唯有如此,教育者才能保持一种自由的内心状态,才能在实践中找到智慧的光辉。追寻智慧就要向自然学习,保持一颗高度敏感的心与自然进行最真实的交流。在与自然的交流中感受万物运行于其中所呈现的和谐与秩序。保持对大自然的敏感性,敏感地接纳自然中所有事物全然的样子,借着对自然发展出的这份美和良善,就可以对周围的人和事情保持同样的感受。这是领悟的品质、聆听的品质、是感受枝头小鸟的歌唱、阳光中树叶舞动的品质。教育者要仔细观察、认真审视,洞见原因。“洞见不是思想的谨慎推理,不是思想分析的过程,也不是记忆的被时间束缚的品质”⑧洞见是通过观察、审视和思考发现自然的奥妙,洞悉世间百态,体验砰然心动的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内求于己,保持纯净而敏感的心。教育的使命就在于追寻生活需要的智慧。智慧教育源于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认真而严肃的思考,源于内心细腻而丰富的情感,对世界保持敏感。智慧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做到以人为本,通过多姿多彩的活动和体验,使学生感受智慧教育的光彩,感受由此而带来的生活体验。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智慧,使受他们实现人格的和谐健全发展、在智慧教育的引领下不断追寻幸福的生活。

注释

① [印度]克里希那穆提,张南星.一生的学习[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22.

② [印度]克里希那穆提,张南星.一生的学习[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57.

③ [印度]克里希那穆提,张南星.一生的学习[M].北京:群言 出版社,2004:9.

④ 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学习[M]张南星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11:9.

⑤ 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灵[M].张春城,唐超权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6:218.

⑥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80.

⑦ [印]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灵[M].张春城,唐超权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6:19.

⑧ [印]普普尔.贾亚尔卡.克里希那穆提传[M].胡因梦译.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7.3:138.

猜你喜欢
智慧教育学校教育
区域智慧教育持续推进的机制创新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发展新挑战
智慧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浅谈职业学校班级管理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学校教育的新挑战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