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污染 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2015-08-06 16:07代立维
吉林农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农村环境特点整治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不断扩大,对农村的生活逐渐产生影响,农村的环境也在不断受到污染,呈现出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并存的局面,工业污染越来越有向农村转移的趋势,致使农村的环境污染形势已十分严峻,亟待综合整治。本文主要针对农村污染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整治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农村环境;整治;对策;特点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5.002

1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特点

1.1来自养殖业废弃物的污染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对于畜禽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市场的导引下,农村的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这也带来了污染的问题。传统养殖业规模都很小,只能满足一家一户的自身需求,畜禽的排泄物可以堆积沤肥,最后直接肥田,少量的牲畜废弃物能够得到有效处理,但是养殖规模扩大以后,大量的畜禽废弃物就很难处理,养殖场周边往往是排泄物大量堆积,污水横流,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

1.2 来自农业生产的污染

传统的农业生产中是以农家肥为主,而现代的农业生产,在高产和高效益的引导下,大量的农药、化肥施洒到田间,很多污染物残留在土壤、水中,对空气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污染物的存在,对于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1.3来自工业的污染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土地越来越稀缺,一些工厂开始向土地相对便宜的农村转移,同时工厂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断给农村的环境带来污染。特别是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和产能过剩项目在农村地区得以生根落户,给农村带来前所未有的工业污染。

1.4来自农村自身的生活污染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则重心却放在了城市,这就导致农村的发展相对落后,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没有集中供水,没有排水设施,没有污水处理设施,从而导致农村的生活污水不经处理任意排放,污水乱泼洒、顺街自然流的情况屡见不鲜。

1.5来自农村垃圾集散地的污染

特别是在一些城乡的结合部,城市的垃圾往往运送到这里进行填埋处理,从而导致垃圾围村的情况产生,使一些农村成为垃圾场,使农村的土地受到污染,甚至水源也受到威胁。

2关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措施

2.1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处理

农村的生活垃圾以及污水一直以来都是真空地带,长期都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这与农村的相关配套处理设施不完善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对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的处理上,一定要先加快城镇的污水处理厂以及城乡的污水管网建设,对于有条件的地方应实行管网处理,形成系统,避免乱弃乱倒的情况,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居住又相对分散,难以一时形成系统处理的地区可以采取分散式、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分散处理。对于一些垃圾要实行分类处理,定期收集,集中进行处理,杜绝随意乱仍。应对农村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大力整治农村的环境。

2.2加强对畜禽污染治理力度

畜禽养殖的污染主要是在养殖规划、厂址设置、养殖规模等方面的管理不合理造成的,所以针对这方面的污染,在建设规划之初就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科学选置、合理规划,同时对于养殖排泄物要进行综合的利用处理,或堆积有机肥,二次还田,也可以建设集中沼气池,为养殖生产及人们生活提供能源,既处理了污染,又发挥了废弃物的作用,一举两得,。

2.3加强对工业污染的防控

近些年来,工业的无序发展,对大自然掠夺式的开发,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连年的雾霾就是大自然对环境破坏行为的警示,农村是最后一片蓝天,绝不能再被污染。对于一些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和产能过剩项目一定要严控。对于一些已有的污染严重的企业能取缔的坚决取缔,同时推进技术改造,对现有的工业企业进行设备升级,完善污染的处理设备,降低排放污染量。

2.4 加强对现有的种植模式进行改革

在农业生产方面,要对现有的生产方式进行改革,推广新的生产形式,使用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实行测土培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尽量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以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精准施肥和缓释、控释化肥等技术。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广生态立体种养和资源综合利用,从源头及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产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排水设施,减少水土流失,控制农药及化肥不扩散、不流失、不形成面源污染。

2.5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工作

对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离不开全体农民的参与,农村是农民生活的主要场所,只有农民都积极参与了,才能产生综合的整治效果。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朋友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从内心真正意识到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及媒体形式,比如广播、电视、报低、网络、手机等工具,展开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提高农民朋友的思想意识,学习科谱知识,自觉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中来。

2.6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对于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治理的同时,要特别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矿产、旅游、林业等资源开发的同时,要根据自然情况做出科学的规划,一定以不破坏生态为前提。在农村环境治理的同时,要加强农村的绿化建设,提高农村的绿化率,比如村庄、庭院绿化和农田林网、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建设。另外还要加强农村的河道、水系的治理,提高河道的环境自净能力,完善排水设施,合理疏浚、科学清淤、保护生态,确保农村地区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作者简介:代立维,本科学历,延吉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村能源保护。

猜你喜欢
农村环境特点整治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