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县高中体育生基本现状的调查分析

2015-08-12 06:00桑晓翠聊城大学体育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5期
关键词:研究方法现状分析

桑晓翠(聊城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聊城 252059)

茌平县高中体育生基本现状的调查分析

桑晓翠
(聊城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聊城 252059)

摘 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应用越来越广泛,体育正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新制度的指导下,学生体育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锻炼了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为选拔后备优质人才提供了丰富资源。该文以茌平县3所高中体育生的总体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茌平县高中体育生的学习、训练、心理状况、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茌平县大部分体育生的训练年龄晚、训练项目相对狭窄、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文化课成绩不甚理想、专业教师学历不高、专业素质不高、指导方式欠妥。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以便于提高茌平县体育生的学习和训练效果,培养更加专业的高素质体育人才,更有力的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茌平县 高中体育生 现状分析 研究方法

1 选题意义

高中体育特长生指的是某一体育项目有特长的高中学生,是高考生中一个有特殊优势的群体。近年来,报考体育专业的考生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不仅为我国未来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体育教师资源,给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希望和曙光,也减缓了体育教师供应紧张的现状。对茌平县高中体育生的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提升茌平县高中体育生训练和学习的效率、解决高中体育生在学习和训练中面临的困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该文以茌平县一中、二中、三中85名体育生以及14名教练员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聊城大学图书馆网络资源,查询大量有关体育训练的书籍、文献,以及搜索中国知网获得与体育生有关的资料,较完整的掌握了有关体育方面的知识,为该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

2.2.2数据统计法

通过Excel表格对茌平县高中体育生学习、训练、教练员的基本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2.2.3问卷调查法

根据该研究的内容和目的对体育老师和体育生分别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以当面发放、填写及回收的形式,共发放问卷85份,回收85份,问卷回收率为100%,问卷有效率为100%。

2.2.4逻辑分析法

根据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找出目前茌平县高中体育生所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3 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茌平县高中体育考生的训练动机及参加体育训练的途径

体育生的训练初衷对考生掌握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训练规律起着重要作用。由表1可以看出:体育生参加体育运动训练是为了强身健体、增强体质的共18位,占调查总人数的19%;纯粹是出于兴趣爱好目的的有12位,占调查总人数的15%;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将来能够更好的从事体育事业的有50位,占调查总人数的62%;为了劳逸结合,以便更好的学习的共有5位,占调查总人数的4%。因此,可以看出,茌平县大部分体育生都是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才加入体育训练班。

表1 体育生训练动机

3.2茌平县高中体育生的各专项分布及男女比例情况

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茌平县体育生各专项的报考情况有21位体育考生报考排球专项,占调查总人数的23%;武术专项的报考人数为29人,占总人数的32%;田径和足球两项的报考人数较少,仅有4位,占总人数的4%。从考生的专项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茌平县高中体育的专项报考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此种现象主要因为在山东省体育测试中排球、体操、武术相对来说容易得高分。因此,报这几类专项的体育生人数越来越多;而报考田径、足球等专项的人数相对较少。

茌平县高中体育生男女比例状况如表3中所示,在90名参与调查的考生中,男生有72人,女生只有18人,女生只占调查总人数的20%。而男生占总人数的80%。男女考生的比例才达到4∶1。由于足球、篮球、田径项目对抗性、技战术要求比较高,所有没有女生报考该类运动项目。

女生人数较少的原因主要有:(1)女生在体育训练中容易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2)女生体育训练还会受到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3)一般体育类院校在录取时,基本上是按照男女3∶l的比例录取,在性别上会有差别对待。(4)由于体育项目对力量和耐力的要求都比较严格,在心理上女生容易对体育项目产生恐惧感。综合上述因素,导致女生不敢或不愿从事体育训练,由此造成了茌平县高中体育生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衡。

3.3茌平县高中学校体育设施器材配置情况分析

由表3可知,一中、三中(县城)和二中(农村)的体育场地设施差距较大,体育器材分布不合理、不均衡,场地和器械数量有限。三所中学体育场地情况较过去有所改善,基本具备了排球场、田径场、乒乓球场地、篮球场,也基本能够满足学生训练的需求。但由于训练设施需要保养与维护,有些场地很难得到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训练的正常进行。由于受场地大小的限制,有些项目没有充分的空间去练习,比如:有些武术项目会在篮球场上进行训练。

表2 茌平县高中体育生各专项分布及男女比例情况

3.4茌平县高中体育生文化课学习情况分析

由表4可知,在参与调查的90名高中体育生中,文化课成绩在良好以上的学生只有15人,只占总人数的15%;文化课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占绝大多数,一共有51人,占总人数的59%;文化课成绩较差的有23人,占总人数的26%。文化课一直是体育生最为薄弱的环节,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强度较大的训练后身体十分疲惫,较难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影响了文化课的成绩。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习环境对考生的文化课成绩也有很大影响。高中体育生进入班级学习文化课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体育考生分散到各个班级,跟其他非特长类学生一同学习文化课程;另一种是开设专门的体育班级,让所有体育考生集中学习文化课。如表4所示,在被调查的90名体育考生中,有71人以第一种形式,即插班学习的形式开展文化课程学习,这部分人数占总人数的78%;还有18人是以学校开设体育班级,集体学习文化课的形式进行学习,这类人占总人数22%。

3.5茌平县高中教练员基本情况的分析

由表5可得茌平县高中体育教练员的年龄结构:年龄在20~30岁的教师有5人,占总人数的38%;30~40岁年龄段的教师有8人,占总人数比重的54%,根据教练员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茌平县高中体育教练员呈现年轻化的特点,20~40岁之间的教练员所占比重对大,而中老年资深教练员人数较少,所占的比例只有7%,呈不均衡分布结构。男女教练员比例较大,近6∶1(86%∶14%),因此,男女教练员比例失调,分配不合理。

学历结构,有71%的体育教师为学士学位,有24%是由专升本而来,而在当今专业知识、信息日新月异的社会形式下,教练员应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等综合素质;教龄情况,有3~5年教龄经验的占40%左右,但具有5年以上的则甚少。因教练员的不确定性较大,教学不稳定,对其教学水平有一定影响。因此,学校应该提倡鼓励政策,提高专项教师的积极性,并组织教练员专业培训等提高教练员的专项水平。

表3 茌平县高中学校体育设施器材配置情况

表4 茌平高中体育生文化课学习情况调查

表5 茌平县高中教练员基本情况统计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从目前的现状来说,大部分高中体育考生从事体育运动训练的时间都不长。有的考生有一年的训练时间,而有的考生的训练时间甚至只有半年,这部分考生一般是在进入高三以后才开始集中进行体育训练。训练时间超过两年的考生绝大部分是高三复读生。体育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普遍偏低,一些考生文化课成绩不错但身体素质基础较差。学习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对学习方式适应能力差。学习与训练的矛盾始终影响着体育生的发展。不要盲目学习和训练,学校要重视资深教师的教学任务配备,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学校的体育器材设施应尽量全面、安全。

4.2建议

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与研究,对茌平县高中体育生的学习和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以下建议。

(1)拓宽学生学习项目的途径。这主要可以通过教练员平时对体育考生的分析、班主任长期的观察以及学校运动会选优等方式把身体素质和学习成绩都较好的学生加入到训练队中,以解决考生学习成绩差的现实。鼓励学生参加各种项目,在参加过程中发现自己更擅长的项目作为自己的体育专项,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学习专项上浪费太多时间以至于影响学习。

(2)提高教练员训练的素质,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据各个训练阶段制定出各阶段不同的训练计划。教练员要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解决,保证正常的学习和训练的有序进行,同时,教练员还要做好表率,能以身作则,和同学们同甘共苦。除此以外,教练员还应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加强沟通,多了解体育考生的文化课学习情况。调整好训练与学习的关系。教练员主动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把先进的运动训练理论及时的运用到训练中去。教练员还应该多与学生交流,更多的了解学生在训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他们分析问题的根源,以便于在以后的学习和训练中更加游刃有余,增强学生高考普体考试和高考的信心,能够更好地更轻松的学习、训练。

参考文献

[1]管格,邱晋军.高中体育特长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9):181.

[2]唐广锋.关于高考体育生短周期训练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2):288.

[3]秦艳玲.浅谈高考体育生心理训练方法及研究[J].华章,2011 (5):180-181.

[4]周景光.关于普通高中体育生体育高考训练的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248.

[5]陈礼建.河南省体育高考生学习与训练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2.

[6]崔海富.体育高考生的训练及管理[J].安徽教育,2006(8):43.

[7]刘厂永.周口市普通高中体育考生的现状分析[D].河南大学,2008:1-33.

[8]范晔.我国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育培养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学院,2010:6-57.

[9]黎宇明.谈广西体育高考排球专项考核标准[J].体育科技,2001 (2):70-73.

[10]赛音巴雅尔.体育专业高考生如何处理文化课与体育训练的关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999(S1):182.

[11]李艳,杨国强,翟纯林,等.浅谈心理训练对体育高考生的重要性[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5):27,49-50.

[12]卢洪辉.训练后的康复措施对体育高考生运动成绩影响的分析[J].体育科技,1998(4):77-78.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5(c)-0249-02

猜你喜欢
研究方法现状分析
新形势下现代医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