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坡县甘蔗产业发展探析

2015-08-15 00:48张玉发
云南农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甘蔗发展

张玉发,陆 英

(1.麻栗坡县农业执法大队,云南 麻栗坡 663600;2.麻栗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麻栗坡 663600)

麻栗坡县有耕地面积40593.33hm2,适宜植蔗面积10400hm2,占耕地面积的26%。“十二五”以来,县政府对甘蔗产业高度重视,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生产管理机构,并把甘蔗产业作为全县重点产业来抓。2014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2698.47 hm2,实现产值6800万元,蔗农种蔗年收入14000元。

1 发展现状

麻栗坡县自甘蔗产业发展工作启动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克服局部地区持续雾雨和干旱天气、风洪灾、雨雪霜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狠抓甘蔗产业发展。至2014年,全县共完成甘蔗种植面积2698.47hm2,占计划2666.67hm2的101%。其中,麻栗坡镇种植糖蔗303.47hm2,果蔗31.2 hm2;大坪镇种植糖蔗221.8hm2,果蔗81hm2;天保镇种植糖蔗366.21hm2,果蔗34.6hm2;猛硐乡种植糖蔗320.93hm2,果蔗39.07hm2;杨万乡种植糖蔗365.85hm2;六河乡种植糖蔗176.16hm2,果蔗37.17 hm2;下金厂乡种植糖蔗26.13hm2,果蔗20.53hm2;八布乡种植糖蔗301hm2;铁厂乡种植糖蔗25.4 hm2,果蔗27.93hm2;马街乡种植糖蔗85.07hm2,果蔗14.93hm2;董干镇种植糖蔗179.67hm2,果蔗40.33hm2。

2 措施

2.1 成立工作机构

按照《麻栗坡县甘蔗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县农科局局长为副组长的甘蔗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农科局,由局长任办公室主任,主抓甘蔗产业工作,分管副局长负责甘蔗产业的具体工作,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甘蔗产业发展宣传、甘蔗生产技术指导等工作,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确保甘蔗产业工作的有序进行。

2.2 制定发展规划

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麻栗坡县实际,认真规划制定了《麻栗坡县甘蔗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和“麻栗坡县2012-2016年蔗糖产业发展规划”“麻栗县高原特色农业2013-2020年发展规划(甘蔗产业)”,并印发各乡镇实施。

2.3 明确责任,实行年终考核制度

麻栗坡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甘蔗产业发展,将甘蔗产业列入全县重点项目,确定责任单位为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年初下达种植计划,年底对完成情况、产量产值等进行考核。

2.4 合同种植,实行价格联动机制

种植户与兴街糖厂签订种植合同,保底收购,同时实行糖蔗价格联动机制,根据甘蔗品种确定收购价格,正常情况下,糖价上涨就上调甘蔗收购价格,甘蔗市场价格下跌或受霜雪等自然灾害时,糖厂全部收购压榨,不降价压价。

2.5 实行种植保险,降低甘蔗种植风险

将甘蔗列入种植业保险范畴,每亩保险费47.5元,其中,中央及地方财政补贴38元,农户自担9.5元。种植保险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甘蔗种植的风险,增加了蔗农种植甘蔗的信心。

2.6 多措并举,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自抓甘蔗产业发展工作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宣传,正面引导,公司将扶持政策和栽种技术印成挂历、宣传册和光碟在全县各乡镇发放;县农科局还通过手机短信宣传种植甘蔗的相关扶持政策和种植技术。通过召开会议、发放宣传资料和现场讲解,让广大种植户对扶持政策和栽种技术有更全面的认识,也解除了广大农户对“销售问题”的后顾之忧。

2.7 强化技术措施,加大技术指导

抽调技术骨干组成技术指导组,在种植节令期进村入户,通过召开培训会、现场会以及分组分片负责的方法做好栽种技术指导,确保技术指导到位。

3 存在问题

3.1 对产业化发展认识不足

由于麻栗坡县是糖料蔗新植区,发展种植糖料蔗较晚,农户对发展糖料蔗种植这一新产业认识不足,顾虑重重,大多数农户持观望态度。带头种植的群众也只是试探性种植,待有了收益,下一种植季再多种;没有收益或收益少,下一种植季可能就要改种。此外,种植的地块多为土层薄、肥力差的坡地,种植不连片,零星分散,单产不高,运输困难,种植甘蔗经济效益低。

3.2 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条件差

大部分蔗区道路雨天通行条件较差,尤其是通村民小组道路以土路为主,晴通雨阻,田间大部分无机耕路,仅有极少部分畜力路,加之蔗区地形坡度大、石山多,地块分散,给整个砍运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只能看天气情况来调节整个砍运工作。

3.3 气候影响

初冬至次年3月的连续雾雨天气,绝大多数蔗区道路无法通达,给甘蔗运输带来很大困难,也严重制约了甘蔗的种植、砍收等农事操作,还影响到甘蔗的成熟和糖分积累。

3.4 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缺乏

麻栗坡县99.9%的地区都是山区,甘蔗的栽、种、管护和砍收全都是人工操作,生产成本大。受大量劳力外出务工的影响,劳动力严重不足,影响了甘蔗生产,种蔗效益明显下降,导致群众种植甘蔗的积极性不高。

3.5 管理粗放,种植效益不高

蔗农科技意识不强,种植不规范;中耕管理滞后,重栽轻管,管理粗放,效益不高。

3.6 产业争地现象突出

甘蔗产业与其他产业(如咖啡、香蕉、烤烟等)相互争地,矛盾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甘蔗产业的发展。

3.7 组织管理不当

糖厂对砍运规划、组织管理经验不足,导致在部分地区出现甘蔗砍收不及时,或者是甘蔗运不出来蔗种拉不进去的现象。

4 对策措施

1)加强产业发展宣传工作,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加大甘蔗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等宣传,提高蔗农植蔗积极性。大力发展甘蔗种植,着重引导蔗农加强中耕管理,加强对病、虫、草、鼠害的防治工作,提高单产,实现种植一亩、有效益一亩的目标,增加植蔗效益,打消蔗农顾虑,增强蔗农种蔗信心,让农户自觉自愿地拿出好田好地种植甘蔗,为下一步的规模发展奠定基础。

2)提前做好蔗区道路的建设计划和维护方案,为糖蔗入榨和蔗种调运打好基础。

3)做好相关糖蔗砍收政策的宣传并严格执行,杜绝无票砍蔗现象,以免给运输工作带来压力和困难,导致砍好的甘蔗无法及时拉运,影响群众的种植积极性。

4)做好后期的管理工作,认真宣传种植技术和砍收政策,确保种植质量,稳步推进麻栗坡县的甘蔗产业发展。

5)加大蔗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结合蔗区发展实际,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同时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高稳产农田地建设、蔗区道路建设等方面入手,鼓励蔗农投资和投工投劳,积极参与蔗区道路修建和管护,着力改善蔗区基础设施条件。

6)出台优惠政策。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对种植户给予种植补助,鼓励甘蔗下田、连片种植,提高单产、提高效益。

7)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改善蔗区交通、水利、耕作等基础设施条件,主要是加大蔗区道路建设力度,提高路面等级,降低运输成本。其次是加大机械化耕作的推广力度,减少劳动力投入成本。

8)提高甘蔗收购价格。提高收购价格是根本,可以刺激农户种蔗的积极性,扩大种植面积,保证原料蔗的入厂压榨,从长远考虑,建议甘蔗收购价格提高到每吨500~550元。

9)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种植效益。一是要加强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高糖、高产品种。二是加强实用技术培训,把科技培训贯穿于整个产业发展过程,提高甘蔗生产水平,提高总产量。三是建设良种繁育基地,优化甘蔗品种结构,确保蔗种供应安全。

[1]邓军,张跃彬.云南甘蔗产业发展现状与“十二五”发展[J].中国糖料,2011(2):75-76.

[2]贺承香.文山甘蔗产业现状调查与思考[J].云南农业,2014(6):49-50.

猜你喜欢
甘蔗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甘蔗的问题
甜甜的甘蔗
吃甘蔗
吃甘蔗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黑熊吃甘蔗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