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师职业信念教育的现实意义

2015-08-15 00:50陈彩林
语文学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教师职业护照

○陈彩林

(玉林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什么是教师职业信念(professional belief of teachers)?研究者认为,教师职业信念是指教师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在教师劳动价值方面所产生的坚信不疑的态度。[1]作为职前教师的师范生对于未来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正处在从他律到自律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职业信念起着重要的作用。较为坚定、科学的教师职业信念会产生一种取向未来教师职业的从他律到自律的最内在的唤醒力量,促使他们对教育劳动、教师职业产生正确的理性认识,激发学习热情,进而自觉以合格教师的职业要求形成有针对性的学习与行为自律,有意识打造自身素质,主动迈向教师意义世界,最终在大学学习与未来职业之间形成有效的对接、良好的互应与双向的促进。

作为师范院校,其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最突出办学特色就体现在以培养未来教师为鲜明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之中。而师范生教师职业信念在办学实践中有效形成,并由此展现出其良好的精神风貌、言行举止与职前教师的特有素质,特别是表现出突出的教师职业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正是衡量一所师范院校教育水平与质量的重要标尺。正如J·考尔德海德所言,职业信念在其专业化发展中“居于核心位置,统摄着教师的其他方面的品质”。[2]但是,在现实师范教育中,对于这一最核心的师范生素质培养往往出现盲区,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重专业知识学习,轻教师职业信念教育。相当一部分师范生的学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大学毕业证书,而不是着眼于未来的教师职业诉求。在很大程度上,师范生的专业学习并没有与未来职业紧紧对接,这影响了专业知识向专业素质的转化。事实上,师范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要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教师职业素质,转化的关键正在于自身的教师职业信念,因为死知识转化为活能力的关键在于主体的自觉与自为,而教师职业信念不仅可以使师范生对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产生自觉,而且还可以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实现在未来职业中的自为。事实表明,因为有大学毕业证这样一个外在的目标,师范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上是现实的、明确的,但是对于内在的教师职业信念很大程度上是不明确的,往往处于虚化状态,缺少落实的硬措施。

其二,重专业技能培训,轻教师职业信念教育。很多师范院校在落实普通话、三笔字等教师专业技能方面措施是明确的。但是,对于师范生教师职业信念教育往往缺乏有效的措施。对于专业技能,师范生往往将注意力放在教师资格证上,而对自身的教师职业信念缺少关注。事实上,任何专业技能如果不注入人文内涵都将变成僵死的技艺,而失去现实关怀品格。在师范生培养上,我们缺乏在专业技能与教师意义世界之间的接通,而这种贯通的桥梁正是教师职业信念。

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显示出当前师范生教育的简单化问题,即往往把师范生的培养突出放在两证(大学毕业证、教师资格证)上,缺少丰富的人文内涵。事实上,复合型人才的综合素质首先体现在较高的人文素质上,特别是教师这一职业,对于人的人文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教育教学工作要处于积极的状态,没有教师职业信念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它是教师工作主动性、开拓性最内在化的精神动力。当前,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这不仅仅显示出现实就业压力大,更显示出大学生自身素质存在问题。就师范生而言,在很大程度上现实师范教育还未能通过教师职业信念教育的有效实施,建立起师范生内在学习与行为的激励机制,从而在大学学习与未来职业之间互为激发。因此,有必要以教师职业信念教育为带动构建师范院校师范生素质培养的内在激励机制,就像郭元祥呼吁的那样“与其说‘救救孩子’,不如说‘救救信念’”。[3]

20 世纪80 年代末,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专家柯林·博尔提出未来人应获得的三本护照:第一本是学术性(基础文化知识)的;第二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是证明个人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柯林·博尔等人这样描述这种有个人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人:“他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有信心而不是朝三暮四的,有主见而不总依赖着他人”。“第三本教育护照”正是我国21 世纪的重要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导向,被提到与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就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培养而言,前两本护照是极为明确的,第一本教育护照的硬件就是证明各门专业课程学习合格的大学毕业证,第二本教育护照的硬件就是证明符合从事教师职业条件的教师资格证,而第三本教育护照也是最能证明一个人是否具备成功素养的护照往往处于虚置状态。事实上,打造师范院校师范生的“第三本教育护照”与学术性的“第一本教育护照”、职业性的“第二本教育护照”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激发的。有效培育、提升师范生的个人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正是师范生专业学术学习与教师技能学习最具效能的内在激励机制,而将第一、二本教育护照有效转化为第三本教育护照也正是师范生教育的价值体现。就师范生而言,三者之间的关节点正在于彰显师范生主体意识的教师职业信念。因此,以教师职业信念教育为突破口培育、提升师范生的个人事业心和开拓技能,以此内在性地激活师范生的学术性专业学习与职业性技能学习,实则是师范院校极具针对性与现实意义的教学改革工程。

相对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师职业信念教育尤为必要。自2007 年起,为了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国家开始在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此举既显示出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更显示出国家对提高师范教育质量更高的期待与更高的要求。这批免费师范生群体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较之于其他师范生群体,他们显示出了相对较高的教师职业认同感。但是,这一免费师范生群体毕竟是师范生群体中的极少数。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的师范生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的比例并不高。有研究者以北京师范大学为研究对象,发现该校毕业的师范生从教师职业的比例还不到三分之一。[4]有国家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带动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比例不高的现实显示出我国师范教育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方面,对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师范生教育而言,师范生教师职业信念教育也是一个短板。一个人从事某项职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自我的意志与意愿,内在折射的正是对于此职业的自我信念。这些师范生毕业后不从事教师职业,其原因除了外在的经济、家庭等因素以外,也同时表明他们内在对于教师职业并没有强烈的意愿,即并没有形成教师职业信念。另一方面,既然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比例不高,那么也就折射出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其实是我国从事教师职业的最主要职前群体。因此,在国家政策扶持度、享受度与大学层级吸引度相对低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情况下,作为教师职业最主要的职前群体,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师职业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就更为凸显。从这一角度讲,能否有效落实、提升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的教师职业信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基于上述情势,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师职业信念教育凸显出以下现实意义:

一是有利于确立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师范意识。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反常的师范生教育现实状况,那就是虽然师范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未来教师的重要使命,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学生报考师范院校并不是出于对教师职业的向往,未来就业更不是以从事教师职业为目的。很多师范生报考师范院校,选择师范专业,往往是出于升学、经济、家庭等教师职业以外因素的考虑,对于自身的师范生身份并没有较强的自觉意识,对于未来的教师职业并没有突出的价值感与心理期待。因此,师范生培养的首要任务并不是专业技能,而是专业意识、专业精神。事实上,师范生区别于其他大学生的关键首在于鲜明的师范专业意识与专业精神,否则他们对于师范专业技能的学习也将处于盲目或是消极状态,而确立师范生的师范意识必须从教师职业信念教育入手。正如有研究者论述的那样,“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职业信念是人们从事教师职业的重要动机之一,特别是当一个人对于教师的劳动价值尚未完全认识清楚的时候,教师职业信念就成为他赖以从事教育劳动的支柱和指南。而当他具备了坚定而科学的教师职业信念之后,这种信念就会对他的教育生涯产生深远而稳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投身于教育事业的方向性、原则性和坚定性。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能形成坚定而科学的教师职业信念,他就难以具备热爱教育事业之心,也难以在教育劳动中产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5]如果通过教师职业信念教育使师范生感受到教育世界的意义感、价值感,就会极大促成他们的师范意识,使之对于自身的师范生身份处于自觉自主的精神状态。

二是有利于激发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的专业学习。在现实师范教育中,我们同时也注意到相当程度的师范生对于自己的专业学习缺少热情,提不起精神,没有兴趣。主要原因是对于未来的教师职业没有形成信念。自身教师职业信念的缺失导致相当数量的师范生在大学师范专业学习中体验不到快乐感。任何专业学习如果失去或是体验不到快乐源,此时的专业学习便全然是一种身体和精神的负累,枯燥而乏味。对于师范生而言,激发快乐源的关键就在于教师职业信念,因为这种信念本身是建筑在对于教师职业的意义感与价值感之上,而人最内在的精神快乐就是对自己的现实选择体验到独特的意义感与价值感。因此,从教师职业信念教育入手,就会在师范生的内心形成一种对未来教师职业的精神冲力,进而对自己的专业学习产生积极的向往。

三是有利于提升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一旦主体形成了自己的职业信念,他就会对于自己职业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更高的内心期待。事实上,具有鲜明师范意识的师范生在言行举止上较之于其他大学生是有着明显区别的,那种行为示范感较之于其他群体更高。与此同时,对于自己的专业技能也相应形成了自觉的自我强化意识,因为一个人的职业综合素质是以自己的职业信念为统领的。同样,师范生一旦形成自己的教师职业信念,在现实学习中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在师范生的教学实训环节表现得尤为明显,那些形成教师职业信念的师范生较之于教师职业信念薄弱的同学仅在与学生的交流上就表现出更高的期待、热情与努力,得到实习岗位评价较高的师范生正是这一部分同学。

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在时代发展中凸显出鲜明的师范性、地方性与应用性。为了使这一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特色落到实处,我们有必要找到一个具体而有效的抓手。诚如卡西尔所说:“我们首先要找到一个正确的,能够引导我们对经验材料作出恰当合理解释的逻辑出发点。”[6]上述师范生教育的实际情况表明,师范生教师职业信念教育正是落实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特色的恰当的“逻辑出发点”。

[1]王卫东.教师职业信念问题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4).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郭元祥.感悟“教师人生”[N].中国教育报,2006-02-20.

[4]熊丙奇.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事后议论”[N].科学时报,2007-06-19.

[5]王卫东.教师职业信念问题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4).

[6](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李化梅,译.西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教师职业护照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如果护照快过期,如何保住有效签证?各国规定有不同
地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探索
浅谈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
2016全球护照排行榜
护照力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