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配方施肥对秃杉人工幼林生长的影响

2015-08-15 06:11韦景成黄承标班华东陶大燕龙永东覃广战
河南林业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幼林冠幅样地

韦景成,黄承标,班华东,陶大燕,龙永东,覃广战

(1.广西天峨县高楼山林场,广西 天峨 547300;2.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5)

秃杉(Taiwania flousiana)属杉科台湾杉属,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珍稀植物,起源古老,为第3 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树种,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天然分布于我国湖北省西南部、贵州省东南部及云南省西部,垂直分布于800~2 500 m 地段上[1]。有关秃杉研究文献,经过对CNKI 数据库查询,共收索到研究论文450 篇。这些论文主要是从秃杉的生物学特性、分布规律、种源试验、育苗与栽培技术,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进行了报道[2-14]。但是,对于秃杉幼林期的施肥试验却少见报道。林木施肥是人们有意识地将某种有机或无机的营养物质施入土壤中或喷施在植物体上,以改善林木营养状况和促进林木生长, 达到优质、高产、高效、低成本的营林目的,这一措施已成为速生丰产林培育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措施[15]。根据秃杉幼林期生长较缓慢等特点,采取不同配方施肥试验,探讨施肥对秃杉幼林期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该区秃杉的引种栽培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和基础数据。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桂西天峨县高楼山林场境内,东经106°67′72″~106°68′59″,北纬24°76′44″~24°77′69″,与乐业县东部边境相接,境内高楼山是天峨县最高的山峰,主峰海拔1 419 m。根据邻近地域的乐业县气象站资料记载,历年平均气温16.3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2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 7.5 ℃;年极端最高气温为 33.4 ℃,最低气温为 -6.5 ℃;历年平均降雨量 1 372.0 mm,其中5~10月占全年总雨量的85.2%;年平均蒸发量为968.4 mm,其中除夏季(6~10月)小于平均降雨量外,其他各月均大于平均降雨量;年平均日照时数 1 440.3 h;年平均相对湿度83%,年平均有霜期为 9.7 d;年平均风速1.9 m/s。土壤以沙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土层厚度40~120 cm。

研究区原植被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经过采伐后进行林地清理炼山营造秃杉人工林。造林后第3年林地灌木和草本植物进行调查,其中:灌木主要有盐肤木(Rhus chinenesis)、毛桐(Mallotus barbatus)、华南毛柃(Eurya ciliate)、杜茎山(Maesa japonica)、木姜子(Lauraceae pungens)等,高度0.3~1.5 m,盖度20%左右;草本主要有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狗脊(Woodwordia japonica)、竹叶草(Oplismenus compositus)、蔓生莠竹(Microstegium vegans)、凤丫蕨(Coniogramme japonica)等,高度0.3~1.0 m,盖度80%左右。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材料

肥料配比养分含量方面:配比肥A 为氮25.5%、磷5.3%、钾6.0%、硫酸铜0.2%、硫酸锌0.5%、硼砂1%;配比肥B 为氮20.9%、磷6.0%、钾9.0%、硫酸铜0.2%、硫酸锌0.5%、硼砂1%;配比肥C 为氮磷钾复合肥,总量为≥48%。

2.2 试验方法

在海拔900~1 200 m 地段上,按配比肥A、配比肥B、配比肥C 和对照ck(不施肥)进行试验设计[16],每个处理,重复3个样地(即下坡、中坡、上坡),共12个样地,每个样地67 株,样地之间相隔5 m 以上。 各样地面积分别为20 m×20 m。原植被为杉木采伐迹地,经过炼山清理林地后,采取穴垦整地方法,种植穴规格为50 cm×40 cm×30 cm,株行距2 m×3 m,密度1 667 株/hm2。造林苗木为1年生营养杯苗,于2011年3月造林,造林后第2年(2012年7月)进行第1 次扩坎抚育与施肥,施肥量200 g/株;第3年(2013年5月) 进行第2 次扩坎抚育与施肥,施肥量300 g/株;对照样地均采取同步扩坎抚育。2014年11月,林龄4年时测定其树高、地径、冠幅等。

2.3 数据处理方法

利用 Microsoft Excel 软件、SPSS 软件进行试验数据的统计检验、方差分析和统计计算工作。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配方施肥对地径生长的影响

由表1 看出,不同配方施肥秃杉地径平均生长量变动在7.12~8.33 cm 之间,变异系数在0.98 %~1.08 % 范围内,显示出配方B > 配方C > 配方A 的规律。就配方施肥与不施肥(ck)而言,配方施肥处理的均高于对照,其中配方B 比对照高达17.0%。经过单因子方差分析,得出各试验处理间的F = 169.5 563 > F0.01= 7.5 910。说明各试验处理之间对秃杉地径生长的影响极显著。

3.2 不同配方施肥对树高生长的影响

由表2 可看出,不同配方施肥处理秃杉树高平均生长量变动在2.86~3.59 m 之间,变异系数在3.20%~10.31% 范围内,显示出配方B>配方C>配方A 的规律。就不同配方施肥与不施肥(ck)处理而言,除配方A 低于对照外,其他配方施肥处理的均高于对照,其中配方B 比对照高25.5%。经过单因子方差分析,得出各试验处理之间的F = 6.4955>F0.05= 4.0662。说明各试验处理之间对树高生长的影响也较显著。

3.3 不同配方施肥对冠幅生长的影响

由表3 可看出,不同配方施肥秃杉冠幅平均生长量变动在 1.92~2.39 m2之间,变异系数在1.75%~18.00 % 范围内,显示出配方B>配方C>配方A 的规律。就配方施肥与对照处理而言,配方施肥处理的均高于对照,其中配方B 比对照高达24.5%。这一规律大致与径高生长的变化趋势相近似。经过单因子方差分析,得出各试验处理之间的F = 5.9 772>F0.05= 4.0 662。说明各试验处理之间对冠幅生长也有显著的影响。

表1 不同配方施肥秃杉幼林地径生长的比较

表2 不同配方施肥秃杉幼林树高生长的比较

表3 不同配方施肥秃杉幼林冠幅生长的比较

4 小结

通过采用3 种肥料配方对秃杉幼林生长的施肥对比试验,至秃杉4 a 生时,其林分平均地径为7.12~8.33 cm,平均树高为2.86~3.59 m,平均冠幅为1.92~2.39 m2。通过方差分析,筛选出配方B(氮20.9%、磷6.0%、钾9.0%、硫酸铜0.2%、硫酸锌0.5%、硼砂1%)对秃杉幼林生长的影响效果较好。

研究中发现,有关秃杉幼林施肥研究方面,目前在我国研究极少。众所周知,由于地理区域、土壤类型与气候条件等环境的差异,会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林木生长的效果。本文是重复样地实测的真实数据,但研究的时间较短,所得出的效果仅仅是初步的,还需要待以长期的监测研究。

[1]王挺良. 秃杉[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2]陈志阳,杨宁,姚先铭,等.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生活史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J]. 生态学报,2012,32(7):2 158-2 167.

[3]陈建新,王明怀,殷祚云,等.广东省秃杉引种栽培效果及栽培区划分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2,15(4):399-405.

[4]张新华,鄢洪星,王律军,等.豫南引种秃杉生长规律研究[J]. 河南林业科技,2011,31(3):18-20.

[5]王明怀,陈建新,殷祚云,等.广东省引种秃杉与杉木、柳杉对比试验[J]. 广东林业科技,2003,19(1):18-21.

[6]岳元彦.秃杉人工林施肥效应试验初报[J],林业调查规划.2014,39(2):117-120.

[7]贾生华,王友玉,甘玉英.秃杉引种造林试验[J]. 江苏林业科技,2006,33(3):23-24.

[8]李性苑,李旭光,李东平.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生态学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3):334-337.

[9]章健,徐英宏,唐宁.秃杉不同种源苗期及幼林生长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5):784-785.

[10]钱建新.秃杉抚育间伐初步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09,36(2):235-237.

[11]黄承标,曹继钊,吴庆标,等.秃杉林与杉木连栽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及林木生长量比较[J]. 林业科学,2010,46(4):1-7.

[12]赵峰.贵州雷公山秃杉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17-23.

[13]吉灵波,许彦红,李骄,等.腾冲县秃杉人工林立地条件与林分生长关系分析[J]. 林业调查规划,2014,39(2):147-154.

[14]杨宁,邹冬生,杨满元,等.贵州雷公山秃杉的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J]. 西北植物学报, 2011,31(10):2 100- 2 105.

[15]吴立潮,胡日利.林木计量施肥研究动态[J]. 中南林学院学报,1998,18(2):57-61.

[16]续九如,黄智慧. 林业试验验设计[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幼林冠幅样地
森林资源监测地面固定样地优化研究
城市绿地微环境对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峨眉含笑
额尔古纳市兴安落叶松中龄林植被碳储量研究
施肥对三江平原丘陵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中龄林单木树冠圆满度影响
快乐佳县人
昆明市主要绿化树种阈值测定与分析
基于角尺度模型的林业样地空间结构分析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