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践与研究——以会计专业教学团队为例

2015-08-15 00:55胡志华吴松华镇咸辉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院校人才

胡志华 吴松华 镇咸辉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咸宁 437100

0 引言

从当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来看,存在师资力量上不足,部分教师教学任务的繁重,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等问题,导致其教学实践和团队建设效果不理想。在科技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仍遵循传统的课程教学组织模式与教师管理体系,教学方式落后,教学过程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并能够容易导致学生实践能力难以与企业的要求相匹配,从而造成人才浪费。此时,就要求高职教育要以改良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促进专业教学团队的构建。通过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团队构建,不仅能够有效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同时还可以从整体上为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改革提供参考,促进高职院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1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所谓教学团队,是指一个由数个教师个体组成的才能互补、团结和谐的教师队伍,在这个队伍中的每个成员都具有共同的教书育人的远大目标,相互承担责任,并且具有明确的分工协作和统一的标准。其主要作用在于提高组织的绩效。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是教学团队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将以专业作为载体,围绕专业建设和改革为核心和目标,具有专兼结合的特点。

1.1 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对于教师来说,他的专业发展单纯的依靠个人的学习和探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来提高自己,在这里教师团队就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拓展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资源和方式的来源,同时还可以借鉴其他人的经验,或者通过与其他成员的探讨来促进共同进步,实现教师的知识、技能、经验的交流和共享,从而充分发挥教师团队的重要作用。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从“新教师”向“老教师”和“骨干教师”过渡和转化,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老教师“传、帮、带”等作用,使青年教师逐步成熟,成为教学的骨干。而老年教师也需要在与青年教师的知识共享中,吸取新的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自身所固有的老观念和陈旧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除此之外,现阶段高职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存在实训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能力的不足的问题,而兼职教师则存在教学技艺不足和理论水平有限等问题,通过高职会计专业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结合和相互学习,能够使双方互取所长,补己之短,从而促进专职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兼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高素质发展。总的来说,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可以帮助高职院校的教师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发展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并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者。

1.2 能够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课程的改革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都非常关注人才质量的提高,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不仅是教学的任务,同时也是教学的目标,不断的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高人才质量,虽然通过改革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成效并不是非常显著。在课程改革中,要想实现新的突破和进步,就必须要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尤其是在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中,更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在人才的培养中要以就业为目的,按照企业人才的标准来进行人才培养,对课程内容、体系等进行完善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这也对高职院校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出了要求。通过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高职院校会计教师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同时还可以通过教师之间的较量和沟通来互相学习,由集体来进行教材、讲义以及多媒体课件的编写和制作,并且在沟通中来交流课堂教学技巧、课外辅导答疑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并不断融入新的思想和方法,从而形成规范的专业教学资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教师能力和人才质量的提高,同时对于促进高职院校课程的改革也具有积极意义。

1.3 是实现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其现阶段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提出以就业为指导来对专业进行重新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些都是建立在高技能、高能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上的。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校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会由多个教师进行教学,容易导致学生素质不稳定或者知识出现断层。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今后的人才培养中,必须要强调教学团队成员在工作中的配合与协作,以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为任务,通过内部的沟通、整合,加强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从而构建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相互协作的教学团队,使其与学校和社会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改变多年来会计专业学生校外实习难的局面。

1.4 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当今社会,各种知识和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社会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教学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学团队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在团队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共同合作的关系,通过合作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通过必要的协调来提高团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1]。与此同时,还要对教师队伍的结构比例进行合理设置,避免在年龄、知识、资质等各方面出现断层的现象,使其在年龄、资质、知识、专兼职等结构上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成员的优势,并通过加强成员之间的配合和协作促进共同提高,从而有效加强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

2 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师资力量与相应的需要存在较大的差距,很多教师都是外聘的,没有形成自己的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会计专业的长期稳定的教学与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也难以满足对高质量的教学需求。会计专业对教师综合知识的要求很高,由于自身教师资历上的欠缺导致教学过程中不得不大量聘请外部的有经验的教师或从业人员,对内部教师的综合培训水平不足,造成了成本与人才的浪费。

2.2 团队成员缺少沟通和合作

在各高校发展过程中,教师研究专业相关的课题、增强专业的科研力量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要对其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虽然大多数专业教学团队成员能互相配合完成工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团队在沟通中出现沟通障碍,互相指责等问题,从而使成员之间的交流想法非常浮于表面,有的即使事沟通了也只是为了完成自己分内工作,内部的互补性的合作研究很少[2]。

2.3 教学团队结构不合理

从现阶段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来看,还存在结构不合理,结构松散以及稳定性差等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工作在企业的发展中必不可少,优秀的会计人员在企业都会受到领导的重视,再加上会计的工作量大,时间观念强,因此就使得会计人员中很少会有人愿意担当兼职教师。并且会计人员担当院校兼职属于个人行为,很多时候都不会得到企业的支持,因此就使高职院校在聘请优秀的会计人员方面遭受了很大的障碍。会计专业兼职教师流动性大,导致其团队不稳定,结构也不合理[3]。二是由于会计专业招生一直呈上升趋势,使教师的工作量随之增加,很多教师不能在企业中挂职锻炼,导致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没有合适的机会得以强化,也就难以教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

3 有效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措施分析

3.1 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给予正确的认识

以共同的目标为基础,实现有效的合作和交流,这就是团队的特点和本质。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团队中,每一个成员都是为了实现高素质会计人才培养为目标组织起来的一个团体,因此必须要充分发挥共同体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目标、人、定位、权限、计划是团队的五个构成要素,其中最主要的是目标,只有有了共同的目标才能够真正的为团队发展提供动力,否则就失去了团队存在的价值。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中,必须要以推进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改革为目标,在团队中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积极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的创新和提高,并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完善会计专业教育的组织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4]。

3.2 优化教学团队的结构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团队必须要有专业的、具有教学经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理念的带头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支由若干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首先,提出在人才引入方面要积极引进高端专业带头人,采用一名教师和一名企业高层人才的“双带头人”制度,从而提高团队水平。其次,在团队建设中,要重视教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挥。现在很多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师都是重点院校毕业的硕士生或者研究生,甚至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引入了博士生。为了充分发挥这些人才的作用,高校要与其他院校和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教师的沟通、交流以及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从而有效促进他们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5]。除此之外,在教学团队的年龄构成方面,要求团队要兼具稳定性和流动性。在团队的组建中不仅要有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教师,有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还要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三种优势相结合,并对各个年龄段的人数进行较为平均的分配,从而避免出现断层现象,有利于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3.3 打造团队精神,加强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团队精神是团队构建的核心,团队作用能否发挥,不仅与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团队的合理性相关,同时也与团队精神的培养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针对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团队中存在结构松散、缺乏凝聚力等问题,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要对团队的共同目标以及成员的分工进行明确,以团队精神为核心,构建一个协同合作的团体,形成和谐、友好、共同促进的良好氛围,避免产生各种冲突;发挥团队带头人的核心作用,把团队的成员团结起来,形成一个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团队[6]。

4 结束语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会计专业人才,它不仅要求学生必须要具有专业会计知识,同时还要具有较强实践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要想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就必须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做支撑。在新时期,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作为一种新提出的教学改革,它是高等教育体系实现教学模式与教学质量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中具有决定性意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专业内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导致专业教学水平比较低。现在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大院校重点尝试开展,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看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同时要将这一功能与实际教学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构建科学的专业教学团队,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推动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职教育不断进步。

[1]华坚.以专业教学团队推进高职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1,(6):89-90,25.

[2]杨进发.民办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1,(35):66-67.

[3]李津.国家级高职骨干校的校企合作模式[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4,(1):84-86.

[4]刘跃群,杨娟.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内部环境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5):13-15.

[5]黄超.“双师”队伍建设在我校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考试周刊,2014,(60):12-12.

[6]顾京,陈桂梅.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8):66-67.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