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服务需求及其长期护理服务研究

2015-08-15 00:43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9期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机构

(湖北省枣阳市妇幼保健院 湖北枣阳 441200)

1 引言

随着我国老年化时代的来临,庞大的老龄人口将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和巨大的压力。我国老年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到21世纪中叶,“如何养老”将成为政府的巨大挑战,这就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积极应对国家老龄化问题。护理是一门专业助人服务的学科,对老年人的护理除了对老年人进行日常的生活照顾,给出专业化的养老指导,提供专业化的医疗护理服务,帮助老人恢复健康,缓解老年人机体功能的衰退,并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养和照顾的能力。对老人进行医疗护理服务包括正式和非正式医疗服务,专业化的服务在养老服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养老服务的需求现状,找出养老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长期护理服务政策建议。

进入21世纪,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养老问题更加突出,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老龄化人发展将会出现老年人口增长快,规模大;高龄、失能老人增速加快,社会经济负担重;农村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数量加速;未富先老等特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将呈现出老年人口增长快,规模大;高龄、失能老人增长快,社会负担重;农村老龄问题突出;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加速;未富先老矛盾凸显五个特点。

2 长期护理服务需求及其存在问题

2.1 我国长期护理服务需求

我国现阶段,对老年人提供照顾主要是通过对老年人进行家政服务和护理专业照顾,配偶和子女照顾,养老机构服务,社会提供照顾,但这些所占有的比例较低,更多有需要照顾的老年人并没有得到照顾。另外随着老年人机能老化,老年人的疾病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病、脑血管病等疾病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庞大的老年群体,对医疗卫生保健提醒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长期护理服务提出了巨大的需求。

我国政府很早就意识到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并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的依靠家庭子女进行赡养的模式,无论是从经济还是精力上虽然在政策上给与了较大的倾斜的,但是依然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建立长期护理服务模式,通过政府主导,引入社会资源投入,培育长期护理服务市场,对民政、福利、医疗等各类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形成“家庭-社区-机构”三维一体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满足养老需求。

2.2 缺乏长期护理的保障机制

国外的长期护理服务,不仅有法律法规、社会保障机制、财政支持等优势,而且通过与专业的机构合作,形成了技术层面的规范和标准,在完善的监管体系下,长期护理机构能够独立的进行发展运作。而我国在长期护理服务方面,发展时间晚,无论是从行政管理,还是技术保障都尚未建立其完善的机制。

2.3 长期护理服务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需要不同形式长期护理的老年人大约有5000万人,但社会化养老床位仅有1%,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服务的社会机构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另外长期护理专业人员比例较低,不能满足老年人长期护理的需求。

2.4 社区功能尚不健全

虽然我国医疗改革还在不断的推进,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仍然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而且其重点并不是社区养老服务,而是社区的公共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在对老年人的长期护理方面认知不足,还停留在义务和福利服务上,无法形成长期护理的供给模式。

3 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的对策

3.1 建立长期护理保障机制

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推动长期护理服务的健康持续发展,基于我国国情,建立一个具有充足资金来源,保障体系完善,服务管理社会化的长期护理机制,将会对我国长期护理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之后,对老年人进行长期照顾服务的体现才逐步建立起来,这并不是说一定要将养老、医疗体系建立后才能建立长期照料体现,要不然许多老年人将无法生存下去。

3.2 探索适合国情的长期护理服务模式

长期护理服务模式主要是通过机构-社区-居家一体化的形式,合理利用社会和政府资源,大力发展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三者相互补充。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一方面引进各类社会资源,对长期护理服务进行模式构建,多元化的发展护理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医疗和养老等机构的联动关系,对老年人的护理服务需求进行评估,科学合理的对各类需求进行资源分配。

3.3 提高长期护理专业机构的服务能力

首先,要统筹各方面的服务资源,加大护理服务的覆盖面,其次要保障对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照顾,提高对老年人的长期服务护理水平。积极宣传长期护理服务理念,提高护理服务的专业性,逐步规范家庭、社区和机构的服务水平,对服务人员及时进行管理与培训,形成良好的培训体系。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注重对老年人基础数据的统计,融入先进的管理思想,做好社区和机构的管理与控制,保证长期护理的质量水平。

许多发达国家正在对如何建立长期护理服务体系进行探索和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效,我们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更好的应对老龄化的挑战。

[1]王新刚,曹旭华.我院2010年度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及对策 [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3):301-302.

[2]郝希山.优质护理服务引领学科发展之路 [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0): 5-6.

猜你喜欢
老龄化养老机构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