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尝试

2015-08-15 00:43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9期
关键词:水温探究性师生关系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中学 江苏苏州 215212)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课程理念,其宗旨是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也是不断探究的过程。因此,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下面,我就来谈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探究性学习的做法。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的出现会激活思维,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回答,“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而使学生思维从疑问开始,惊奇开始,兴趣从好奇、好胜产生。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例如,探究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时,我先展示了五张不同刘翔跨栏的图片,学生看到刘翔后显得比较兴奋,然后让学生阅读一段资料。北京时间2004年8月28日凌晨,在希腊奥运会男子110米栏的决赛中,中国运动员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记录,同时也追平了世界记录,成为第一个获得奥运会田径金牌的中国男选手。他获得冠军,仅仅是他的运动系统非常发达吗?为什么?总之,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才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让他们轻松愉快地走进课堂,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新知识。

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探究氛围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 使学生大胆质疑、敢想、敢做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就如肥沃的土壤,开展探究性学习就像一粒种子。只有在肥沃的土壤里萌发的种子才能茁壮成长。如,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前,我讲了一个小故事:项羽被刘邦打败,本想渡江、重整旗鼓与江东父老准备东山再起,但逃到乌江边时,发现江边上的蚂蚁排了四个大字:“项羽必亡”,当时项羽兵败,心情沮丧,又见连小小的蚂蚁都在诅咒自己,更加心灰意冷,觉得天要亡我,这是天意,便剑刎乌江,为后人流下了千古遗憾。我刚一讲完,一个学生就大声地说,不是天意,是刘邦用的计策,四个大字是用糖写的。讲故事不但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还可使学生的情感处于一种积极状态,增加学生的动力和情趣,可大大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全新的师生关系,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这一主体,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使他们的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苦学”变成“乐学”。老师应该严而有度,而不是高高在上,应先敞开心扉真心和他们交流,这样他们才会真心喜欢你,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性意识萌动,对性知识开始感兴趣,同时对自己身体形态和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产生一些疑惑,一些神秘感。我经常看到初二的一些学生在还没学到《人的生殖》这部分内容时,一个人在那里看起来,但真正课堂上讲时,让他们说出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时,他们显得比较害羞,课堂气氛就紧张起来了。这时我以大方亲切的态度进行引导,这些器官是我们人体的组成部分,我们当中的某些人以后要当医生,有的男同学还要当妇产科的医生,可能还会成为医术高明,出类拔萃的男医生。我们应消除害羞的心理影响,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学好这部分内容。一段认真的倾听在无形中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情感,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教师以坦然、真诚的心态来感染学生,从而实现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和谐交流。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3 积极引导,创建探究平台

如果把知识比作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学生怎样才能吃得合理、吃得健康?吃后容易消化,更好地被学生吸收利用?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起到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伙伴的作用,达到了交往、互助的教学统一,真正实现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主动地体验整个学习过程。在《生物实验》教科书中,安排了一系列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如,“探究光照和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探究近视形成的原因”等等。因此,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实验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都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但是初中学生正处于认知、情感、价值观的发展阶段,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都有限,大部分学生对于自主探究学习还有一个适应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他的主导作用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在探究过程中在探究方法、内容方面上给予适当的指导,不但要有一个正确的探究过程,还要有正确的结果。例如,《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有的学生不知道怎样去数金鱼的呼吸次数。大家都知道绝大数的鱼的生活离不开水,为什么?学生回答,要进行呼吸。我进行提示,鱼是用鳃呼吸的,如果离开水,鱼的鳃片、鳃丝和鳃小片互相贴合在一起,就失去了呼吸的能力。所以,鱼儿长时间离开水就会死亡。那么它们是如何吸氧的呢?鱼的呼吸主要是依靠口和鳃盖的活动使水流进出鳃部来完成呼吸作用,水从嘴巴进入,经过鳃,从鳃盖后缘排出,完成一次呼吸运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鳃盖的扇动计算鱼的每分钟呼吸次数。为了观察效果明显,我们可以选则身体颜色浅的金鱼,再给水里加几滴红墨水,可以清楚地看清稀释的红墨水从口吸进,从鳃盖后缘流出。接着同学们开始进行探究,突然,一小组的学生大声叫喊,鱼要死了。我一看,有条可怜的鱼已经在水里奄奄一息。和他们一起分析,找出症结。原来第一次的水温42摄氏,第二次的水温为0摄氏,两次的水温温差太大,以至于鱼一下子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水温应控制在10摄氏度左右变化。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起一个“导演”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理解科学本质,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创新精神。

总之,对于新课程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教材,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变教为诱”,“变教为导”来实现让学生从探究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

[1]《生物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青少年学生心理教育》沈贵鹏.孙鸿展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心理学》(修订本)叶奕乾,祝蓓里,主编,高等学校文科教材1994年版.

猜你喜欢
水温探究性师生关系
某轻型卡车水温偏高的分析及验证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DS18B20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的“三要素”——以《重叠问题》的教学为例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大联大:最先感知“水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