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工程的现状与对策

2015-08-15 00:43起兴旺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3期
关键词:耕地农户生态

起兴旺

(永仁县林业局 云南永仁 651499)

1 引言

退耕还林是我国近年来大力开展的一项林业工作,对于我国恢复森林植被、避免水土流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日前,五部委联合下达了全国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计划任务,标志着全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正式启动。在这种形势下,就需要我们能够对永仁县自退耕还林工作开展以来所获得的成效与现状进行一定的了解研究,并以更具针对性的方式做好未来工作。

2 永仁县退耕还林工作开展现状

永仁县退耕还林工程自2002年全面启动以来,至2013年底,全县累计实施退耕还林任务5.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1万亩,荒山荒地造林2.5万亩;截止到2014年10底,退耕还林累计兑现退耕地还林面积36.19186万亩,国家累计投入资金8047.668万元。并在生态、农户收入以及产业结构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效益:

2.1 自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永仁县地处金沙江沿岸的金沙江下游中山峡谷地区,跨川、滇两省,河谷深切,山高、坡陡、谷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较多。全县在1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2.97万亩,占退耕地还林任务的95.8%。其中25度以上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达0.87万亩。据监测显示,25度以上陡坡耕地营造生态林,其径流量下降82%,泥沙含量下降98%,乔木林退耕地有机质比未退耕地增加41.66%,退耕还林工程营造的林木每年涵养水源963.2万立方米、固土13.72万吨、吸收污染物46.59万千克,每年生态效益总价值量达2.34亿元,是工程投入的6倍。交通沿线、江河两岸、城镇面山、库坝周围、生态恶化地区生态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2.2 退耕农户收入明显增加

永仁县退耕还林工程区大多处于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使全县0.87万户4.3万退耕农民从补助中直接受益,户均直接收益9250元,人均直接收益1871元,退耕农户从工程政策实施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并通过劳动力转移等形式,从原来以种植业为主向养殖等多元化格局的转变,拓宽了增收渠道,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2.3 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

工程实施以来,永仁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补助期长、投资高、涉及农户多的特点和实际,以退耕还林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为依托,引导和带动广大农户大力培植特色经济林,努力扩大种植面积,推动林产业大发展,增强脱贫致富的后劲。目前,退耕还林已逐步开始发挥经济效益,根据最新调查和统计,全县退耕还林有收益面积2.1959万亩,占退耕还林工程造林的18.8%,总产值达2022.995万元,户均增收1509元,按目前当地单位平均收益统计,已退耕还林面积进入生产期后,预计年总产值达11180.204万元,是总投入的8倍。

3 退耕还林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永仁县在工作开展中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部分地区没有很好地把退耕还林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缺乏对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深入研究;部分地方建设重点不突出,交通主干线、江河两岸、城镇面山的“大字报地”依然较多;部分地方配套保障措施不到位,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和预期效益的发挥等等。对此,就需要我们在国家新颁布文件的指引下,在结合本地区实际的基础上以良好的对策对其进行解决:

3.1 突出治理重点

我国退耕还林工作开展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于水土流失的治理来努力的改变农民原有的生活生存环境,并以此帮助农民能够具有更好的经济发展空间。放眼本县下一步退耕还林的地区,大多都处于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的区域,对此,就需要我们在工作开展时能够坚持生态优先,优先安排江河两岸、城镇面山、公路沿线、湖库周围等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状况脆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以重点的明确、突出获得更好的治理效果。

3.2 把握政策要点

退耕还林工作是一项严肃、政策性强的工作,在实际工作开展时需要准确把握国家、省州的相关政策规定。在资金以及任务的分配方面,首先要确保符合退耕还林条件,严格限定在25度以上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之后,则应当在村级建立起退耕还林公式制度,对本次退耕还林工作的退耕地点、退耕面积、质量要求、补助资金等进行全面的公示,保证每一户农民都能够充分的了解、并参与到该工作中来。

3.3 强化培植优势产业

永仁县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类型,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对此,在退耕还林工作开展时则需要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合理配置。同时,在工作推进的过程中,也需要能够充分的站在农户未来发展的角度考量问题,根据当地的实际气候、资源特点来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树、草进行种植。另外,在生态建设中也要充分的发挥农业产业功能,在兼顾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加快工程区产业调整,真正的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实现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的互利共赢。

4 结语

总的来说,退耕还林是我国保障民生、改善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上文中,我们以云南永仁县为例对其目前所开展退耕还林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可以说,有成果、有不足,而在我们下一步工作当中,则需要吸取经验、弥补不足,以此来获得更好的工作成果。

[1]张大伟,张春学,白玉明,王永长,刘炳友.黑龙江省退耕还林工程优化对策与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9(10):51-52.

[2]徐晶,姚志刚.提高退耕还林工程质量有关问题的思考[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04):125-126.

[3]李积德.简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04):396-396.

猜你喜欢
耕地农户生态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保护耕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生态养生”娱晚年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粮食日 访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