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4年蚕桑生产情况

2015-08-15 00:50
江苏蚕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柞蚕桑蚕蚕茧

2015年3月21日在中国蚕学会第九届五次常务理事会暨专业委员会负责人会议上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封槐松调研员介绍了全国2014年蚕桑生产情况及2015年工作思路。

(一)饲养面积桑增柞减。从18个桑蚕主产省(区、市)生产情况看,除江苏、浙江桑园面积继续减少,广西、四川、云南继续增加外,其他大部分蚕区桑园面积基本稳定。合计桑园面积1 250万亩,同比增加7.1万亩,增0.57%。其中江苏和浙江分别减少9万亩和5.1万亩,广西、四川、云南、湖南分别增加10万亩、5万亩、4.4万亩、1.3万亩。柞蚕7 省(区)放养柞蚕面积1 157万亩,同比减少74.5万亩,减6.05%,主要是辽宁因旱灾减少150万亩,河南增加80万亩。

(二)发种量略减。桑蚕发种量1 631万张,同比减少18.2万张,减1.1%。其中春期减少40万张,夏秋期增加21.7万张。分省看,5 省略增、12 省(区、市)减少,增减最多的是:广西增加10万张,浙江减少15.3万张。柞蚕发种放养量28 679万粒茧,同比减少6 050万粒茧,减17.4%,主要是辽宁减少放养6 000万粒茧,减23.1%。

(三)蚕茧产量桑增柞减。蚕茧总产量65.08万吨,同比增加780 吨,增0.12%。其中增产的有7 省(市)、减产的有11 省(区),增产或减产较多的有:广西增产8 500 吨,云南增产5 300 吨,浙江减产9 000 吨,江苏、广东、安徽分别减少1 700 吨、1 200吨、1 000 吨。柞蚕茧总产量8.18万吨,同比减少4 281 吨,减4.97%,主要是辽宁减产7 500 吨,减15.46%;其中作为食用的柞蚕蛹产量5.87万吨,同比减产2 056 吨,减3.38%。

(四)茧价下降蛹价上升。2014年5月份以来,国际生丝市场一直低迷,导致桑蚕茧价持续走低。全国桑蚕鲜茧加权均价1 835元/50 公斤,同比下降175元/50 公斤,下降8.71%。除贵州、甘肃、新疆3个生产小省(区)略有提高外,其他15个省(区、市)都不同程度有所下降,特别是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广西6个省(区)下降200~290元/50 公斤之间。以食蛹为主的柞蚕鲜茧加权均价1 881元/50 公斤,同比提高212元/50 公斤,提高12.71%。其中柞蚕蛹均价2 293元/50 公斤,同比提高328元/50 公斤,提高16.7%。

(五)鲜茧收入桑减柞增。全国桑蚕茧总产值238.9亿元,同比减少22.4亿元,减8.58%,除云南、陕西分别增收5 167万元、352万元外,其他省(区、市)基本都是减收,减收过亿元的省份有:广西减78 881万元、浙江减59 565万元、江苏减32 271万元、四川减14 880万元、安徽减12 428万元、广东减10 360万元。柞蚕茧总产值30.8亿元,同比增加2.04亿元,增7.11%,其中主要是吉林增加17 413万元,辽宁减收7 600万元。由于东北蚕蛹比蚕茧市场更旺,蛹价比茧价高出21.9%,达到2 293元/50 公斤,使蚕蛹增值42.88%,增加收入53 766万元。

(六)蚕种总产量增加。全国生产桑蚕种1 458万张,同比增加61万张,增4.4%;生产柞蚕种44 496万粒茧,同比增加4 337万粒茧,增10.8%。

当前蚕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微粒子病对蚕桑生产威胁日趋严重。近几年蚕种质量监测结果表明,蚕种无毒合格率降低,带毒合格率升高,超毒淘汰率大幅上升,年烧毁蚕种近百万张,损失较大。二是蚕桑的科研仍然滞后。目前,生产上蚕桑当家品种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审定、九十年代推广的,配套的技术也主要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蚕桑生产的科研仍未有大的突破。三是蚕桑生产投入较少。目前,国家除了对蚕种场的建设和改造有一定投入外,对桑树苗木繁育、桑园建设、小蚕共育、蚕室建设、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一直未有相应的项目支持,导致生产水平提高比较缓慢。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强生产指导。要密切关注茧丝市场变化,做好信息服务,制定好生产指导性计划,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保持产销基本平衡,促进茧价回升,争取蚕桑生产效益尽快恢复提高。二是严控蚕微粒子病扩散。在继续加强蚕种质量监管的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在全国选择一批产种量较大的蚕种场,建设桑园灯光诱杀带毒害虫设施,减少病源。三是加强蚕桑生产设施建设。积极协调沟通,加大对桑园、蚕室、蚕桑生产机具的投入,提高生产的科技水平。四是促进蚕桑科研多出实用成果。目前蚕桑科研论文多、成果少的状况应当改变,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激励科研人员发现问题、静心研究、快出成果、多出成果,为我国蚕桑生产尽快再上一个新台阶做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柞蚕桑蚕蚕茧
吉林省柞蚕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咬破死亡的蚕茧
柞蚕茧系统分形研究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夏秋用双限性桑蚕品种“蜀芳×川白”的育成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柞蚕新品种“川柞3号”选育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