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和数学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2015-08-16 09:06覃凤娟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学思想学习兴趣思维能力

覃凤娟

摘 要 兴趣是引导学生发展最好的导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使其从小就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奥妙与神奇。然后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这有助于学生自身心智的健全与智力的开发,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学生在接触小学数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有关于数学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在实际教学的操作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思维的发散能力,做到举一反三,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计划的实施与安排。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学习兴趣 教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 2015 )06-0002-02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数学启蒙的开始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智力水甲还会受到一些身体发育上的束缚,没有达到健全与完善。数学教学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在初始阶段对其认知的程度,所以任课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要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给学生留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和个体成长的空间。在这一阶段的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的兴趣,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将来数学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形成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阐述

(一)当前小学教学的特征分析

学习数学这门学科,就要求学生要有缜密的思维能力和较高的逻辑能力,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和系统性,各个知识点之间都会有着衔接的关联性。所以学习数学与其他学科所不同的是,必须要将所学的知识点做系统性的整理与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联系,同时也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前半部分的知识点有所疏漏的话,必定会为后期新知识点的学习造成很大的阻碍。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准确地掌握所学内容,稳步进行学习,重点知识要反复练习,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概括

小学生处在身体与智力展的关键时期,已经具备了对周围事物的初步观察能力与分析的能力。但是由于生活经验比较少,所以很容易对事物的形成产生各种各样的疑惑,这也就是学生好奇心的发端。慢慢的就会形成对事物的发问心理,这种心理有益于学生的思维形成与智力开发,从而提高学习的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最新的科研成果走进课堂的教学和学习应用中去,比如,多媒体教学的设备和网络教学的兴起,使得在高新技术时代下成长的学生具有更辽阔的视域和感知,能够很迅速地了解新事物、接受新事物。但由于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性格,会有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有度的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和科学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的学习模式比较单一化和规范化,知识点一般都是固定不变的,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小学生由于处在发展的初始时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常常比较喜欢具有创新与新元素较多的事物,这就难免会使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而数学课程学习的难度也是逐渐增加的,这就使学生会对数学产生一种畏惧和和排斥的思想意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的策略和学生学习方法的问题,使得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具体化,有助于学生对其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形象化的图片和数学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展示,另外,还可以利用小组做游戏的方式,加强与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从小就培养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对其以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引导性作用;养成科学的思考方法和感知方向,有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力。同样,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将学习数学的基本技能与知识点的运用进行有机的结合,用科学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迅速地掌握学习技巧,并在实际学习中得以有效的应用,这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思维形成过程和思维培养形式。教师要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探索的精神去研究数学的规律和发现数学的学习要点所在,逐渐启发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更好地理解数学这一概念,建立数学的思考模式,并从中不断地探寻与发现新的知识点和运用数学思维的优势,形成理性的思考方式,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好基础性工作,并逐渐地使学生形成条理化、规范化的数学思维方式,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知识的欲望,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就要做到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教师要做好课堂的引导性工作,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热情,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启蒙与智力的开发,促进学生思维的健全与拓展。

参考文献:

[1]刘玉玲数学思维和数学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J]科教文汇,2012,(15).

[2]王雪莲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研究[J]才智,2014,(5).

[3]罗艳波.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J]科技创新导报,2014,(1).

[4]蔡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10)

[5]付玉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兴趣与数学思维培养[J]飞(素质教育版),2013,(9).

猜你喜欢
教学思想学习兴趣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思想的革新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