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自主学习

2015-08-16 10:17李文斌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高年级自主学习语文

李文斌

摘 要 由于受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得不到发掘,这种学习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帮助。自主学习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中、高年级 语文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 )06-0045-02

倡导自主学习关键在于引导,学会自主学习,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至关重要。对语文教学而言,学生具备了自主学能力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如何指导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自主地学习语文课程呢?结合教学实践,具体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帮助学生练就基本功

作为中、高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接管新的班级伊始,要用一定的时间来检查了解学生,看看他们是否牢固的掌握了汉语拼音,看看他们是否能够熟练的查阅工具书,是否能够流畅的表述自己的思想。如果有欠账,一定要花费时间为他们补课,想办法打牢他们的基础。

二、指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给予耐心的指导,让他们制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如字方面应学会那些生字,词方面应该理解、积累、应用哪些词语,句子方面应该理解、积累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内容方面应该理解哪些内容,思想方面应该明白哪些道理,作者的叙述顺序是怎样的。这些目标应该让学生列出一个表格。刚开始时,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可能粗浅一些,如有的学生只会制定“我要会读课文”这样粗浅的目标,但这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基础提出来的适合他本人的学习目标,老师要及时的给了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不会到会,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稳步上升,今后在学习中制定出更高的目标。

三、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达成字词方面的有利用工具书(字典、词典等、词语守则)查阅法,有和学习伙伴一起探求的合作法,有向同伴、老师、家长咨询的求助法;理解重点词句方面的有融入上下文意境的身临其境法,有联系生活实际的融会贯通法,有点击自己的情感积累的激活法;观察事物方面的有原地不动定点观察法,有换个地方打一枪的移步换形法;理解课文内容方面的有什么景物怎么样,什么人做什么事的填空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的有站在作者角度上感受的换位思考法,有立足于自己经验积累的自由驰骋法;理解古诗词意境方面的有根据意象想象画面再现,有连字成句,联句成篇串珠法。如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可以让学生在熟读古词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一下作品中所描绘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时江花、江水的情景,然后唤起学生与生俱来(或后天成就的)的审美感,让他们真正的领略古词的意境。

语文学习方法不胜枚举,教师不能把自以为是的方法强加给学生,而要精心指导,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方法,用最佳的方法达到最佳的效果。

四、指导学生做好读记书笔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不能只停留在读的层面上。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把课本画得乱七八糟,但要指导他们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记录自己的自主学习所得:字方面我学会了哪些字;词方面我理解并会运用了哪些词;句方面我理解了哪些句子的意思,积累了哪些我喜欢的句子;内容方面我知道了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那里的景点怎么样;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我懂得了什么道理;课文写作方法上我知道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是怎样的。这些都要指导学生分块、分条理的记录在读书笔记里。

五、检查落实

(一)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

(二)汇报学生所制定的学习目标。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所制定的学习目标在质量和数量上会有很大的差距。事实上世上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标准。对后进生所制定的目标,哪怕粗浅,哪怕幼稚,教师均要以鼓励为主,以激励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要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的全员性原则,把汇报的机会给每一个学生。

(三)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自定的学习目标和建议目标,让学生踊跃地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有同学汇报“我要会读课文”,你不妨让他读读看。有同学汇报“我要理解课文内容”,你不妨出一道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例如我在检查学生对《七月的天山>内容时,我出了“走进天山作者看到:

;再往里走作者看到:

;走进天山深处作者看到:

”三道填空题让学生完成。

检查学生的学习结果,不光要看结果,还检查学生获得这一结果的过程与方法,让他们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培养他们逻辑思维的慎密性。其实这也就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方法。例如在上完《万年牢》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汇报对文中第一个“万年牢”的理解时,该同学回答说这是指父亲做的万年牢质量好。我接着问“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该同学回答说我是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理解的。

检查落实的各个过程并不是分割的,而是相互渗透的,在操作过程中,切忌敷衍了事。

参考文献:

[1]熊开明.新课程学科实用教学法·小学语文[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

[2]关文信.新型课程理念与小学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2003.

猜你喜欢
高年级自主学习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