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宫泉 “正始千秋”再说

2015-08-17 03:04何银铨
中国钱币 2015年3期
关键词:宋史赵构千秋

何银铨

南宋宫泉 “正始千秋”再说

何银铨

今所刋 “正始千秋”两泉,出土于1993年杭城古御河东岸清泰街凝海巷一土阜。据所处环境地貌揣度,古时曾建过府第豪宅,为杭城泉友裘先生偶得。杭城虽说发现过多次南宋宫泉,然而同处同时发现同文一对只此一例,可谓泉界幸事。此类宫泉虽非正用品,然所铸毕竟有限,传至今日,已是凤毛麟角,向为藏家艳羡。就此笔者附加浅说,聊志感想。

两泉均为银质平泉型。其一:泉身呈微黄,系银质鎏金,径21.5、穿4.4、厚1.3mm,重4.45g。惜初获得者缺乏古钱常识,欲探是否金质,以硬物锤之,致使珍泉面目损伤甚重,遂成憾事。其二:银质,通体银白少垢,铸作精工,字郭挺拔,钱文眉清目秀,纤而不弱,见是品方知前品庐山真面目。径22、穿4.2、厚1.5mm,重3.9g。南宋宫泉,已知有年号,宫名,生辰,喜庆,吉语,而此泉别树一帜,书曰正始千秋。査史料,曾有以 “正始”为年号的,一:三国曹魏,齐王曹芳于公元240—248年,共享九年。二:十六国北燕天王高云,于公元407—409,前后用了三年。三:南北朝北魏宣武帝元恪,于公元504—507年,共享四年。但观今之正始银泉,无论是形制,还是钱文书写,与上三个年号是没有关系的。成书于公元六世纪初的 《昭明文选》中有论述 “正始”二字者,《文选·卜商毛诗序》:《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唐人刘良注:“正始之道,谓正王道之始也。”

靖康之变,赵构南渡,后偏安杭州,开南宋一朝之帝,可谓始也。宰相汪伯彦 《中兴日历》记录建炎之事,中有耿南仲议曰:“王者即位,探一元之意,以正本始......。”①尚书右丞,中书侍郎朱胜非上疏云:“……陛下即位,宜一明正始之道,思其合于仁义者行之,不合者置之,则可以攘却四夷,绍复大业矣。”②赵构在绍兴元年制一玉玺文曰 “大宋受命中兴之宝。”③上述史载,均与钱文先后呼应。

然南渡初,高宗东西奔疲居无定处,惶惶不可终日。直到绍兴八年才定都临安府。十一年,与金朝订下 “绍兴和议”,割地赔银,称臣纳贡④。从此,自认为天下太平,再不思图复,苟安一隅。置中原百姓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而不顾,却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虽有金邦之 “黄雀在后”,仍歌舞升平,效仿宋太祖之制,大搞大朝庆礼,“以眀天子之尊”⑤。史载绍兴十五年正月,“御大庆殿初行大朝会礼”⑥。设黄麾大仗五千余人,登歌宫,架乐舞,国家大庆,四方来贺⑦。典礼隆重,非同一般。笔者揣度,高宗在此大典之中,必循前朝有制作纪念性的宫钱之惯例。为彰显 “正王道之始”,开炉鼓铸 “正始千秋”宫泉,祈求江山万代,用以分赏赐赠公卿大臣,以示庆贺。故此,笔者以为 “正始千秋”银质宫泉,是宋高宗赵构绍兴十五年 (1145)大朝会礼庆典时所铸。

以上管见,请方家同好斧正。

注释:

① 罗伯昭:《建炎改元始末》,《泉帀》第十七期三页。

② 《宋史·列传》卷一二一,朱胜非。

③ 《宋史·舆服志》卷一百七 《舆服六》。

④ 郑天挺、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9月,宋史册315页。

⑤ ⑥ ⑦ 《宋史》巻一百十六 《礼志》第六十九,大朝会礼。

(责任编辑于放)

猜你喜欢
宋史赵构千秋
孝母
“情—理—情”模式与《宋史·苏轼传》文本的形成
谁是帝王之才
谁是帝王之才
Contents and Abstracts
《宋史》中的宋代宗族义庄考
少年赵构亦英雄
最难办的一件事
为什么不同
怕黑千秋叶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