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丰为东北大豆画了一个保护圈
——黑龙江克山昆丰全产业链合作社模式全解析

2015-08-23 02:55中国农资陈熙
中国农资 2015年5期
关键词:联合社社员农资

□ 《中国农资》记者 陈熙

昆丰为东北大豆画了一个保护圈
——黑龙江克山昆丰全产业链合作社模式全解析

□《中国农资》记者陈熙

编者按

近日,《经济观察报》刊发了《黑龙江:失语的粮仓》一文,报道了黑龙江曾经作为享誉东北甚至全国的大豆产地和仓储中心,正在被大量的国际进口大豆冲击,当地种植户由于受到本地产大豆销售价格高于进口大豆、加工等产业链脱节等因素,正在面临产业萎缩的窘况。报道发到《经济观察报》官方微博后,网友纷纷评论:“望远:一年有进口这么多粮食吗?如果真是如此,我们的农业该好好整顿整顿。”“Zhaoxin:为什么不减少进口?”“越关山:人家已经集约化、机械化甚至智能化,科技水平超过我们,为什么我们生产大豆的成本反而比人家高?”从网友评论中可以看出,报道已经引发民众热议。

为此,《中国农资》记者特别采访到黑龙江克山县昆丰大豆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洪彦,通过分析“克山昆丰模式”,解读刘洪彦如何布局全产业链农企共赢模式,为大豆产业在东北地区“画出一个保护圈”。

东北大豆产业的坚守

《经济观察报》刊发的《黑龙江:失语的粮仓》一文以黑龙江省海伦市为例,称海伦市曾拥有享誉全国的大豆产业,但从2005年之后,种植大豆的效益逐年递减;直到2014年大豆行情仍然低迷,原来每斤2.4元的大豆,只能卖到2.1元,每亩地亏损140元左右。因此,有不少农户选择将土地流转出去,到省外打工。

《经济观察报》所给出的解释是,作为主产区的黑龙江省,省内超过50%的豆油、豆粕消费,来自省外进口的转基因大豆,而进口的大豆每斤要比黑龙江的大豆便宜0.3元左右。价格竞争,让国内大豆行情处于下风,让身为中国大豆主产区的黑龙江省向进口大豆销区转变。

此外,根据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的统计,省内日加工200吨的油脂加工厂有88个,年加工能力达到1450万吨,但近年来实际利用率仅为10%左右,产业已经严重萎缩。

刘洪彦表示,就目前而言,黑龙江地区种植的大豆和进口大豆相比优势确实不大。从收购价格对比来看,由于多数地区收购价格不能支撑农民种植成本,黑龙江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而且国家大豆补贴政策也还没有到位,不少农民放弃继续种植大豆而改种其他作物。但他却认为,如果可以集中整合资源,合力“圈出”一个大豆主产区出来,国产大豆产业还是可以保护下来的。“如果未来国家政策能够对国产大豆倾斜,收购价格上涨,农民自然种植面积就会扩大;从企业角度讲,国产大豆产品有市场,我们需要努力提高大豆产品品质,挖掘大豆深加工潜力,找准合适的销售方法,维持产业运行。如果这样看,我们对未来国内大豆产业还是抱有信心和希望的。”

据记者了解,昆丰集团旗下的大豆合作社生产包括大豆乳粉、蛋白粉、豆粕等多种大豆产品,产品与进口大豆产品对比有明显差异化。合作社内大豆收购价格2.2元/斤,比其他地区收购价格高0.1元/斤,同时拥有京尚大豆油、昆丰豆粕等属于合作社的独有品牌。合作社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管控分类加工,创新主打品牌等方式,实现反哺农业。

“我相信企业运作会有机会,将种植户组织起来,旗下产品也能销售出去。”对刘洪彦而言,用“坚守”这个词形容他再合适不过。除了企业努力提高附加值,国家补贴目标也很重要,如果这两项企业都能够做到,农民会更愿意主动去种植大豆,国产大豆产业才能复兴。

合作社模式为大豆产业画了一个保护圈

如何才能让农民放心种植大豆?在黑龙江克山县,刘洪彦兑现诺言,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为大豆产业实实在在地“画了一个保护圈”。

2009年1月份,刘洪彦发起成立克山县昆丰大豆专业合作社,组建全县范围的大豆专业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依托庆丰集团克山昆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总部设在昆丰公司。合作社在县级设总社,村级设分社,自然屯设联系点。此外,由庆丰集团出资51%,自然人刘洪彦出资49%,他们还成立了克山昆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

那么,有了大豆专业合作社和县农资公司,刘洪彦要怎么做呢?据他介绍,合作社依据国家政策和法律,凡是克山县大豆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的农民均可申请入社。合作社实行农业机械化种植,以订单农业的方式进行化肥、种子和大豆的合作经营,每年按照固定订单统一采购。而对于大豆已上交但手头缺钱的农民,企业为社员给予无息借款,在秋季大豆售出后一并结算。除此之外,合作社还为保险公司联系,为社员无偿交纳农业保险,等于给社员吃了一颗又一颗定心丸。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贯穿大豆产业上下游两端的通路,也就是农民最关心的“痛点”,刘洪彦介绍说,合作社为社员无风险代储代销大豆。秋季社员向昆丰公司出售大豆,合作社按市场价格和现金方式结算,并由公司负责运输、上缴储存保险费。在此期间,社员所需要做的只是观察市场价格,然后“任性”地随时敲定价格结算。而这些环节,正是农资公司成立的目的。农资公司主营业务是大豆收储、加工、销售以及化肥销售,企业拥有浸出制油和压榨制油生产线2条,年加工大豆能力在30万吨,大豆储备能力15万吨,年销售化肥3.5万吨,并且每年向山东金锣、四川徽记等大型食品生产企业提供10万吨优质大豆原料。“保证农民只要能种、多收,就有的卖!”

目前,合作社在全县15个乡(镇),122个行政村,666个自然屯建立了机构,形成了网络,入社社员达到3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40%,合作社三级管理人员达到800人。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统一科技服务、统一垫资供种肥、统一播种栽培模式、统一为社员上交各项保险、统一农资和大豆购销价格、统一结算标准、统一组织购销配送运输、统一进行大豆加工、统一兑现惠农政策、统一各项管理制度”。

“做合作社助农,首先就要懂得农民的想法,其次要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做农民做不了的事,挣农民挣不着的钱。我们组织农民了解‘春天大豆怎么种得对,秋天大豆怎么卖得贵,农民购买什么农资最实惠’,不能让‘合作社’变成一个代名词。”刘洪彦说,合作社与农民签订订单,合作种植有机大豆、高油大豆及高蛋白大豆,重点通过集中组织,集中一切资源为农民带来最实在的效益。

资金链条决定联合社的运转

从现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分析,合作社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单纯由农民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就是简单的“合作社+社员”模式;另一种则是企业参与组建,形成“企业+合作社+社员”模式。在此模式中,企业往往在合作社中起牵头和主导作用。

但是,在刘洪彦看来,农业搞合作社最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解决农业金融难题,在于如何保持资金链不断裂。“供销社提出在农业上做现代化、专业化农业的要求。为此,我们重点打造‘龙头企业+联合社+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合作社基础上打造联合社。联合社下面有两种农业种植合作模式。第一种,农民拥有自己的地,联合社给农民提供农资,松散型合作;第二种,种植大户承包流转土地,联合社不仅为大户提供农资,还为大户提供土地流转的资金,风险由联合社承担。”

据了解,目前当地已经有5个联合社和几百个合作社的理事单位组成大联合社,每个社按照股权收益分红,收益合作社分红40%利润,联合社风险承担60%,用以扶持有种植和资金实力者。同时还提供农业资金、机械和病虫害防治等服务,但联合社要求在这样的服务下,土地经营人每亩单产必须至少提高100斤。“目前合作面积已经达80万亩,比如每亩地你能分40元,总收益就能达3200万元;每亩分100元,总计就达到8000万元。但是,如果由于农民自己的种植管理失误而产生减产,则风险要求自行承担。”刘洪彦说。

此外,在解决农业金融和资金运转方面,刘洪彦说:“在合作社基础上打造联合社,信用度更高。供销社为我们做担保、信用社为我们贷款、财政厅给我们贴息。比如农民购买农资的时候,由于农民向合作社赊账产生利息,财政厅经核查后将额度以50%、即2500万的资金贴息给我们,我们一分不要,等于全部直补给农民。这是为解决平台的资金运转问题,不给农民降低成本,无论是合作社还是联合社都很难做。”

有了生产资金保证,农民关心的大豆收购难题如何解决?刘洪彦打个比方:“一样的价格我们会按照交易量二次分红,比如大豆联合社这边的收购价2.3元/斤,小商贩可能也是这个价格,或者高出几分钱,这个时候如果联合社也按照同样的收购价向农民收购,就会形成恶性竞争,如此蝇头小利没有意义。联合社在大豆加工时,还会给农民返利20-40元,让农民看到联合社在做事。企业能为农民二次分红,而小商贩则难以做到这一点,农民就会信任我们。”

“先组织,后规范,最后企业给他干!”刘洪彦说,大豆合作社乃至大豆联合社的成立,进一步扩大了化肥、种子的销售渠道,稳固了大豆货源基地,社员网络在全县的覆盖率达到100%。为社员和农民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办好大豆专业合作社,增加化肥、种子销量,扩大大豆收购数量,确保油脂加工和粮食贸易的需求,让每一位社员都享受到这种农企共赢新模式带来的好处,让大豆产业在这个“保护圈”中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联合社社员农资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2020年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利润表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
参加农资展会,细节绝不能丢
Comparison of plasma microRNA-1 and cardiac troponin 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