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

2015-09-02 17:54金伟芳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教学内容软件

金伟芳

有效教学是引导全体学生的学习收到实效的教学,有效教学是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的教学过程,有效教学是引导学生力求更高效率有所收获的教学。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课堂教学”。在平时教学中我一直在探索如何有效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下面是我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明晰教材,清楚教学特点

教材是重要的教育因素。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材,又不能照本宣科。教师要非常娴熟地驾驭教材,挖掘和寻找教材中的知识点,特别是对学生发展真正有用的知识,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兴趣,调整教材内容顺序,补充或修改教学实例等,对教材的处理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灵活地使用教材。同时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在教学上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在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充分的交互特点;学习方法上具有典型的相互协作的特点;教学内容及教学结果评价的开放性等特点。把握好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特点,是明确实施有效教学的方向。

二、课前充分备课

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职业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重要的教学基本功。备课是加强教学的科学性、计划性、系统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以下两点:

1.目标的有效性——清晰、简明

备课要分析学情,了解现有的教学条件,把握好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从学生有效学习的角度来备课。一方面要清晰地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的差异性,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灵活地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信息技术教学基本上都是在机房中进行,计算机设备的运行情况、网络是否畅通、多媒体教学软件是否达到实时监控,这些因素在备课时要给予充分考虑。

2.内容的有效性——梯度、适度

我一般将教材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学习两部分,每节课都涵盖这两部分内容。每节课的理论学习内容,最好编成3~5个选择题,供学生测试,题目内容可以是本节课操作技能学习的切入点或提高点,也可以是上节课的复习点,甚至是与本节课操作无关、但需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点。每节课的操作技能学习,应该是实用的、学生感兴趣的,一般按梯度设计成基本任务、提高任务、拓展任务三个层次,让有效教学落实到每一个学生中。

有效的备课完成后,再把整个上课思路从头到尾理一遍,尽量达到完美,然后再设计一个简案,把上课步骤、时间分配、知识要点等简要说明一下,教案编写应详略得当,言简意赅有操作性,做到点面结合,纵横相连。上课时把简案放在讲台前,按简案进程走下来,以便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三、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实施有效教学成败的关键,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把握好每一个教学进程。当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仍然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何克抗教授提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论有时还过于形式,得不到充分的落实,这给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信息技术课程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是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教法的有效:灵活、和谐。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灵活地选用教法。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突破常规对教材进行处理,以便以简驾繁,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营造和谐进取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等。跳出书本的局限,转换角度,更新内容,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采取以下几种有效教学方法:

1.情境性问题悬念法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一个或多个与现实问题相关的情境,其中蕴含了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悬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

2.形象比喻法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教师,应当尽量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比如在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里,学生对“硬件”与“软件”认识比较肤浅,教师把“硬件”比喻成人的血肉、躯体,“软件”比喻成人的思想、精神,并阐明关系:离开“软件”,“硬件”将是一堆“废铁”;没有“硬件”,“软件”也无法发挥其功用。最后,教师给出“硬件”和“软件”的标准定义,学生就会对此记忆深刻、理解透彻。

3.操作实践法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上机实践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形成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

4.兴趣激励法

在教学中,我采用兴趣激励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知识的动力,这样,学生在浓厚兴趣的推动下学习,一旦取得一定的成绩,就会产生学习的价值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深化,形成良性循环。

四、课后的有效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学后的回顾和总结,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监控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只有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勤于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将自己的教育教学与教育理论联系起来,不断提升实践智慧,进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感受到反思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自觉地把教育反思视为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更好地促进有效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研究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有效性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课堂的有效教学上做出持之以恒的探索与尝试,最终实现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的迈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教学内容软件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禅宗软件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软件对对碰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
北京再办塔机司机操作技能竞赛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