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合唱曲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酌应用

2015-09-08 12:37苏伟香
音乐天地 2015年4期
关键词:声部歌唱少数民族

苏伟香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主要以壮族为主。这里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也有着研究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材料和资源。广西艺术学院及其广西的几所综合类大学艺术院系,都相继开设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相关课程。这些成果既积极推动了广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一、巧编民歌合唱激发学生兴趣

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简单且优美优秀的少数民族合唱作品。如:在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五十六朵花”单元中的《唱山歌》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欣赏和感受作品的音响,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编创二声部合唱,使学生不仅感受民歌的旋律,也能通过和谐的合唱声音体验合作歌唱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

在教学拓展的环节中,教师可将广西的上林、马山一带的壮族民歌《funrui》改编成三声部《迷人的壮乡》,并在教学中注重母语的传承,使学生真正领略到原生态民歌的艺术魅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现代时尚音乐的元素,在节奏和伴奏以及唱法上都使学生对民歌的艺术表现有新的认识和体验。

二、指导学生练声打好合唱基础

发声练习是合唱教学最基础的部分。科学且合理的练声,能够为学生演唱各种类型、各种难度的合唱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生大都处于变声前阶段,教师要了解此阶段学生的声音特点。根据具体情况,要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法,有效地保护好学生的嗓子。为了使练习不至于变得过于枯燥,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好听的民族歌曲去辅助学生进行发声练习。

合唱是一项集体活动,在选择曲目上要预设每一个学生的演唱能力和对音乐的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三点:首先是学生歌唱的呼吸。歌唱呼吸的训练与运动不应被看作是纯技术性的技巧,而应当被看成是歌唱艺术有效表现的手段。为了获得具有美感的声音,就要有正确的呼吸方法来支持。因此,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理念、科学且合理的训练方法其次是整体声音的和谐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运用合理的发声方式,做到声音和谐、统一。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范唱,让学生更容易明白所要学习的内容。最后,在演唱中的音准、节奏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适当地选取一些民族性多声部视唱作品来解决学生音准、节奏方面的问题,这些措施都可以为合唱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合唱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二声部或者多声部合唱还是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结合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合唱,以促进小学生合唱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师生合唱、二人合唱、小组合唱等多种方式进行练习,也要运用一些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切身感受所要演唱作品的内容。在多种不同的练习方式下,学生才能体验到练习合唱的愉悦感。从而能更为主动地参与、练习合唱,合唱能力得到提升。

如:在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五十六朵花”单元中的《幸福花儿开心上》合唱教学中,笔者用聆听作品导入,然后简单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和声的音响效果中,学生体会到了圣洁、辉煌、庄严的场景,感悟合唱的和声带来的和谐和震撼。最后让学生哼唱主题,教师加入二声部的歌唱或钢琴演奏,使学生在自己歌唱时能逐步感受到第二声部的和声旋律。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用同样的方式互换练习,还可以变化使用各种母音进行,如:“啦”、“噜”、“哩”等。通过以上综合练习,使学生在气息控制和发声位置的统一、和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

四、提高合唱教学质量

一是教师要能够合理、正确地运用各种指挥的方式。不能象指挥图示那样机械地去划拍。教师要根据歌曲的音乐特点、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来进行指挥。良好的指挥情景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歌曲所需要的感情状态,并且使歌曲的各种表达能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理解指挥的各种拍子,在合唱中更细腻地表见作品。

二是融入感情,提高合唱作品的演唱质量。所以,教师合也引领学生在合唱地融入感情是很必要的。每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有着丰富的感情,没有感情的音乐作品是不会让人有美的体验的。因此,为了让学生的合唱更和谐、更有吸引力,有效提高合唱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演唱时要融入感情地歌唱,做到以情带声、用心歌唱。

五、搭建平台,展示自我

学生在学习新的、难的知识时都会有一种畏惧心理。教师应该做的就是把难度分解,变成一个个学生可以完成的小目标,让学生能够轻松地完成并且真正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选取学生都了解的歌曲,先以轮唱的形式来进行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大概能掌握合唱的基本形式,这样就可以再练习一些简单的多声部作品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声音的控制,让学生学会看懂教师的指挥手势。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会从中感受到合唱不同于齐唱的趣味性,这也是提高合唱教学质量的一种方式。

合唱教学要长远发展,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要积极建设良好的平台,组织丰富多彩且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给学生创作自我展示的机会。这样能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在合唱中表现自己,从而得到不断的提高和进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课堂结合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它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也可以为培养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接班人奠定基础。

音乐是一门艺术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课程。因此,在开展小学合唱教学时,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不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大化提高小学合唱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良好音乐素养的养成。

教师在以教材作品为基础的教学之上,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添加一些课外内容到课堂教学中。比如,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多欣赏一些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合唱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

集体荣誉感是培养学生协作精神的起点,也是合唱艺术的魅力所在。学生能在集体的成功中收获个人成功的喜悦,这对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也是大有益处的。在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相信合唱教学一定会不断地发展进步。

猜你喜欢
声部歌唱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为你而歌唱
多声部视唱训练
为你歌唱
少数民族的服装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会歌唱的伞
歌唱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