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政庸官必追责

2015-09-08 22:58
西部大开发 2015年6期
关键词:李克强县域总理

尽管当前县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困难不容低估。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在经济新常态下,要统筹县域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真正释放市场活力,实现经济稳中有进,显然离不开敢于担当的县(市)基层领导干部的积极作为,来激发经济新常态下的县域经济活力。这也就是李克强总理为什么要强调“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干部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的原因。

目前,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县级政府是最有力的执行者和推动者,这对很多县级领导来说,无疑是新挑战、新考验。如果县级领导在工作上没有新状态,拿不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不能在政策上通过制度创新来积极扶持;不能在资金上建立配套机制进行有效支持;不能在人才上通过激励机制来焕发激情;不能为创新氛围提供良好的文化支撑,那么,像创新驱动这样的国家战略又怎么可能在县级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呢?又怎么能够把握住县域在经济新常态下出现的良好发展机遇呢?

前些日子,李克强总理在东北三省经济工作座谈会上就痛心疾首地说:“去年批给的土地,70%仍然处于闲置状态!土地给了,一直闲着;钱下拨了,仍然‘趴在账上;项目批了,迟迟未见开工!政策再好,不干有什么用?政策千条万条,不干就等于‘白条!”

再往前推,在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并强调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而在年初的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李克强也强调说:“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庸政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腐败。”

以上仅是李克强总理今年在公开场合的几次剑指庸官懒政。其实,自从上任以来,李克强总理还有太多次对庸官懒政现象的批评痛责。比如去年,他毫不客气地指出,一些人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就是“尸位素餐”。

从上不难发现,尽管中央的政策到位了,但向地方下达之后,得不到基层领导干部特别是县级领导干部的支持和配合,改革不能落到实处。如此下去,县级懒政庸官会让县域错失发展良机,会造成巨大损失,会付出沉重代价。据查,这种行为绝不会是孤例,面对这种极具破坏性和危害性的现象,中央及省级政府必须要进行追责严惩。

当前,我们的改革已经步入爬坡过坎期,众多领域蓝图已绘,只待基层落实。如果容忍基层懒政庸官,就会直接影响到改革落地。习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总之,基层那种消极不作为的官场心态,尸位素餐的懒政庸官,会形成不良风气,带来懒散作风,涣散人的信心勇气,使本次改革良机错失,还会浪费公共资源,增加改革成本。因此,绝不能让改革发展的机遇毁于懒政庸官,要对庸官懒政做到“零容忍”,要像反腐败那样,将不作为、乱作为或者消极作为的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笔者认为,中、省、市三级党委和政府应通过对制度的梳理和完善,来建立健全对基层权力监督的新机制,同时来明晰基层官员“作为”的法定职责标准,为基层官员确定“权力清单”,厘清“责任清单”,进而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度。特别是要利用好“绩效审计”这样的评估手段,形成真正的“问责风暴”,对基层那些忽视民生、为官不为的懒政庸官进行坚决追责!

猜你喜欢
李克强县域总理
新总理
李克强在甘肃考察
李克强:对排污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李克强在江西考察
总理答记者问最『强』音
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总理说的事我们怎么做?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总理说的事我们怎么做?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