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奥林匹斯

2015-09-09 09:28
中国工业评论 2015年8期
关键词:极品制造业工业

如今有许多名词被用滥了,譬如“传奇”、“美女”、“极品”。一款产品,只是稍稍有点特色,就往往冠上了“极品”之名。殊不知,假使在工业的宏大背景下叙事,真正的“极品”是与极端制造分不开的。

极端制造表现为巨系统制造、微制造和强场制造。所谓“极端”,一方面是指制造的“极端环境”,另一方面是指产品的“极端尺度”、“极高功能”,如航空母舰、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激光制造、万吨模锻水压机、超精密加工技术等。这些才是真正的“极品”呢。

因而,一个国家的极端制造能力是真正的国力象征,是制造业硬实力的关键性衡量指标。“更高、更快、更强”这句奥林匹克格言,同样适用于国与国之间制造业的激烈竞争中。极端制造在工业中的地位,可以类比成绵延群山间巍峨耸立的奥林匹斯神山。而极端制造的竞争,乃是工业竞赛的极致,参与其中,就是参与制造业的奥运会。

现代奥运传入中国并取得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894年第一届奥运会筹备时,国际奥委会就向中国发出了邀请,不明所以的清王朝自然没有答复。1932年,在洛杉矶举办的第10届奥运会上出现了由6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其中刘长春以我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选手而留名。半个世纪后,中国奥委会派出了光运动员就达225人的大型体育代表团,参加再度在洛杉矶举办的1984年奥运会,许海峰摘取了该届奥运会第一块金牌,这也是中国奥运“第一金”,一雪百余年来“东亚病夫”的耻辱。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中国首次登上金牌榜榜首位置。

极端制造的发展,与国力和工业水平息息相关,也走过了曲折的过程。从“两弹一星”到“神舟”航天飞船,从“造船还是租船”的路线之争到大飞机项目上马,从集成电路产业的高度依赖进口到高铁和核电产业的迅速崛起,处处可见中国从工业弱国发展为工业大国再努力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坚定和艰难。在政府主导、本土规模市场支撑、国际环境相对有利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国拿到了极端制造的入场券,现在更是推出《中国制造2025》,以期建立起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

登上了奥运之巅的中国,痛感竞技体育与全民运动发展不平衡、体育项目发展不平衡的掣肘。“三大球”上不去,田径青黄不接,冰雪项目整体实力不强。而发展的不平衡性正是我国制造业的一大特点,极端制造高度仰仗公共资金推进,民间创新支撑远远不足,中小企业“隐形冠军”群的形成土壤还极其贫瘠,跨越式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就在本期杂志即将付印之时,传来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的喜讯,北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而中国则成为继法、美、德、意、日、加之后第7个“双料”奥运举办国。中国的冬季运动获得了长足发展的契机。

科技和时代的发展将推动极端制造技术的发展,科技与社会对制造的新挑战将产生全新的极端制造。而新一代极端制造也必然会制造出更为完美的“极品”。

我们期待这些真正的极品同样“Made in China”。endprint

猜你喜欢
极品制造业工业
妈妈,我爱你
送给迷茫的你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工业技术
极品小豆丁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