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尽在平凡处

2015-09-10 21:47李进卿何佩佩
决策探索 2015年6期
关键词:襄城县监所在押人员

李进卿 何佩佩

24年来,韩金晓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为群众办了大量的好事实事,不仅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赞扬,多次获得嘉奖:2010年获得“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许昌市公安局优秀人民警察”、省“政治思想工作先进者”荣誉称号,2011年荣获“襄城县劳动模范”称号,襄城县公安局2010年年底向上级机关为韩金晓申报了“个人二等功”与“许昌市道德模范”等荣誉。《河南青年报》《许昌日报》、许昌电视台等媒体也多次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

在襄城县这片金色的大地上,有这样一个人:他为在押人员送去帮助、关怀和鼓励,他以人性特有的温情,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良知和善念;在看守所这个特殊的地方,他燃起“善”的明灯,播撒“爱”的希望,传递“和谐”的力量。他,就是襄城县看守所所长韩金晓。

2015年3月16日,记者来到了位于襄城县十里铺镇的襄城县看守所。走进大门,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条又长又宽的绿化带,绿化带两边是干净整洁的大道;大道两旁是两条长廊:一条文化长廊,一条法制长廊;右边是两栋漂亮的办公楼,不远处还有片绿油油的菜地,正值阳春三月,桃红柳绿,花草飘香,这里犹如一座大公园。

记者在办公楼外见到了襄城县看守所所长韩金晓。果敢、干练,这是韩金晓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今年42岁的他,个头不高,留着“板寸”头,眼睛炯炯有神,浑身上下透着警察特有的精气神!

韩金晓1991年参加公安工作,二级警司,先后在襄城县公安局库庄派出所、茨沟派出所任户籍民警、副所长;2001年10月至2013年2月在范湖乡派出所工作,因工作成绩突出,被破格提为范湖乡派出所所长。2013年3月,韩金晓受命出任襄城县看守所所长。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更具难度的挑战。

韩金晓喜欢挑战、渴望挑战!在接任看守所所长之前,时任襄城县公安局局长杨宏善找他谈话,他坚定地说:“局长放心,两个月后,我让您看到成绩!”

2013年3月初,韩金晓正式上任,面对襄城县看守所“摊子大、底子薄、人心散、风气差”的现状,他横下一条心:迎难而上,拼搏进取,一定要扭转落后局面,带领全体干警建设一个全省一流的看守所。

抓安全 呈现“五多五少”局面

监所安全是监管工作的生命线,保障监所安全的最重要环节是严管重教。管教队伍战斗力不强,监所安全就难以保障。抓干警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干警的思想素质,以素质强责任、以责任强管理、以管理保安全成为看守所全体干警的共识。

在韩金晓的带领下,襄城县看守所全体干警联系工作实际开展了“摆思想、查根源、明方向”活动,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严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看守所里的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五多五少”的局面,即:值班干警自觉巡视的多了,大胆管理制止违规的现象多了,准确掌握监所内动态、及时处置纠纷的多了,主动想办法整改监所安全隐患的多了,干警加班工作、甘愿奉献的多了;队伍中请假的同志少了,上班聊天的少了,在押人员中违规的少了,因纠纷吵嘴的少了,对抗管教的行为少了。队伍中与在押人员及其家属套近乎并接受吃请等违规违纪的现象没有了,全所严格执法、文明管理的浩然正气已悄然形成。

韩金晓是一个自我要求特别严格的人。要求干警们做到的,他自己也要做到,而且做得更好;干警们做不到的事情,他自己也要做到。他常常对所里的干警们说:“你们做不到的事情,来找我。其实,只要肯下功夫、想法子,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两年来,为了确保监所绝对安全,韩金晓和干警们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度过了多少个不眠的日日夜夜。“虽然羁押人员是公安机关打击的对象,但其人格理应受到尊重。”这是韩金晓一直在全所干警中强调的一句话。平时,哪个在押人犯身体状况不好,需要改善一下饮食;哪个生病了,需要到医院做检查:哪个情绪不稳定,需要特别注意等琐碎之事,韩金晓都时刻记在心里,精心作出安排。即使有时外出开会,他也要打电话回来询问和安排工作。即使平常不当班,晚上看完《新闻联播》之后,他也要到所里转一转、到监号里看一看。“不然,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韩金晓说。

看守所是公安机关的执法窗口,要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必须不断提高党员干警的法制意识和执法水平。在韩金晓的建议和组织下,襄城县看守所全体干警每周都要学习法律法规,适时观看《警钟长鸣》警示教育专题片,深入开展“学监管战线英雄模范、做人民满意优秀监管民警”活动。同时,结合监所实际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开辟看守所警务公开栏接受群众监督,以纪律来约束党员和民警的言行,以制度来规范民警的执法。

重帮教 他是值得敬佩的人

在不少影视剧作品中都有这样的剧情,看守所内一些牢头狱霸称霸一方,凡“新人”进入后都要遭到一顿暴打。对此,韩金晓表示:“我们这里没有牢头狱霸,他们虽然犯法了,但他们也是人,有尊严有人格。”他介绍说,所有的监室内都是24小时视频监控,监墙上还有受虐报警装置,如果监室内发生紧急情况,不仅巡控干警可以在视频中随时监控,在押人员还可以通过报警装置来呼叫民警。

韩金晓说,对于第一次进所的人员,管教干警都要对其进行一周的法律知识辅导,要求关押人员熟背他们应享有的权利。如果发生被欺负的事情,报警后将会及时调换监室,施害方也会受到严厉处罚。

在押人员被羁押后常怀有自杀、自残、脱逃、暴狱、装病、绝食等不轨动机,企图逃脱法律的制裁。韩金晓和帮教干警们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他们,给他们送去帮助、送去关爱、送去温暖。

在押人员刘某因杀人而被收押,刚进来时,他盘坐在监室的角落里,终日一言不发,企图自杀。在被制止后,他又变得易怒易躁,在所内惹事生非。韩金晓和干警们与他拉家常时得知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在苦难中度过了童年;成年后,因遭遇女友变心,便激愤杀人。韩金晓和管教干警给了他极大的关心:他没有亲人探监,韩金晓安排干警给他买牙刷牙膏,送换洗衣服;他生病了,干警们给他煮面条,嘘寒问暖;这些关心和帮助常常使刘某感动得失声痛哭。在被羁押的日子里,他只要有一点点好的表现,韩金晓和管教干警就大力表扬他、鼓励他,刘某表示在以后的人生岁月里,一定努力用行动去弥补自己的过失。

年轻的周某因涉嫌故意伤害罪于2013年12月被关押进襄城县看守所。刚被关押时,周某抵抗情绪很大,自恃是个“三进宫”的“老油子”,对分管干警的谈话教育置之不理;在别的在押人员面前耍威风、吹嘘自己打架斗殴的历史,在监号里“称王称霸”,对干警的规劝和训诫,要么阳奉阴违,要么当面顶撞,哪怕是被加戴械具,他依然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式,看守干警苦口婆心,他仍顽固不化,让人伤透脑筋。

韩金晓没有计较他的恶劣态度,仍坚持与他交心谈心,跟他掏心里话。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个多月的说服教育,周某洗心革面,不再违法违纪。2014年5月,在某监狱服刑的周某,还给韩金晓写来一封信:“过去与我一起吃肉喝汤的朋友很多,我被抓以后,没有一个人来看我,我一度以为‘人情如纸薄’,而韩所长和所里的干警为我分忧解愁,给我指明了一条光明之路,帮我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您永远是我敬佩的人。”

树正气 他拒绝亲属的请求

看守所所长官儿虽不大,可大小也是个“一把手”,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这几年,只要是法律规定范围之内的工作,韩金晓都是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地做好,但违反法律规定的事,他决不去做。

2014年5月的一天下午,韩金晓一个在省城工作的亲戚带着其同事来看守所找他,希望能提供方便,让同事见一下在押的亲属。韩金晓当即拒绝了这一要求。来人不理解,坚持说涉及案情的事只字不提,只是隔着窗户见一见。韩金晓耐心地给他们解释:“只要是见面,不论是否提及案情,都属于私自会见,绝不允许。”韩金晓因此得罪了那个亲戚。

同年6月份的一天中午,韩金晓最后一个下班,在值班室门口,正好碰到在押人员王某的家属一行3人从外地赶来送衣物。韩金晓给他们办完事后,王某的家属才得知他是所长,非要请他吃饭,还塞给他两条烟。韩金晓费了好长时间才劝他们收回了香烟,放弃了宴请。当王某的家属走出看守所的大门约150米处时,王某的哥哥突然从衣袋内拿出一个红包,说什么也要让韩金晓收下。他们说,相隔那么远,来一趟不容易,这是他们的一点心意。无论韩金晓怎么解释,他们仍不放弃:“韩所长,今天你收了我这点小意思,我们一家人心里才踏实啊。”家属的这种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为了让他们放下心里的包袱,韩金晓只好暂时收下。当天下午一上班,韩金晓就立即将红包内的钱如数交给财务室,开了收据,存在王某的账上。

这些年来,也有人不理解韩金晓,说他是“死脑筋,不开窍”。有时韩金晓想到自己为了工作,常年不顾家,有时为了工作而不近人情,内心也难免会泛起一丝苦涩。但只要一想到入党誓言,他就又重新坚定了信念。对于他常常思考的三个问题,也有始终如一的答案:入党为什么?入党就是要立党为公!在职干什么?在职就是要执法为民!离任留什么?离任就是要留下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这三个问号和感叹号,也是韩金晓从警24年来的感悟和收获。

猜你喜欢
襄城县监所在押人员
襄城县2021年红薯品种比较试验示范报告
济南市某看守所在押人员童年创伤经历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襄城县
王鹏书法作品欣赏
“智慧监所”建设的理念、特点及影响
“心灵”体操对看守所在押人员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条形码技术在公安监所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襄城县
基于物联网理念的公安监所智能视频监控
看守所在押人员安全风险程度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