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角离我们有多远?

2015-09-10 07:22田中
新体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比赛

田中

擂台上,两个魁梧的男人正在对打。他们没有装备拳套等防护设备,完全是“近身肉搏”,观众正在屏息凝神地看着。

这时,拉丁样貌的男子卖了一个破绽,忽然抓住对方的脖子,“狠命”往擂台的柱子上撞去,被摁住的那一个被这一下重击打得“七荤八素”,口水混合着零星血丝飘在空中,场边的观众发出“噫”的惊呼。这时拉丁男人已经一个箭步登上了擂台柱子,俯冲下来,结结实实撞在刚才被打得“不省人事”的对手身上。裁判有节奏地拍打地面,等待倒霉蛋重新站起来,但这边的拉丁男人已经在庆祝胜利了,不出所料,他成为了这场残酷搏击的胜者,举起了象征胜利的金腰带。

这是去年11月16日在北京万事达体育中心进行的一场摔角比赛,是WWN(美国职业摔角联盟)举办的第一次中国巡回赛的谢幕之战。容纳18000人的体育馆大概坐进了一半观众。大部分中国人明显对这种暴力升级的比赛不太适应,或许是现场太冷,或许是惊讶于比赛的暴力气息,现场有一种尴尬的安静。只有一伙酷爱摔角的年轻人激动地朝着擂台呐喊,喊着从网络视频中学来的美式口号。

摔角对于普通的中国人而言,看起来的确还有点距离。

摔角对于部分中国观众并不陌生。在网络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这个节目已经通过一些境外的电视媒体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上世纪90年代末,凤凰卫视中文台每周播摔角节目的集锦,我就是那个时候认识到了这个节目的魅力,后来一些地方台特别是广东体育播出过一段时间,现在也停播了”,这段回忆来自郑威,他是个摔角迷,今年30岁,关注摔角已经有将近10个年头。

郑威是网络论坛“摔迷之家”的成员,那是中国影响力比较大的几个民间摔角网络论坛之一。摔角在中国拥有像郑威这样的忠实粉丝,观众主要通过电视与网络这两种渠道了解摔角。

最初,摔角的国际市场主要在墨西哥、日本和欧洲,中国一直不在开荒范围之内。2010年以后,一些地方电视台开始转播摔角比赛,摔角才逐渐将触手伸向中国。这不仅是赚钱的需要,恐怕也是摔角运动的组织者们为了自救而迫不得已的路子,WWE(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 世界摔角娱乐)的元老级选手马特·哈迪宣称:“这个行业迫切需要新的时代,引领整个擂台风格及职业摔角理念迈向新纪元,这个时代即将到来了,就在中国。”

吕尤是“摔迷之家”的创始人,建设这个网站已逾10年,自己也是资深的摔角爱好者。关于摔角对中国市场的试水,他有比较清晰的回忆,“这项运动在中国普及度显然不如足球、篮球,甚至不如拳击。目前在中国的上座率还是不行”。

摔角起源于法国。摔角不是摔跤,这里的“角”包括用头撞、拳打、脚踢、肘击、抛摔等几乎所有徒手格斗技法,比赛场地允许延伸到看台上甚至休息室内,当属更火爆并且娱乐的自由搏击。

“摔角在全世界不乏拥趸,但在这三个地区最为火爆:在北美有全球最知名的摔角联盟WWE,此外还有墨西哥和日本”,郑威介绍说,“现在日摔很受欢迎,因为比北美的比赛更真实。一些成熟的联盟对招数有限制,但日摔相对限制较少,感官刺激比较强烈,秀场里也有世界各地的选手”。

日本摔角最富真实感和竞技性,他们在赛前、赛后都有认真的颁奖仪式,招式也以打倒对手为主,主攻他们一击即中的地方,如头部。这种摔角的代表是NJPW(新日本职业摔角)。墨西哥摔角比较有娱乐性,选手大多佩戴面具,以华丽的空中杀法为主,配以多变的造型;美国摔角着重比赛的故事趣味性,中途其他选手乱入并突然改变比赛发展趋势,赛前赛后都有摔角选手的访问、对话甚至互相偷袭,极力塑造运动员扮演的人物形象以及相互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比赛的代表是现时全球最大的摔角组织WWE(世界摔跤娱乐)。这次来举办中国赛的WWN也是美国的一个摔角组织,不过比WWE逊色很多。“我们想让他们多来,给他们一些反馈,告诉他们这里有摔迷”,郑威说。

美国和日本的多家摔角联盟试水中国市场,产生的影响都微乎其微,除了一如继往的爱好者外,这些联盟很难通过现场比赛吸引海量的中国支持者。

WWN的表演没有停留在北上广,他们采取巡回赛的方式,经过河北、四川的比赛后,把决战放到北京。中信国安是这次WWN中国赛的主办方之一,体育事务负责人王克利说:“WWN被引进中国,主要是针对学生和白领两类人群。学生的学习负担重,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让他们对文明的肢体碰撞和运动产生兴趣。对白领来说,也达到轻松健身和释放压力的目的。如果在中国推广下去形成健身俱乐部,会有很多人喜欢,因为摔角的形式非常轻松和愉快。”

但吕尤对摔角进入中国仍然不抱希望:“这么多摔角联盟想开发中国市场,但他们各自为战,并不抱团,给国内观众造成的印象是今年是这个联盟,明年是那个联盟,不知道选择哪个好。大部分摔迷只看WWE,或许也对WWN产生了兴趣,但并没有了解的渠道,网络视频这种途径比较单一。NBA推广中国市场,20多年前就开始与央视合作,但摔角现在还没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过。

王克利说这只是个开始,“我们举行的是展赛,许多地方购买了直播”。中信国安把摔角视作商业推广的一部分,称MMA(Mixed Martial Arts)综合格斗明年也会有两场比赛,在中国娱乐体育版块,摔角、搏击和职业拳击将会逐渐扩展成一个系列。

王克利认为,摔角有很规范的动作,裁判对此要求很严格,“这种表演形式是通过选手表现剧情。因为还没推广开,人们没看到它背后的东西,只是看表面的打斗,关于里面谁和谁的恩怨情仇,其实没看明白”。

真正阻碍摔角进入中国市场的恐怕还是来自文化层面。吕尤有独到的见解:“摔迷都知道比赛的过程和结果是安排好的。一项安排好结果的有剧情的比赛,语言不通是很大的障碍。选手说句话下面听不懂,或上面说话,下面找个人翻译,感觉和节奏就很差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摔角在日本盛行,吕尤觉得有可以借鉴之处:“日本的摔角开展得非常好,很多美国观众也喜欢看日本的摔角,他们是从网上找视频看,日本选手到了美国,也受到热烈欢迎。”

王克利甚至觉得摔角并不是舶来品:“举个例子,大街上两个人发生了肢体冲撞,劝架的人少,看热闹的人多,人们还是喜欢这个。我们引进这种文明的肢体碰撞,符合我们的传统。其实摔角的源头在中国,是李小龙把搏击娱乐化,才形成了摔角,从本质上讲,这也是中国文化”。

摔角在中国不是运动项目,严格地说,不能算入体育比赛的范畴。这项运动表演的成分居多,选手们在擂台上进行的是表演,观众更多把它当做一场秀,而不是竞技比赛来看待。

“说白了,职业摔角就是一种表演,不是真正的格斗,有英雄情结的人更容易喜欢”,郑威说。最近他出差到美国,抽空感受了一次WWE比赛,他把在现场拍的照片放到论坛里,让国内摔迷好生羡慕。

从2004年开始,吕尤就把英文网站的摔角新闻收集起来,翻译成中文,贴到论坛上,这件事他已经做了10年,“每周弄三到四次,没有酬劳,完全是爱好”。WWN中国赛新闻发布会和在北京的比赛,吕尤带领论坛的朋友来到了现场,他们在线下会定期聚会,有时会把比赛录下来,找个地方一块儿看。

吕尤是少有的几个把WWN四场巡回赛完全跟下来的摔角迷,为此向公司请了年假。“上座率比我想象的好一点,基本上都是七成左右。观众还在慢慢了解,不过他们学得很快,我们在比赛中鼓掌会由慢到快,前两次观众还不熟悉,后来也就合上了这样的节奏,在比赛中显得非常热情”,吕尤说。WWN在成都的表演给吕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为最火爆的是成都这场比赛,这可能和城市性格有关,观众能很快融入进去,有一瞬间我以为自己置身在美国的WWN现场”。

四川摔迷甚至组织过小型的摔角比赛,中国也有一些独立的摔角组织,规模都很小。“本来这次比赛准备安排中国选手,但在量级上还达不到WWN最轻级别,于是放弃了”,王克利说,“这个运动其实完全是标准化的,自己也可以训练”。

摔角不等于WWE,世界上的摔角联盟千千万,而WWE只是摔角界中最有名的联盟之一。所以不要看见什么摔角视频都贯上WWE的名头,这种状况网络尤多。

摔角的流血是真的吗?

大部分情况下,摔角手所流的血都是他自己割的。比赛中,选手滚出擂台并躲到观众的视线之外,这时他就抽出一枚小刀片(通常是藏在护腕或手套里,也有在裁判假装检查他是否受伤时偷偷递上去)快速地割伤自己前额。一个小伤口可以让流出的血很快和汗水混在一起,造成不错的效果。

摔角技术等于高飞和花哨?

答案正好相反,高飞和花哨只能说是风格。而摔角技术包括了地板、角力、寝技、高飞、跑绳等。所以不能说这个选手会高飞,就可以说他技术好,高飞还有高飞的技术评判呢。至于怎么评判,完全要靠你们的阅历!

体型大的人打摔角更加简单?

体形大的人很多动作做起来很麻烦!而体形小的人打法更加多元化。不过体形大的人使用力量型的打法会更加好看,前提是你力量够足。

美摔是否是世界摔角的最巅峰?

答案正好相反,虽然WWE是世界最大的联盟,但是世界上最好的摔角手可不是在美国,他们大部分都在我们的近邻日本。比如世界第一全面是兽神徕卡,世界第一摔技是三沢光晴,世界第一打击是小桥建太,世界第一腿功是川田力明等等。

猜你喜欢
比赛
健美比赛
技术比赛
比赛掠影
有趣的比赛
划船比赛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赛跑
四驱车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