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离开了新闻业,所以呢

2015-09-10 07:22蒯灯灯
南方人物周刊 2015年13期
关键词:普利策新闻业房租

蒯灯灯

美国记者的收入在各行业中处于中位数水平,介于砌砖工人和伐木工人之间。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美的平均工资是47230美元(约合人民币29万元),记者的平均收入是49360美元(约合人民币30万元)。

搜索Rob Kuznia的名字,几条最近的稿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标题是《在美国做记者有多穷》、《所以呢,拿了普利策奖又怎么样,还不是绕不开当PR的怪圈》。

这位Rob Kuznia正是今年普利策新闻奖中“地方报道奖”的得主。得到新闻业至高奖项的当儿,个人博客“洛杉矶观察”(LA Observed)透露他一年前已经辞职离开新闻业,成为了南加州大学“大屠杀真相基金会”(USC Shoah Foundation)的公关部门工作人员。他给出的理由是,在媒体从业的工资不足以支付洛杉矶地区高昂的房租。

大伙儿的视线马上转移到了媒体人的工资待遇,从人们的关心程度我甚至可以想象,不出几年,当他们看到记者时眼中会流露出一种莫名的同情,“挣这么少,日子还过得下去吗?”但媒体人的故事从来不是拿多少钱这么简单,直接的经济回报似乎也不是职业选择的唯一标准。

回到Rob Kuznia,他辞职之前在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小城托伦斯的《每日微风》(Daily Breeze)做记者。这份本地小报可能出了加州就没人知道,发行量只有63000份,一共仅7名记者。

Rob Kuznia主要报道教育线,他从日常的新闻线索中着手调查当地森蒂内拉山谷联合高中学区主管的潜在腐败情况,随后记者Rebecca Kimitch也加入进来,编辑Frank Suraci使得报道成形。

在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前后一共写了五十多篇报道,最终成功使学区主管辞职,并促成加州出台了防止过度福利补偿的新的法律条文。

他们从没想过这是一条可以拿到普利策奖的新闻。编辑Frank Suraci听到这个消息,发出一声尖叫,大喊:“我的上帝,你是在跟我开玩笑么?”该报主编Sciacqua说:“我们都很震惊,但是心花怒放。”

不知Rob Kuznia听到这个消息是心花怒放还是五味陈杂。

他有15年的媒体经验,也曾经获得过加州报业联盟颁发的本地政府报道大奖,但得到新闻业最高大奖的认可时他已经离开。这份感情,只有体会过调查的挫折、尝过生活的艰辛、看到过自己做出的改变才能体味。这或许不是“因工资不足以支付房租而辞职”可以评判和概括的。

很多人又开始谈从事媒体的理想和现实,据说现在谈理想是被人笑话的。在我看来,是否选择从事新闻业或者任何一种职业都并不是理想和现实的二元对立。如果发自内心想做某件事,其中的乐趣就是多种多样的。好比打一场游戏,你不仅想要赢的快感,升级的满足,或许你也着迷于一次团队协作攻防的默契、策略得当带来的智力优越感和探索未知的冒险精神。

也有媒体做了一个调查,得了普利策奖但还留在新闻业的人有多少呢?

他们调查了近五年的情况,得出的结论是90%的人依然在坚持。

这又代表什么呢?

猜你喜欢
普利策新闻业房租
防范未然 “稳房价”更要“稳房租”
互联网为新闻业带来了什么?
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
买不如租
从IPSO看英国新闻业的自律与他律
提前交房租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报道——基于百年普利策的新闻思考
浅析普利策新闻思想
皇冠上的明珠:揭秘普利策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
互联网催生传统新闻业的三个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