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众生

2015-09-10 07:22徐嘉晨
南方人物周刊 2015年13期
关键词:加德满都卡拉尼泊尔

徐嘉晨

一个尼泊尔印度教徒正在废墟中向佛像祈祷

今天已经是发生地震的第三天,我在博卡拉。博卡拉是尼泊尔第二大城市,也是游客聚集的地方,很多人从这里前往喜马拉雅山脉徒步,在交通顺利的时候去加德满都的旅游巴士需要走6个小时。

餐馆依旧运行,费瓦湖依旧平静,当地人在放牛,游客在晒太阳,美丽安宁的博卡拉似乎并不曾参与这场地震。如果不看新闻,只是在博卡拉,并不能感受到这是一场让那么多人失去生命失去家园的自然灾难。

地震那天是尼泊尔的民主节,我所在的咖啡馆对面,几十个尼泊尔妇女穿着当地传统服装聚集在一起庆祝节日。地面开始晃动的时候,人们都跑到大街上,有人开始惊恐地大叫。房屋晃得厉害,所幸目之所及,未见倒塌。

地震发生之后的一个小时,我在一家露天餐馆,这里靠湖露天,比较安全,人们聚集在一起。“看,BBC发布了最新的消息,是7.9级的地震啊。”“你在哪个网站看到的消息?”“看这张照片,加德满都的塔倒塌了。”

人们开始讨论近几年活跃的地壳活动,以及地震发生的原因,所有的话题都在围绕着地震展开。

博卡拉中心片区,因为旅游业发达,许多房子都是新建的,多比较牢固。费瓦湖南向是老博卡拉,北面是这几年延伸发展的。南北文化不同:南面规划得更加整齐,也是相对高档的餐馆聚集的地方,许多餐馆都有中文招牌和菜单;北面则是带有“嬉皮风”的景象,赤脚脏辫的各国嬉皮们聚集在一些小家庭运营的餐馆面包店,交换信息认识朋友。

除了一些房子出现裂缝之外,没有出现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情况。一个开小卖部售酒的朋友损失了4万尼泊尔卢比(大约人民币3000元),他只是笑了笑,似乎并未太放在心上。而我知道3000人民币对于普通尼泊尔人是一大笔钱。他妻子出来给他煮好的午饭,一切还是按照日常发展着。“地震已经发生了,酒瓶已经破了,但是日子还得过。”他并没有这样跟我说,这是我在心里给他加上的旁白。

听闻加德满都物价上涨(原来30卢比的矿泉水现在是100卢比),许多人在露天过夜,不敢回到屋内。如果不参与救援,待在博卡拉是比去加德满都明智太多的选择。一些旅行者有在几日内从加德满都机场飞往其他地方的机票,这一部分游客需要在短期内赶到加德满都,受到的影响比较大。

“我现在去旅行社问问最新的情况,我的飞机是在5月1号,我打算大后天去加德满都。”Jacob,一个澳大利亚男生,我在当地认识的一个朋友,今早跟我说。

关于Jacob,还有一个小插曲。他在地震那天上午去了附近一处没有网络的山区露营,他的家人以为他去了加德满都,又联系不上他,非常着急,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寻人信息,在大使馆登记了信息等。然后辗转联系上我,希望我帮忙。

我倒是蛮确信们的家人好友的焦虑我也理解。新闻报道上所见都是地震后房屋倒塌民众受创的景象,就算知道他大概是安全的,不听到声音还是不会放下心。

这样的担忧想必世界各地都有,家人朋友都焦急地希望听到远方的孩子报平安的消息。Facebook上出现一个特殊的状态发布,给受地震影响的用户向家人报平安。

我在地震当日去旅行社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没有问题,第二天的巴士会照常运行。”事实上第二天,所有的旅游巴士都停运了。许多在前一晚购票的游客行程受到了影响。博卡拉电路设施本就不稳定,因为地震,情况更加糟糕。在一些时间段,旅行社因为没电没网无法预订车票,也给一些游客带来影响。

这两日走进餐馆咖啡馆,看到平日里笑嘻嘻的服务员眼睛红红的,突然变得寡言。我明白,很多在博卡拉的尼泊尔人,他们或从尼泊尔各地来博卡拉工作,地震发生了,虽然博卡拉中心受到的影响不大,他们依然在为游客服务,但是他们的家可能变成了平地,他们的家人或许只能在寒冷中过夜等待救援。

昨天中午时分,我去一家宝石店看石头,店主是个年轻姑娘,“今天我给你好价格,因为我太累了,你不要再跟我还价。”我理解地点点头。然后她跟我说,她家的房子,有八十多年历史,在这次地震中完全损毁了。她家在这次地震震中Ghoka (位于加德满都和博卡拉中间)。她的家人都平安,但是他们在电话里都在哭,一直哭,房子没有了,也做不了饭。“昨晚Ghoka 还下雨了,山上很冷,找不到任何庇护场所。情况太糟糕了。”

而这时又感受到地面晃动,事后得知是另一个7级以上的余震,这个姑娘赶紧跑出去,大叫“sister sister come out ”。我们在大路中央,看周边的房屋晃动,大家比昨日第一次大地震时要平静,只是安静地等余震过去。大约十分钟以后我们回到小店,我挑了较小的一块石头,还有其他石头,我给她1000卢比(大约人民币60块),姑娘把我没有买的那块石头也装进一个小包给我,只收了1000卢比。

4月27日,尼泊尔加德满都,特里布万国际机场排队等待登机的印度旅客

强震前的杜巴广场

强震过后的杜巴广场

Santosh Bharat 在博卡拉开旅行社,他家也在这次地震震中Ghoka。“大多数房子都倒了,我家还有其他四五栋房子没有倒,家人都平安,不过很多人在这次地震中失去了生命。房子都倒了,也做不了饭,只能吃饼干。”他还在印度南部城市售卖高尔夫球相关用品,听他说,在那里赚钱很容易。他是比较有钱的尼泊尔人,受到的影响比较小。

昨天下午(也就是地震发生第二天),在一家当地的茶铺遇见几个当地人,喝得醉醺醺,他们原本住在附近村庄,因为地震房坍来到博卡拉中心,“our house finish ”是他们的原话。他们随身只携带一个小背包,“政府已经到了,接下来是政府的事情。”他们邀请我一起喝酒,“房子倒了就倒了,很多人的房子都倒了,没什么大不了。”我看着其中一位泛红的脸和略带疲惫的笑容,突然很受感动。因为这笑容不是勉强来的,而是长久的信仰在心里种下的信念。他们依旧坚强乐观,面对自然灾难,他们的态度是“接受吧,继续活在当下”。

另一个当地朋友,他的姐姐和母亲在加德满都,“昨天(地震那天)一直没有联系上,很担心,今天终于联系上了,她们都好。”地震那天遇见这个朋友,他一直热心回答我的各种问题,一句没有提自己的情况,只说,“还好地震是在周六,学校都放假了,我看到很多山区的学校都倒塌了,要是放在平时学生上课,那样会有很多学生伤亡。”

一直听到当地朋友说的话是:“还好地震在白天,那样大家有足够时间跑到安全地方,要是在晚上,伤亡人数就更大了。”

昨日遇见的中国游客,有4人说, “我们会先去奇德旺,然后等路通了再去加都。”奇德旺是在博卡拉和加德满都中间的旅游胜地,也正好位于震中下方。不知道几位同胞有没有成行。在餐馆遇见的十来个同胞,有些小抱怨,不过大多情绪稳定,安然自得,“困在博卡拉总比在加都好。”

我姐姐转了一则消息给我说国内派了飞机来接同胞回国,中国人凭护照可以免费登机(已经证实是假消息)。我后来找到这篇在微信上传播较广的文章,看到朋友们纷纷感叹祖国强大。是的,现在祖国在经济实力上比以前强大,看到祖国对尼泊尔的及时救助以及国内民间组织的积极参与,内心还是很高兴。

多数滞留在博卡拉的中国游客,都在等道路状况稳定了再去加德满都,飞回国或者收集更多的信息从陆路到樟木口岸回拉萨。现在樟木口岸因为地震受到影响,通行受到限制。今早收到一个朋友发给我的信息,“接自治区政府通知,现在前往灾区的道路非常危险,建议民间救援团队不要前往。否则造成道路拥堵,国家救援团队将无法顺利运送救援物资,延误救援时间。西藏已实行道路交通管制,前往日喀则方向凭通行证放行,一切捐赠均由民政部门和红十字会接受,建议民间个人不要盲目到西藏来,请广为告知。”还听闻樟木路段塌方。无法证实消息的真实性,但可以确定的是,现在从陆路回国并不安全。

恐慌还是存在,前两日余震不断,人们在夜间并不能得到较好的休息。“加德满都受灾状况、交通情况、在喜马拉雅山区徒步而失联的朋友”,这些是旅行者谈论最多的话题。人们庆幸自己在安全的地方,也因为不断刷新闻看到尼泊尔其他地方受灾情况而心痛。

从博卡拉将出发一支救援队伍到受灾严重的Ghoka,召集信息发布在Facebook一个叫“我们的博卡拉家庭”的群组里。这个群组是朋友创建的,原先主要用于分享当地各种聚会信息。

咖啡馆的大猫生了3只小猫,寄住在墙角,吃饱了在脚边转悠,店员提醒我们“当心哦”,不要踩着猫咪。灾难还未结束,远方亲友依旧在水深火热之中,尼泊尔人祈祷着微笑着,生活都在继续。

猜你喜欢
加德满都卡拉尼泊尔
加德满都谷地
影音室里面的卡拉OK
看好了!
尼泊尔 遏制“藏独”分裂活动二三事
卡拉OK也发烧 Earthquake(大地震)DJ-Quake
最强“伴奏师”——卡拉OK
加德满都的风铃
卡拉妈妈如坐针毡
尼泊尔系列
尼泊尔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