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

2015-09-10 07:52李宗陶
南方人物周刊 2015年13期
关键词:沙地建国王国

李宗陶

一眼看到舞台上铺满了干稻草,黑黢黢的剧场添了一抹亮色。4件黑色斗篷铺成4只鸟的样子摊在草上,翅膀大张着。一架三角钢琴默默蹲在左前方一角,顶盖完全卸掉。朋友小声对我说,听说尺度蛮大。

一开场,旁白和念白就以非同寻常的密度和速度编织起来。台词多短句,很海明威。闭上眼听,像是一篇叙述与直接引语契合得出色的特稿。

1967年7月16日,重庆两家兵工厂之间的沙地上,一对穿白衫的母子正疾走,往乡下的外婆家避,因为武斗升级了。据说,已经动用了步枪、机枪、高射炮的几派不打穿白衣服的人。

儿子王国庆说,妈,沙子太烫,我脚疼,歇一会儿。母亲说,就你懒,来,妈背你。

兵工厂车间主任王一清正给几个工人发枪。他上过朝鲜战场。他对青工丁建国说,只有真正开枪杀人,才知道枪的威力。丁建国对着两家厂之间的沙地瞄准,试扣扳机,枪响。

要在电影里,演员胸口炸开一朵血花二话不说倒下就完了。舞台剧不肯的。扮演母亲的演员独白了一大段“什么东西穿过了我的身体……”方才扑倒。这时候观众和国庆都意识到,复仇,来了。

脑子里快速过了一遍那些著名的复仇者:希策克利夫,爱德蒙·邓蒂斯,林冲、武松……较接近的该是哈姆雷特吧。故事的发展证明,那种迟迟报不了仇的延宕,那种对主人公精神的折磨、性格的重塑和命运的操弄,也很像。

母亲死的时候,沙地上飞来一群乌鸦。旁白响起:乌鸦没有叫,它们只是静静地等着。乌鸦反复出现,是一群群众。

王一清是王国庆的父亲。得知妻子死讯,他在暴怒中开枪射杀了一对敌派父子,此前,他们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那个父亲死到临头高声质问:你们是怎么对待俘虏的?!

王国庆自愿去黑龙江插队。他希望越远越好。他在北大荒学会了抽烟。1978年回城时,他已将追杀丁建国列为人生目标。这时王一清背已驼,苦劝儿子:都过去了,人还要活下去。群众正忙着宣判另一群人死刑。拨乱反正将丁建国送进牢房,有期徒刑3年。王国庆咬着牙对着观众说:我等。

1987年6月的上海,如此的冷。王国庆一早坐在小饭馆里,吃午饭。中午,他将潜入某家医院的病房,用麻袋里的各种刀、绳、榔头直取仇家性命。然而,丁建国得到报信,逃之夭夭。上戏毕业的杨皓宇将杀人前的惊慌迷乱、被仇恨养育的扭曲演得,如此的冷。

王国庆盯上了丁建国的儿子,一个受贿、养情人的法官。他追踪,收集材料,进京上访,被纳入一群人中遣返。他追到香港,却无法穿过中环涌动的人群,扫街大妈对他摇头叹气:占领了,就不用吃饭了?他回到上海,遭遇一群广场舞者,这些前科长、处长、局长,教授、职员、无业者,在这里平等了身份,消融了嗔怒,打通了边界,在《最炫民族风》的喜乐中,以集体的力量向周遭展示一种喧闹的存在。

某年沪上的六人案在剧中倒带。王国庆潜入互联网,成功炮制了一段法官嫖娼的视频,上传。另5位演员一字排开,以念白追逐念白的形式模拟了一场舆论的发酵。这些网民成了易卜生伟大作品《人民公敌》中斯多克芒医生所说的可以集结的“野家伙”,他们像传播瘟疫或病毒一样扩散丑闻、人肉当事人,以正义的名义发表“杀了他”的评论……公众是可以被教唆而失去理性的,这与《人民公敌》如出一辙。这场短促又紧张的戏最终以演员模仿犬吠收场。旁白响起:人世间不断上演的,无非狗咬人、人咬狗、狗咬狗、人咬人。

这场历时二十多年的追杀耗尽了彼此的心力,丁建国最后向王国庆求死。他说:年轻的时候我们总相信大人的话是对的,总相信大多数人去做的是对的……我们早就体无完肤。

谢幕时,2小时零1分钟里始终围着无盖钢琴作业的黄谱诚也向观众鞠躬。他是毕业于香港戏剧学院的自由演员。那架钢琴里装满槌子、乒乓球、笔记本、白纸、胶带、纸筒,黄谱诚就是利用它们发出各种奇妙音效的。这叫“加料钢琴”。

戏散后,心不肯静。回家延伸阅读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和Eric Hoffer的《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还看了德国电影《The Wave》。

猜你喜欢
沙地建国王国
能钻过柔软沙地的蛇形机器人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沙地迷宫
Flow separation control over an airfoil using continuous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actuator
地下王国
逃离鼠王国
建立新王国
风滚草
黄建国小小说欣赏
Yarn Quality Prediction and Diagnosis Based on Rough Set and Knowledge-Bas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