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港大基因的他

2015-09-10 07:22李敏
南方人物周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职员校友医学院

李敏

黄丽松走了。1994年,他从香港大学退休,在那之前,他连续14年任港大校长。他是建校以来的首位华人校长,也是在任最久的一位。

黄丽松出身教育世家,父亲黄映然是香港民生书院的创办人,他为书院营造了宽松的环境,对教国语的儒生礼遇有加。黄在书院里接受了中小学教育,对父亲的知人善任耳濡目染。1938年,黄丽松进入港大就读化学专业。及至1972年,阔别母校多年的他又折返回来,身份则从学生变成了校长。

时任港大医学院院长的杨紫芝在黄上任后不久见到了他,觉得他“和蔼可亲,谈吐诚恳”。12年后,她被黄提拔为副校长。他致电给她要求见面,当时她有点诧异,“可能是(看到了)我当时做医学院院长的表现。”杨紫芝是港大的第一位女性副校长。

上世纪70年代,尽管杨紫芝认为“港大内男女是绝对平等的”,但在当时,相同职位下,女性教职员只能拿到男性教职员工资的2/3。黄丽松到港大以后,改动政策,实现了男女同工同酬。

敢于挑战权威,是黄丽松的特质。上任不久,一个任职于政府部门的港大校友意欲竞选校务委员会,黄认为两种身份的叠加恐怕会产生利益冲突,向政府提出了他的隐忧。这位校友最后自动放弃了竞选。

黄丽松曾于1965年在马来西亚大学任代理校长。当时的马国总理东姑阿都拉曼希望,马大能向来访的越南领导人阮高祺授予荣誉学位。黄拒绝了,理由是他们也给印尼总统苏加诺授予过荣誉学位,但后来两国交恶,使马大陷入尴尬境地,应该防止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后来,阮高祺的政权崩溃,黄此举让马大避免了沦为笑话。

在任期间,黄丽松使港大成为全港唯一一所“全科”大学。早年,港大未设牙医学科,中学毕业生只能到澳洲、新西兰和新加坡等地就读,才能回港执业,每年只有数人。港大当时财力不足,教学资源有限,黄仍坚持成立牙医学院。法律、建筑、音乐、艺术、工商管理等学科和新学系也陆续被建立起来。

港大的教职工在当时出现了本地化的倾向,教授和讲师是清一色的英国人,教学语言也是英语。黄丽松来了之后,尤其欢迎香港本地人士在港大任教。他还扩建了港大,使得原本只能容纳4000名学生的校园,扩建到能容纳8000名学生。当时香港政府引进了贷款制度,寒门学子因而获得了进入港大学习的机会。

黄丽松认为,大学应该不偏不倚地发表不正统、不受欢迎的观念和结论,因为正是这些观念和结论,最后常常被证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杨紫芝这样评价曾与他一起共事的黄丽松:“黄校长是一位有智慧有远见的现代教育家,他在任内鞠躬尽瘁,为香港大学奠定坚固的基础,使港大日后能够成为世界著名的专上学府,为香港、中国大陆及国外培养各类有世界观的人才,功不可没。”

黄丽松希望大学这座“象牙塔”能够像一个可以隐居的世外桃源,让公务员、政治家及专业人员时不时离开枯燥的工作岗位,在知识泉源中温故知新,与学者交换意见,或个人静静思考。

猜你喜欢
教职员校友医学院
新乡医学院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校友风采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校友风采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陶行知·师生
群众中的肃反与肃反中的群众——1955年顺义县小学教职员肃反运动的典型考察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